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当中,林白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似乎永远在打着“一个人的战争”。她的小说,往往有点不着边际,偏离传统,然而又令人注目,生发思想。这就是林白的特色。新近出版的《致一九七五》④同样延续了林白一贯以来的文本独立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这是否是小说的怀疑,读完之后,也许还会生发一些说不出来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致一九七五》是林白以感性的女性主义叙事方法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塑形以及对过往记忆的重构,重建了女性主义话语权,颠覆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乡呼兰小城,又出现一位小有才气的小作者姜山。他在高中一年级时,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我们十七八》。  相似文献   

4.
林白的小说《致一九七五》是一些用时光碎步串成的对插队前学生时代和插队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百感交集”,其中,对女性的回忆占了小说的绝大部分,表达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和诉求。’  相似文献   

5.
林白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个人言说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品如《一个人的战争》等;第二阶段以《万物花开》为起点,特点是关注底层人物,更多民间的因子由此渗入;第三阶段以《致一九七五》为开端,历史的介入使得文本在气象上更加宏大。简言之,林白小说创作的变化可归结为私语的放逐。  相似文献   

6.
在林白的小说创作中,回望是她的惯用姿势,而在她的新作《致一九七五》中这个特征愈加明显。《致一九七五》中林白的"回望"具有片断性、缝隙性、非理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强化了林白"回望"的女性言说指征。  相似文献   

7.
<正>作家林白的长篇小说《北流》在艺术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有二:一是北流方言的征用,二是多种文体的设定。她所有这些艺术努力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能够更恰切充分地把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现实与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尽可能完美地传达出来。在《疏卷:在香港》的最后一部分,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一段叙事话语:“不能怪饥饿的胃没有分辨力,不要指责蒙昧无知,不要说我们对时代没有批判……  相似文献   

8.
女作家方方继《乌泥湖年谱》之后,最近推出第二部她“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对自己的小说追求、方方说:“我一直想写一个好看的小说。所谓好看,就是读者拿到手上,一直想往下看,一直不想放手。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而这部小说给了我机会。因为水上灯就是一个在动荡社会中的传奇人物。对于长篇,我一直觉得它得好看才是。  相似文献   

9.
叶友香 《现代语文》2006,(8):121-121
余秋雨先生的散几年前就零零星星读过一些,这个暑假又买来一本他的自选集《秋雨散》来细细品味。“好书不厌百回读”,确实如此,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为作“常常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苦苦搜寻资料的这份耐心、恒心所感动;为作“精骛八级、心游万仞”的联想和想像而赞叹:为作行云流水、舒展自如又充满理趣的语言而拍案。他将学与历史巧妙地重叠、将客观与主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看过《秋雨散》的人大概很难想到,那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位置》的主人公沈天涯,并非一位“真实可爱,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道德与法纪观念淡薄的好色的登徒子,是一个熟谙“权钱交换”之道的“官场小市侩”;《位置》这部长篇小说,并非是作或编所宣扬的那种“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力作”,而是一部有着错误创作倾向的问题作品。  相似文献   

11.
林白(1958年-),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因发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而受到文坛得关注。《北流》(北京出版社,2021)是作家以回望与追忆作为叙事视点审视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以非连贯性、跳跃性、片段式的回忆来完成文本叙述。本文试图通过主人公的个体身份、人物的群像以及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事风格三个方面浅析小说《北流》充满不确定性、破碎的、双重关联的叙事结构。以此来更好地阐释文本的独特性,使读者对林白的小说能够有一个全新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文学教育(上)》2010,(9):158-159
描述高校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大学教授》,日前由安徽文艺出版社付梓出版。由于小说作者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朱志荣,该小说也被称为“大学教授眼中的当代教授群残图”。小说描述外号“三猴子”的张渊之教授,凭借国学大师侯永昌的提携与自己的苦干,终于在北越大学中文系占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09,(13):158-159
上海女作家王小鹰耗五年之力完成了6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长街行》。这部篇幅宏大的作品,刻画的却是一幅上海弄堂的风情画卷。《长街行》上下卷共60余万字,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将投拍。小说中的盈虚街是上海市区隐藏在繁华大马路背后的一条老街,由水道填埋而成的街路终日纷繁杂沓却生机勃勃,演绎着一派五方杂处的复杂情势。小说以这条街在时代进展中的变迁为线,纵横地展现了生活在街上不同阶层、不同人家的生活逻辑及特殊命运。女孩许飞红出生在这里,出身贫寒的她始终未放弃对于幸福的渴望,和小街上的许多人一样,  相似文献   

14.
林白的写作往往呈现了她对女性生命意识的隐秘思考,这种写作内容的私语化和写作动机的私人化使小说带上强烈的个人化色彩。《青苔》保持了她的个人化写作特色——继续她对女性个体生命意识的探索。这种个人化写作策略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写作载体、对象以及叙述方式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15.
《那年夏天》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小说以石家庄西郊的省农研所大院为背景,描写了1966年"文革"刚开始的那年夏天,发生在农研所一群中小学生身上的故事。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为创作素材,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那个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浓缩在一个特殊夏天里集中展现,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唱响了一曲那个特殊年代的"童年歌谣"。  相似文献   

16.
曹梦扬 《文教资料》2013,(25):18-20
本文将林白的小说《万物花开》与其以前作品进行比较,发现有女性主人公向男性主人公的转变,个人化写作向社会现实写作的转变,都市文化视角向乡村生态文化视角的转变,进而分析《万物花开》与她以前作品的不同之处,分析林白在小说创作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诗化倾向体现突出的一部作品。小说在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充溢着朦胧、飘渺的诗一般浪漫的氛围。在这部林白的代表小说中他叙述风格的散文化、诗歌化,意境氛围的诗情画意,语言的唯美飘逸一起构成了其诗化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8.
林白小说多采用内聚焦型的叙事视角,以“回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深渊;并通过人物与叙事关系的滑动,使叙述者以感受和体认的方式进入他人的故事,把自己写进文本。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的观点透过《致命的飞翔》,把握林白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2):155-158
作为近年来乔学界较有特色的学术成果,《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一书分别对乔伊斯的三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读,对乔伊斯小说语言与人物塑造、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体现了一种隽永的人文精神。从风格上,该书贯彻了乔伊斯的真诚本质,说理论证娓娓道来,读来宛如和大师促膝而谈;从结构上,该书依照乔伊斯著作出版顺序,以副标题形式依次品评,清晰而醒目;从情怀上,书中弥漫的那种人文关怀让人备受鼓舞和感动;从艺术价值上,该书体现了乔学研究的继承性、历史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作者在文本中努力构建隐含作者的同时,也在改变着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等四者之间的距离,依靠这些距离的改变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道德判断,以阎连科长篇小说《坚硬如水》为例,可以具体透析这种叙事修辞的控制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