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媚 《湖南教育》2014,(7):40-40
学生沉迷手机、平板电脑等,劳神伤身,怎么办?首先我们不要慌,不妨找找学生沉迷在手机不能自拔的原因。我调查了30名初中生,95%的学生都喜欢沉迷手机;我又调查了25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23名都沉迷手机。问其原因,直爽的学生脱口而出:流行呗!大家都用手机!——原来是跟风族。  相似文献   

2.
10月28日,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在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举行,话题嗣绕“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到学校”,30多名学生、家长、教师、社区民警、教育专家各抒己见,论证学生手机进校园的可行性与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面对网络欺凌的时候,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可以帮助避免这类事件给自己造成伤害,学校方面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这类事件的能力?翁老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为我们讨论如何向网络欺凌说不,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悄然成为时尚.手机因其随身、智能和小巧等特性被大学生广泛用于移动学习.适度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移动学习大有裨益.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双重弱小,当前校园里出现了严重的“手机沉迷”现象.手机沉迷不但影响到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成效,令移动学习推动者因噎废食,影响移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手机沉迷还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必须对之采取有效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14,(3):42-42
网络是个多彩的世界,导致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着迷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手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观看,而且功能齐全,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的最爱。走路、上班、上学等,都不时要掏出手机来浏览,因而被人们称为“低头党”,而且还呈现出日趋蔓延之势,着实令人担忧。按理说,既然手机有此功能,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2014,(2):44-46
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 案例刘姿爽老师和家长多次向我反映,班里很多学生沉迷手机阅读。我深知一味打压禁止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大讨论。班会课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7.
以手机作为教育教学平台,教师可以给身处不同地点的几十甚至几百个学生同时上课,这一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尤其是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无疑加快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但同时也加速暴露了很多有待研究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职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实际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手机沉迷的情况相对突出,对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4,(2):43-44
肌体乃至生命遭受危害长期沉迷手机阅读,最直接的伤害就是降低学生的视力水平,导致近视的概率增大或者近视程度加剧;学生为躲避老师或家长视线而阅读,  相似文献   

9.
目前,初中生沉迷手机行为较为普遍,该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亲子关系、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从家庭、学校、个人和同伴四个方面分析了初中生沉迷手机的原因,并从抗逆力视角提出了干预策略:创设温暖氛围,改善外部支持因素;培养成长型思维,提升内在优势因素;分享经验方法,增强自我效能因素。只有多措并举,增加保护因素,提升抗逆力,建立坚固的心理防线,才能帮助初中生有效预防和应对手机沉迷。  相似文献   

10.
手机沉迷是当今社会一个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世界性难题。未成年人手机沉迷表现出手机游戏成瘾、手机视频迷恋、手机社交依赖和手机学习异化等多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长时间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发展,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过度化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诱发心理疾病;捷径化使用手机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与积极学习体验,弱化学习力;无序性沉迷手机增加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与不良人群的机会,引发失范行为。为更好地防控未成年人手机沉迷,需要从严控未成年人手机“触网”的年龄、空间和时间红线入手,保障未成年人手机使用时长合理化,推进未成年人手机接收内容分类化,指导未成年人手机“触网”行为适度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干预,引导未成年人理性使用手机,防止未成年人成为“被手机耽误的一代”。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中小学生沉迷手机的心理机制,着重关注学生社交需求、情感满足和自我实现等,提出了家庭、学校和社区层面的干预策略,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这些干预策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提升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手机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物品,它 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也沉迷于此,而自制力弱的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玩手机。在智能化手机发展 的趋势下,学生沉迷于手机的原因、学生沉迷于手机的影响、学 生如何防范沉迷于手机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此进行思考与 分析。  相似文献   

13.
喻文喜 《江西教育》2005,(10):33-33
阿文是我上信息技术课时沉迷电脑游戏的一个较突出的个案。高一上学期初,由于新生刚人校等因素,阿文开始还基本上能做到与课程同步学习.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对学校各个方面环境的不断熟悉.他的一些“个人爱好”就暴露无遗.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沉谜不能自拔的地步。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要不就是无所事事,心不在焉,要不就是避开老师的监控.独自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给我开展教学工作形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读高三的晓燕最近疯狂迷恋微博,成为了一个超级“围脖”控。最初,她是被同学晓甜拉下水的。晓甜是演艺明星周迅的铁杆粉丝,她常常跟晓燕炫耀:“我占到了周迅微博的沙发”“今天我是第一个转发周迅微博的人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晓燕也注册了微博,刚开始觉得能在名人那儿占到沙发真是莫大的光荣。一旦抢占沙发成功,晓燕能兴奋一整天。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处理手机问题上班主任需要按制度办事,也需要区别对待个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让手机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在处理手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疏导的方式,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一起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让学生在践行中提高认识,从而更加理性地对待手机。以下是笔者管理学生手机使用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手机价格和通话费用的下降,那些造型时尚的手机,开始成为中学生们追逐的对象。于是,在许多地方的中学校园中,开始频频地响起手机铃声。  相似文献   

17.
《辞海》这样界定改革:“改革:改去、革新,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所谓教育改革,是指对落后的教育状态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理论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变革,使其获得预期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而教育理念推动着教育改革。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即重视学生的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立  鄂春桃 《考试周刊》2011,(3):197-197
手机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高职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结合实际给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基础的就是说话,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思维能力较弱,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必考虑学生“不敢说”,而是重点寻找如何使学生有“想说”的欲望。在指导学生进行说话时,要注重识字和阅读教学,充分借助教材进行说话训练,还要善于发现,拓开学生说话的语境,使学生乐说、善说。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表达的欲望,并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今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曾子苑 《考试周刊》2012,(43):107-107
农村学生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处于缺乏开口说英语的环境。应试教育、家庭教育与环境深深地束缚着孩子们,导致他们不敢开口说英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语音,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