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邓辉 《林区教学》2008,(8):52-52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习作难的问题屡见不鲜。现今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学生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总结出走向社会、活动感知、观察认知、家校配合、培养素质几个途径,希望对改善小学生习作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品德生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把品德融入生活的意识,也渐渐在广大教师的心中植根。但是,何为"生活"?到底回归成人的生活还是儿童的生活?是"生活化"还是"为生活化"等等的问题,又摆在了一线教师的面前,此文,从品德课堂、教学情境和品德目标这三方面,对于品德生活化的论题做了初探。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们总是对学生说,要写好作文,就要关注生活、观察生活、贴近生活,这种说法完全符合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的理论,但是此说既缺乏可操作性,又未能对学生写作产生积极作用,相反,学生作文内容的日趋狭窄和空洞,倒与这种写作理论的重大缺陷紧密相连。我们所  相似文献   

5.
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老话、套话,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而没有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老话、套话连篇,却是小学生习作的常见弊病。这除了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材料的能力不强外,和学生是否具备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有了相应的体验。作文才能情真意切;反之就可能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6.
小学是学习作文的基础。说到作文,许多家长、孩子为此头痛,教师们也是怨声满天。作文本来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造成了孩子们消极作文的心理。本文就作文教学中的观察指导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化作文"是语文教学的追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从三大方面进行论述:接触自然,观察生活;走进社会,体验生活;立足课堂,再现生活.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人,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主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经验、情感体验和个体差异,使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人,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主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经验、情感体验和个体差异,使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意志,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是问题的实质。那么,如何重视儿童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呢?一、鼓励个性化的写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那么,每个丰富多采的个性所迸射出来的火花,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一篇作文的个性,主要…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来源的不断扩大,知识的容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基础、审美情趣不同,阅读表现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阅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已成为提高阅读质量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生不关注生活,作文缺少真实感受的表达,没有真情实感的抒写,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作文不再是构建学生灵魂健康成长的生命园地。因此,强调亲近生活,以真实为本,注重真事的叙写,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意志,对于改变作文现状,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可每次批阅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不是空洞无物的生活流水账,就是"千人一面"的假大空。为此,无数教育工作者呼吁: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唯一出路。但是,写作回归真实,作文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不能迎刃而解。因为,如果对"真实"思考不深,甚至理解错误,那么,学生写作反而会进入"伪真实"的误区。所以,在寻找表达"真实"的路径之前,我们必须厘清两组概念,探讨真实的"真实"。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作文教学使人头痛已经成为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批改学生的作文常常是一种精神的折磨,不批不改对不起天地良心;而要批要改,却几乎千人一面,语言枯燥无味,形式大同小异。而学生也同样遭受折磨,面对着题目茫茫然,直到非交不可了,只好生编硬造,东拉西扯,凑够800多字,向上一送了事。且不说老师不会满意,就连自已都觉得寒碜。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一个素材库,每个人每分每秒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收获着不同的感受,体会着不同的滋味,这些都为作文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源自生活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局限于颈部以上的只有知识存在而无人存在的活动,而我们想建构一种接通学生情感生活领域、充满儿童情趣的生活化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是交流者、合作者,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和自我体验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给他无拘无束创造探究的天地,给他们以家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因此,要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与生活紧密相连,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