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玉梅 《考试周刊》2011,(29):215-215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阐述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要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抓紧抓实王剑田对小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应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训练和生活指导三方面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要注意与《小学生守则》和《小...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研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6):17-18
国学属于国家的文化底蕴,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记忆作用,而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教育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国学诵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有着重要的价值以及意义,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文章通过对国学概念以及国学教育概念分析,探究如何通过诵读国学,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6.
《弟子规》中对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人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等,本文分析了《弟子规》与小学生人格培养之间的联系,让小学生规矩做人规范做事。  相似文献   

7.
张之娜 《教师》2014,(19):121-121
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学校提出以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约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  相似文献   

8.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向小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自然教学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新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有如下特点:一是以人为本重在培养少年儿童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日益受到重视,开展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讲文明、懂礼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 的普遍共识,也是我们在小学生的教育和行为管理中一直强调 的内容。但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学生 行为习惯的养成,人们的理念和主张各不相同。本次研究对小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进行分析,体现了对小 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的高度尊重,具有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春炎 《家长》2024,(7):88-90
<正>小学生开展好德育工作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措施。在小学生中开展德育,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有助于涵养其公德意识,提升文明素养。因此,以德育为指引,指导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策略有:一是坚持以规章制度为抓手,实现文明行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组建德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自主管理和组织能力;三是师生协同开发德育课程,更好指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四是以榜样为指引,对自身文明行为开展自省;五是注重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效能;六是建设学校、家庭与社会一体的教育系统,支持学生践行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性格,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要  相似文献   

15.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家长以及老师身上担负的重任,但是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却成了很多家长与老师头疼的焦点问题,因此,我们对于小学生的特点、习惯逐一审视及观察,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素质,最大化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伊秀红 《文教资料》2014,(35):101-102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其受益一生。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小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预习与复习的习惯;三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五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小学德育主要是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每个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它是对整个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预期性目标。这种总体要求虽很全面.但却缺乏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一方  相似文献   

18.
一、导言 本调查是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受国家教委委托进行德育实验研究的第一步。 实验课题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系列化》这个课题十分重要,它研究的是《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这个课题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  相似文献   

19.
徐琪 《文教资料》2013,(6):118-119
小学生不良行为是指学生存在违反《小学生守则》或《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行为,即经常违反学校纪律,违反社会道德标准或严重的不文明行为。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少数同学身上,若不矫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才会少犯错误。学生才能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当前,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行为习惯培养工作存在社区教学缺位、家庭教学忽视、学校教学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将基于劳动教育视野探寻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问题,分析劳动教育对于行为习惯培养的积极意义,研究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重点探究基于劳动教育视野下对小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培养的有效策略,其强化行为习惯培养的科学性、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