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近代学校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缩影。追溯到最早的近代学校萌芽,是1862年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虽然只是一所培养外交人才的外语学校,但它却开启了以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制和年度考核升级制为标志的近代教育制度的先河。因此,严格地讲,从中国近代教育萌芽至今已整整发展150年了。1902年制订的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形成系统发展的标  相似文献   

2.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西艺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滥觞。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西艺学校的主要组织者和实践者,沈葆桢在1867到1875年长达8年的总理船政期间,以务实的态度与精神,积极探索、努力寻求在中国近代工业、近代教育的起步阶段融合中西文化的新模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路径、新办法。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实践西艺教育思想的人,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近代大学也兴起、发展起来。研究近代大学,有利于透彻了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实质,有利于通晓近代西方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撞击、融合的事实,有利于清楚近代中国在世界巨变的滚滚洪流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近代大学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本文从近代大学的研究领域入手,研究1994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教育史界对近代大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福建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高教史上的地位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教育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但它是否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则是最近才有青年学者提出的新问题。[1]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则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不是创办于北京或天津,而是创办于福建。历来中国教育史或中国高等教育史,对于中国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的考证,有几种论点:1.创办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置的新式学校,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2.创办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  相似文献   

5.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6月,其前身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室(1981年成立)、中国近代社会研究所(1988年成立).  相似文献   

6.
<正>学界划分的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凡109年。中国近代学校历史教育史从1904年到1949年,凡55年。显然,中国近代学校历史教育史与中国近代史并不完全同步。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历史教育史则的确与其并行演化,可谓同呼吸、共患难。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①显然,中国近代学校历史教育史与中国近代史并不完全同步。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历史教育史则的确与其并行演化,可谓同呼吸、共患难。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此等民族主义,既是国人直抒爱国情怀,追求民族独立,争取国权和世界地位的民族主义,也是在摸索中适时地混杂军国民思想和世界主义等复杂元素的民族主义。审视近代学校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7.
书讯     
《教学与研究》2013,(9):2+113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会聚中国近代一百二十多位思想家经典著述保存珍贵文化遗产,打造思想史研究资料库为中国思想文化建设者提供参考借鉴《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是一部会聚了中国近代一百二十多位思想家经典著述的鸿篇巨作。该《文库》入选的思想家,主要是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思想人物。选录每位思想家最具代表性的著述,每人分别汇编成册,以文集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军事史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在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召开。军内外百余名专家学者到会并提交了近70篇论文。代表们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为讨论主题,同时研讨了近代国防、近代军队建设与发展、近代军阀、近代后勤、近代战争作战指导、近代战术演变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鉴于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部分,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把它作为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关于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断限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系指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间各阶级和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著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近代科学史,上限是1607年,下限是1915年,其标志分别是《几何原本》的翻译和《科学》杂志的创刊。前者使中国传统的科学发生质变引起科学革命,中国科学进入近代时期,后者使中国科学登上世界科学舞台,中国近代科学史终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之一。它的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近2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起的八旗禁卫军、淮军、湘军、练军的洋枪洋炮装备和洋式操练;发展于80年代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全面推进于90年代至20世纪初年编练之新军(“北洋则有新建陆军,南洋则有自强军,是为创练新军之始”)。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他领域内的近代化的进程,同时又受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程度所制约。近代中国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12.
一、110年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应该是资本主义的酝酿、发生和发展我为什么要持上述观点呢?早在1958年我就撰文指出,不真正懂得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规律,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近代发展的规律。根据我几十年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我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社会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最主要也是最重  相似文献   

13.
<正>创刊于1909年的《教育杂志》是一份中国近代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教育刊物。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曲折发展的忠实记录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 ,我国史学界一直把 1 840~ 1 91 9年的历史视为“中国近代史”。 1 997年中国近代史学家胡绳先生指出 ,把 1 91 9年以前的 80年和这以后的 3 0年的历史 ,视为一个整体 ,总称之为“中国近代史” ,是比较合适的。我们完全赞成。但本文为叙述之方便 ,依然沿用传统的观点 ,此为说明。众所周知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向基本上表现为两个问题 :一是实现民族独立 ;二是实现近代化 (也叫现代化 )。一、关于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有专家认为 ,中国近代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民族独立其实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世界各国的历史都已经证明了 ,即使那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在内忧外患、国运多舛之时,推行过大约40年的义务教育,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然而,中国近代义务教育肇始年代却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1902年、1906-1907年,有的认为应为1911年。本文分析了几种观点形成之因、理论误区,并以大量的材料论证了近代义务教育发轫于1904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3日至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河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河南省社联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七十多人参加了大会,并提交论文四十余篇。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一)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二)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方法;(三)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特点;(四) 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通史(近代部分)一般称作中国近代史,内容包括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共80年的历史。基本教材是《中国近代史纲》(1988年版),辅助教材为《中国近代史学习手册》(1989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轫时期。社会的变革、近代教育的勃兴、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和办学实践,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904年癸卯学制标志着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之后,我国师范教育进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诗歌,虽然在中国诗歌史上所占的时间不算太长(共总不过七八十年),然而它却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的一个阶段一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近代进步诗歌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种反映,它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为近代新文化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就为近代进步诗歌带来了许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矿第一井”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但在古代都是手工开采的煤窑,其第一井已不可考。近代煤矿指以使用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采煤企业。中国的近代煤矿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煤矿第一井是1876年6月开始开凿的台湾基隆煤矿的八斗子矿井。今天开滦唐山矿的1号井不是“中国煤矿第一井”,也不是中国近代煤矿第一井。但它在中国煤炭发展史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