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和颇多争执的问题。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同理解,一方面表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它又会成为不同理解的根源。从解释学的特定视角出发对这一关系进行考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者,恩格斯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具有同一性和创造性,据此,我们反对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论”和“等同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学”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目的是企图从理论上解构马克思主义。为此,他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主要采取了“二分论”或“对立论”的立场:把早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起来,企图用青年马克思打倒老年马克思,用马克思打倒恩格斯。然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马克思学”中出现了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新动向,这就是从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的“对立论”转向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一致的“同质论”。以古德纳尔、亨勒、利各比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在反思和批判“对立论”的不足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并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往政治家和学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大多冠以“同时胜利论”,然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并没有关于“同时胜利论”的明确表述。准确她说,马恩的革命理论表述为“同时发生论”更符合原意。这不仅因为在原著中能够找到佐证,在实践中也和列宁后来的“一国胜利论”有一定逻辑关系。今天,正本清源,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各有不同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应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是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两阶段分配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两阶段分配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喉舌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关键所在。革命者马克思、恩格斯将新闻事业视为反对腐朽统治的喉舌、武器,形成了以冲突理论为基础的新闻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者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新闻事业看作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发展、形成了以结构功能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正在推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中目前存在严重的理论观念分岐,即文化一体论与文化相对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文章综述了对立观念的不同形态,提出以新辩证观念来解决理论冲突。新辩证观念是基于中国易经、墨经中的同异俱于一的观念与逻辑学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辩证法所创立的一种理论。它在比较文化学的研究中,以同与异,自我与他人、西方和东方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为主旨,批判西方中心论和文化冲突、文化一体、文化相对等理论模式,为中国比较文化研究走向世界提供了理论范型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文艺学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其中,典型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从典型的本质、典型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典型论进行了梳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马克思、恩格斯独到的“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石。列宁独创的“党性论”明确阐述了党与党报的关系。“群众论”和“导向论”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独创性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发生"论是从人类历史实践及发展趋势,从社会形态的高度提出来的科学论断,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至今没有过时。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来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理论,这个理论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阐述;同时也存在着将无产阶级等同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等同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误区,以至于在近一个世纪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内经常出现脱离实际的东西的影响。为使人类少走弯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有必要澄清这两个理论是否科学,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对于人类社会能否科学发展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的比较研究,展示了马克思和思格斯哲学思想的异同,目的是反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上的“等同论”和“对立论”。  相似文献   

11.
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存在原则性差异,并由此推论出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则退回到直观的旧唯物主义立场上去了,这样的“差异论”缺少文本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共同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他们的哲学不是新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差异,而是基本哲学立场、观点、方法一致基础上的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内部的分工、视野和关注点的差异和互补。  相似文献   

12.
功能论强调社会是由不同质的部分构成的和谐、稳定的统一整体。教育 在于促进个人的行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冲突论强调社会每时每刻都发展变化,都存在分歧与冲突。学校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各身份集团利益冲突的发展。帕森斯和柯林斯分别是这两种理论的代表。本论述了他们的主要教育观点,并阐析他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再到中共中央新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西到中”、“从传统到现代”、“继往开来”、“以史育今”6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都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的进步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尤其是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观紧密联系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观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考察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尤其是毛泽东对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系统掌握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精神教育思想,有助于贯彻和落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精神教育思想的产生既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需要,更是借鉴前人研究有益成分基础上的创新;经历了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四个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精神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关于主客体、内容、原则和载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他们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对人类解放的追求和对人权发展的向往,都寄寓着深刻的人本主义情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思想特征突出地表现为革命性、批判性、实践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进行了扬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最高境界是“自由人联合体”,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以高度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立足于我国的生态现实,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开展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及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批判性地总结了19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界兴起的新制度学派的发展轨迹,新制度学派提出三个基本的理论命题:(1)现代教育是伴随世俗个人主义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2)教育组织是松散联接的系统;(3)现代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对人和知识进行合法化分类。在对经典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的继承上,新制度学派与美国当时盛行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现代教育不是维持地方国家或者特殊阶层需要的地域性事业,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和特殊群体利益的世界性制度。新制度学派对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不只是对教育组织和教育效果的深度理论分析,而且其对教育扩张和课程内容的经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传统,在问题意识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借鉴新制度理论时,必须坚持中国经验本位,避免简单地套用和比附新制度理论,应解释和揭示中国教育经验内隐的深层机制,以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新制度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新唯物主义在新在哪里?学术界有不少人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本文则谯辊新在历史唯物主义。重读《关于费尔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便可以得出以上结论的清晰逻辑。《提纲》中实践的观点只是认识历史的钥题,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从实践入手,解开了历史发展的动力之谜,揭示了社会顾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形态》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