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纸船和风筝》一课的教学,笔者静心思考后从"理"教材、课标、学情入手,"理"解意图,寻找设计新径;采用"以读为主,猜读并行"的设计创新生字猜读教学策略,通过"借助字形,读中辨识;体验动作,读中理解;联系语境,读中体验;还原生活,读中延伸"等教学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迅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教读感知 ,读中识字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的趋动力。教学开始 ,尽量利用书中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 ,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 ,并以讲故事的语气先将课文范读一遍 ,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的同时 ,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这时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地尝试着朗读课文 ,在试读的过程中认字、正音。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不指读 ,不丢字、不添字 ,发音准确、字字响亮 ,并把生字画出来 ,反复认读。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要通过教读、辨音组词等训练…  相似文献   

3.
《三个小学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19课,由两段文字组成。课文讲的是三个小学生在看到水龙头没关好,自来水不停地流着之后。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教学本课,应以指导朗读为主,在朗读中识字、释词、感悟自得。  相似文献   

4.
邱秀银 《山东教育》2005,(25):28-28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为“合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理解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比本领》是本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金丝猴和梅花鹿比赛谁的本领大,能最先到河的对岸摘到果子,但凭自己的力量谁也没有能力摘到河对岸的果子,后来通过合作终于成功。其实金丝猴和梅花鹿摘到果子的过程,就是认识合作重要性的过程,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也就是学会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猜读,是指阅读主体(学生)阅读课文时以已知的内容为依据,以联想或想象为手段,推知文中未知领域的读书方法。其意义在于,使阅读主体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想象力,训练其思维力,拓展其智力。猜读若仅局限于个人读书,充其量只属于一种学法:若将其运用于鲜活的语文课堂之上,且在阅读的主体与主体之间形成大范围的互动,以此来实现对某篇课文的理解与学习,此法理所当然便上升成了一种活泼灵巧、别开生面的阅读导学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A4):8-9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情理交融。情指人的情感,这里特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情怀。理指学生学习中获得的理性的认知和道理。而言意共生则是从文本价值出发,关照阅读教学。言即语言、阅读、表达。意就是文字背后的文章核心、作者感情、个人见解等。情理交融,言意共生其目的在于以情感浸润人性,以理性启迪智慧,在关注文本的内容与形式前提下,让学生愉悦、积极地学习,促进语文素养的积淀和提升。  相似文献   

7.
8.
薛蔚 《早期教育》2011,(7):43-44
说绘本是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是基于以下原因:其一,绘本善于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幼儿平时难以理解的、较为深邃的内涵,包括哲理、生命的主题;其二,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绘本以美轮美奂的绘图,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其三,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平衡关系,营造了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课件展现春、冬、夏不同季节的景色,不将季节的画面直接出现,而是让代表季节特征的景物逐步累加,使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阳 《学周刊C版》2010,(1):100-100
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高中必修阶段共有三个板块。从总体看来,必修阶段的古典诗词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比较弱,而且其人文内涵都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专题。  相似文献   

11.
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数学课程人文性的生成过程,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强调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它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我与地坛》(节选)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笔者教授这篇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困境坚强而乐观的应对,对他所关注的人的博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不揣浅陋,以期得到更多同行的关注和指正。一、赏析名句,感悟冷静、乐观的生与死观第一课时,重点引…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课堂诗歌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读、品与感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品味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如春风吹遍神州,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它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充满了人文关怀.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现以《荷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荷花》是一篇语言生动优美的课文,文中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按照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看待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四百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文情兼美,别有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读中体验,以升华情感。如何让朗读富有个性,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呢?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雪儿》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撷取这一课的教学片断(第四自然段)与各位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6.
王俊 《河北教育》2008,(7):36-40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解读”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  相似文献   

17.
丁锋 《文教资料》2009,(7):129-13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一篇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优秀散文,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难度较大.本文作者在教学中有意借助多种手段进行难点突破,联类感悟,以写促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堂完整的语文课既要有情趣,也要有理趣。有情趣,就有真情的感动;有理趣,就有深切的感悟。有感动,又有感悟,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全面提升。《月光启蒙》就是一篇情趣与理趣交融的散文。作者同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作者用月光传递着母爱,字里行间散发的诗情画意读来真是美妙。文中有很多富有“言外之意”的语言,吸引我们去思考,去体悟人生的精神价值。笔者现将备课前后的心路历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聆听着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闲坐聊天,想象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音容笑貌,感受着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比照着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不禁让人感觉到,孔子深邃的教育思想具有无限的光芒,它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仍然映照着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市场营销学》是管理类学科各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不仅探讨和研究市场营销战略问题,而且也在探讨做人的道理,因为做企业就是做人。从宏观上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凸显了人文性;从微观上看,该课程的每个教学设计,包括内容安排、案例选择、课堂互动等都体现了其鲜明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