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所有的报道策划中,依托重大活动进行的策划占相当大的比例。那么,重大活动报道策划究竟有什么特点规律,策划组织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一、重大活动是报道策划的主阵地重大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重要意义、容易生发广泛影响,超出一般规模、一般程度的活动,比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大型会议、全局性的重大工作、大型军事训练和演习、重大成果展示、重要改革和试点、重大节庆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从军队媒体的宣传实践来看,多数报道策划都是出自这些重大活动,一些组织得比较成功、影响比较大、受到…  相似文献   

2.
节庆报道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庆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着力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至国家下至各市县区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无疑为节庆报道提供了极丰富的素材和非常广阔的舞台。根据我国节日、庆典,重要纪念活动从年初几乎贯串全年的实际,成就报道也成了新闻报道构成的独特部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 所谓节庆报道,就是在节日、重要活动、重大会议前后,把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集中进行“盘点”式的总结宣传。 节庆报道的特点:一是宣传时段相对固定,大都安排在节庆或重大纪念活动前后,因为是集…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的节庆报道,就是记者以一名普通平民的身份,融入百姓的节庆生活,感受和反映他们在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随时都会发生,但是在节庆期间,尤其是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会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体验百姓的节庆生活,感受和反映他们此时的心清,不但丰富了节庆报道,而且反映了民情、民心,提高了报道的亲和力。同时,记者以普通平民的身份体验生活,没有忘记自己  相似文献   

4.
高战 《新闻前哨》2008,(3):51-52
经常性报道策划遇到的问题 相对重大报道策划,经常性报道策划是媒体的日常工作。当前,经常性报道策划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6.
如何把节庆报道搞得让人喜闻乐见?2006年国庆长假期问,《浙江日报》一版推出了《假日里的和谐细节》专栏,以“博客”的形式,请读者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和谐故事。该栏目稿件见报后,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报社也评其为当月的好策划。回顾当时该栏目的策划过程,结合几年来编辑节庆稿件的体会,最深刻的感受是编辑要在组稿中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要讲究“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李宁宁 《青年记者》2009,(14):76-77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专题性报道在报纸版面中占有的地位更加重要。要搞好专题性报道,必须策划先行。所谓专题性报道策划,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所作的系统报道,其主要任务是把既定的选题细化,可操作性较强。策划时要考虑报道范围、报道事件、报道形式和报道方法;还要考虑如何启动,如何展开,如何深化,如何总结,以及报道人员如何安排,社会力量如何借助。  相似文献   

8.
一、对同题报道的理解 本文所说的同题报道是指两家以上媒体或两个以上记者所参与的内容相类同并且其结果具有可比性的报道。如对同一节庆日、  相似文献   

9.
朱玉东 《青年记者》2007,(18):78-78
读图时代的到来,读者对新闻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从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就要全力做好摄影报道,策划好摄影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1.媒体的整体策划。媒体的策划是指利用整个新闻媒体的资源,由新闻媒体单位整体协调进行的策划。2.部门的策划。根据媒体整体的策划思想和所分配的任务,做第二层次的策划。即由部门来确定具体的题材、研究写作或拍摄的切入点、编排内容、调配人员采访等具体实施工作。3.记者编辑的策划。是指记者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具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的策划。当遇到一个新闻题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报道一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认真思考,这个题材值不值得做大,如何做大;做大之后又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与别人雷同。  相似文献   

10.
报刊进行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谋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报道策划也有着许多不同于常规事件策划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探讨报刊业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节庆报道是时代的记录和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庆报道理所当然地在不断变革之中。谁能顺应形势,立马潮头,谁就能把握时代的最强音,谱写出节庆报道的美妙乐章。近几年来,《南方日报》在这方面一直在进行探索,我们体会到,节庆报道不能停留在发表各种喜庆活动的动态报道上,停留在发表各级领导人活动消息上,最重要的是要策划好专题报道,这是美妙乐章之所在。而要谱写出节庆报道的美妙乐章,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文章做足做活。  相似文献   

12.
朱颖  熊洛琪 《今传媒》2020,(2):68-70
节庆报道是新闻媒体最常规的题材类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主流媒体的节庆报道存在着内容与形式同质化的现象,如何更好地进行节庆报道的创新,成为各大主流媒体亟待突破的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公众号建国70周年系列报道为例,分析其报道特色和不足,进而探讨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的重大节庆报道策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余子瑛 《今传媒》2011,(4):40-43
相比于西方,典型人物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报道形式,本文立足典型人物报道策划,从典型人物单篇报道和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两个方面探讨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形式。本文以2010年11月6日前主流媒体对房玫同志事迹的系列报道为例,对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典型人物报道,用历史的、扬弃的和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另外,文章还从策划和组织新闻传播的角度,考察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问题。最终得出媒体同仁应从新闻策划的视角,立足新闻本位,打造媒体品牌,采取媒体联动式报道合力推动典型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60年来发展成果和综合实力,以及新闻传播能力的一次全面展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报道中,我国新闻媒体有了诸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盛典,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在梳理了翔实的60周年国庆报道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以及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报道模式创新及特点--小众化放射性传播模式,报道尺度宽泛,注重系列报道的前期专题策划,创新题材,内容多样化,视角多元化,贴近式报道,媒体在盛大庆典时保持冷静理性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指出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体资源的前提下,须注重报道文本意义的表达和生成,注意这次成功的报道模式要避免今后陷入流程化的困境.为进一步思考重大节庆报道的传播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李雪娟  胡弦 《新闻前哨》2022,(19):26-27
作为节庆传播的重点之一,国庆报道是如何创新出彩一向是媒体工作者在新闻策划时的追求方向。本文以《湖北日报》“祖国颂·我与新中国同岁”融媒报道为研究对象,从皮尔斯符号表意三分式的视角出发,探究其构建意义空间的创新性实践,认为地方媒体创新国庆报道需要主动作为,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重视情感表达,以故事化叙事打动人心;融合创新,用多种方式传播呈现。  相似文献   

16.
典型,是时代的旗帜。典型报道,是我们新闻舆论宣传的重型武器。搞好典型报道的创新,是时下提高典型报道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本期策划”专栏里,我们邀请了部分新闻界的同行就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希望能给我们的新闻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地方电台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策划进行了论述。认为找准经济报道的"切入点"是我们做好经济报道策划的关键所在。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做好经济报道策划,采写上要注重抓两头,即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找好"对接点",寻找引发群众共鸣的"动情点",编排上努力做到创新思路增"亮点"。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谋事之“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谋划”、“策划”。在党报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怎样进行策划呢?针对舆论监督报道的特点,作以下探讨。 一、做好报道选题策划 要求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且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是由舆论监督报道的性质所规定的。 所谓宏观着眼,即从人民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9.
自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北京日报的"走转改"报道已从最初的行业体验式报道,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即编辑部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行选题策划,增加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实际问题的民生报道,强化自主策划的深度报道选题。  相似文献   

20.
史力 《新闻世界》2014,(8):13-14
安徽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做好"三农"报道是安徽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省委机关报职责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近年来,笔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策划系列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以及品牌栏目策划,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