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胜男 《新闻战线》2015,(7):150-151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树立品牌形象,彰显节目特色,各大电视台越来越重视电视栏目包装。本文通过对电视栏目包装原则及作用,栏目包装中的设计事项进行探析,说明只有加强电视栏目包装中的设计,才能增强电视栏目的鲜明特色,吸引更多观众,提升栏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谢文光 《记者摇篮》2006,(11):48-48
现阶段,电视栏目是电视节目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电视荧屏上的电视栏目品类繁多,数量庞大,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众多的电视栏目,令观众目不暇接,观众只能有选择地进行收看。一个电视栏目,怎样才能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得到观众的青睐呢?品牌塑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上佳办法。要想搞好电视节目的品牌塑造,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锻造节目的优秀品质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之本,在于节目的质量。观众收看电视栏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观看节目内容。如果节目的内容具有优秀的品质,能够吸引观众,观众自然就爱看。如果栏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慧媛 《东南传播》2012,(10):72-74
近些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视栏目层出不穷,特别是电视栏目的名称成为了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与节目的包装策略。2011年《非常了得》、《非同凡响》、《不见不散》、《左视春秋》等栏目名字新颖独特的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大众的关注。类似这种经典成语、典故、流行词汇或热门电影片名在电视栏目名称上的借用现象并非是一种偶然。本文从模因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近期电视栏目名称为研究对象,分析电视栏目名称的模因表现,探析栏目名称对于节目包装、节目认可度、节目吸引力的影响,同时讨论这种模因复制现象下电视节目名称所带来的社会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视节目吸取互联网互动优势,吸引观众短信参与的互动性节目呈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改版推出的两档全新节目——大型新闻杂志栏目《九点半》和互动谈话节目《谁赞成谁反对》为代表,电视观众参与节目的互动方式又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与观众互动的一种手段,有奖收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节目中,不但文艺类、娱乐类、益智类节目中有,新闻类节目中也有。看电视剧中奖已是常事,很多电视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凡参与的观众,不论场内场外,运气好的都有可能获得一份奖品。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鹰潭电视台的《晚间播报》等都是正儿八经的新闻类栏目,也为收看并参与节目的观众设了奖。有奖收视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道风景。有奖收视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发明,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可以刺激观众的收视、参与兴趣,成为收视过程中的一个兴奋点,…  相似文献   

6.
快速建立电视栏目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冰  李岭涛 《现代传播》2002,(4):130-131
一、电视栏目品牌的基本理念伴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电视节目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电视节目市场逐步向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和复杂化转变 ,电视栏目间的竞争也由单纯的节目竞争和质量竞争转向以栏目综合实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自己的品牌 ,将决定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电视栏目作为一个特殊的产品 ,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核心产品 ,指具体的节目及其质量 ,它为观众提供最基本的效用或利益 ,即观众通过收看节目而获得某种用途或功能 ;二是形式产品 ,指栏目的名称、logo和包装等 ,它向观…  相似文献   

7.
纵观全国各地对农广播节目,宣传效果最好、最受农民欢迎的节目,莫过于由农民、农业专家、致富能手等参与的热线直播互动节目了。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金色田园》中的一个每天25分钟的互动子栏目“助农热线”,在2005年听众调查中位居全省广播同时段收听率第一位。办好这类互动节目,并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是农村节目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充分发挥广播互动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直接参与节目。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中的固定电话逐渐普及,移动电话也越来越多,这就为农民通过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直接参…  相似文献   

8.
靳增武 《今传媒》2008,(1):70-73
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实效性和收视率是电视从业者孜孜以求的事情.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立互动话题,吸引观众的参与似乎是许多节目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与观众的互动可以说更为方便和快捷.与观众互动,需要设置互动话题,在互动话题的设置中如何进行议程设置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高燕北 《新闻界》2000,(2):37-38
电视人从业务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 ,得出一个宝贵的经验 :吸引观众的好节目 ,靠的是创造名牌栏目 ,名牌栏目创造电视形象 ,名牌栏目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而成为电视媒体的支柱产品 ,也是电视人从业的理想追求。名牌电视栏目如何创办 ,就成为电视人攻克的难题 ,为广大观众服好务的课题。就电视栏目如何办 ,我想谈一点自己的设想 :一个电视栏目是媒介自身管理、创作集体和广大观众积极参与的集体智慧结晶 ,是电视特性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因此 ,搞好电视栏目需要多元素的共同创作 ,这些基本的构成元素是 :第一 ,观众收视认可的定…  相似文献   

10.
柳邦坤 《新闻爱好者》2008,(11):118-119
主持人是栏目的魂,是节目的代表者。好的主持人是栏目成功的关键,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受观众的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主持人。正是主持人的出现,才真正架起了电视与观众之问的桥梁,观众通过主持人,接受节目、接收信息。节目主持人将电视节目赋予了人格化力量,使电视真正成为了一种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媒介。栏目主持人之于观众,是一个传情达意的特定角色,主持人在栏目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主导作用,正如任远所说:“节目主持人,他们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电视专栏节目的内容集中,篇幅短小,信息量大,观众参与反馈性强,三定(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容易形成观众收看习惯;形成固定观众群。观众到时收看栏目后,有的还会很快给电视台写信或挂电话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对栏目进行评价。专栏节目的个性应该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内容要注意新、短、精、奇、宽;追求长期的整体效果。在形式上要根据栏目具体情况,不拘一格选择适合栏目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把几个板块节目搞成拼盘;也可以把思想、知识、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搞成综合性杂志型节目。可以用主持人串联节目.播报提示画面内容,也可采用主持人与观众对  相似文献   

12.
<正>热线电话是广播电台节目直播、听众与主持人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是各级广播电台直播节目中的重要播出形式。目前,大多数广播电台所采用的是通过模拟电话耦合器连接播出调音台,导播与主持人配合完成热线电话的接入及播出的工作方式。导播在热线电话接入直播间前,需完成电话的接听、鉴别来电的有效性、通话保持、通知主持人等一系列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方式虽  相似文献   

13.
“打进电话,您就有可能获得大奖”,这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早安电视》的招牌口号。这档节目由于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吸引了英国上百万观众。然而,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该节目在选择获奖观众时有违规操作,这一内幕无疑给那些积极拨打热线电话的观众泼了一盆冷水。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改版的三个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和新媒体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需求重点的变化令电视人难以琢磨,导致栏目平均生命周期缩短,改版成为电视栏目的常态。但是,近年来,节目改版在观众定位、收视点设计和节目编排方面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误区,部分栏目改版效果并不明显,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些栏目甚至开办尚未满一年便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改版,陷入改版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广播利用电话开通热线直播,可以说是较早实践“互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掀起广播热以来,引起广播业界巨变的是广播节目直播,真正拉近主持人和听众距离的是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目前电台普遍存在的热线参与节目主要有音乐点播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热线漫谈、健康医疗等类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节目市场化的日益逼近和电视频道专业化的逐渐兴起,电视栏目的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和提高。一个栏目品牌的打响,除了自身节目的质量、包装等胜人一筹外,有个好的栏目名称也是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现在电视栏目的起名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克隆、模仿等原因,造成了电视栏目名称偷梁换柱、张冠李戴、鱼龙混杂等不规范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观众的视听,使观众产生了千篇一律或是杂乱无章的感觉,因此,电视栏目的起名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并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节目也相继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旅游节目作为电视栏目中的"新亮点",越来越受到观众朋友的喜爱和关注.电视旅游栏目作为服务类栏目的一种,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卫华 《视听界》2007,(5):106-107
自从出现了手机短信这种简便、廉价的互动方式之后,各类电视节目都争相采用,千方百计地吸引观众发送短信,参与节目。然而,并非所有的节目都收到了预期效果。虽然娱乐选秀节目中的观众短信投票,新闻、电视剧等类型的节目尽管也提供了参与的渠道和机会,但由于它们基本上只是将观众视为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共谋营利的对象,观众和节目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可言,更谈不上真正地参与节目。  相似文献   

19.
高兴全  邓迅 《声屏世界》2003,(11):24-25
要创办、维护、发展好一个有一定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品牌栏目,使之能够吸引广大的荧屏观众,离不开对栏目进行有效的包装宣传。其实,每个电视栏目都曾经做过对自身的包装宣传,最早的方式可能要算在广播电视报纸上刊登的节目预告了。除此之外,大家采用较多的做法还是制作栏目宣传片和节目预告。如《同一首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期天》等栏目和节目,都非常注重播出前宣传片的制作。制作栏目宣传片和节目预告虽然是较为普遍的电视栏目包装宣传方法;但是,在当前电视栏目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仅仅依赖以上两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栏目包…  相似文献   

20.
胡志斌 《声屏世界》2007,23(2):61-62
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之初就在节目中开通了热线电话这种形式,也开启了听众热线参与节目互动的先河。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诞生于英国沃达丰公司。1999年第一条中文手机短信成功发出。2002年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栏目率先在节目中开始大规模引入短信参与机制,从此短信互动逐步成为媒体普遍采用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