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问题的提出游戏:甲、乙两人轮流连续报数,甲先报"1"或"1、2",乙接着连续报数,可以说一个数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甲,再接着连续报数,同样可以说一个数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但不可以不说.谁先抢到30谁就得胜.问:此游戏是否有制胜策略?如果有,制胜策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张大凯 《河南教育》2008,(11):18-19
在西方"个本位"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往往十分关注"我是谁"(Who Am I)这个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我是谁,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谁不知道自己是谁呢?" 然而.真正知道"我是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君不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忘记自己是谁的事情常常发生.   ……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有<毛泽东选集>雄文五卷,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话说的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话我打14岁就会背.在我以后就那么不多的一点儿革命实践中,我一直按照毛主席的话办,凡事先整明白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可是后来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主要问题不是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了,而是谁是"我们"整不明白了.过去一块儿耪地一块儿挖煤的哥们儿,后来做生意发财了,开了公司开了工厂办了大农场,雇用了一群过去一块儿耪地挖煤的哥们儿,这些人算是"我们"吗?还是算"敌人"?或者"朋友?"  相似文献   

4.
说说我的家     
正课堂训练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1·口语交际"。想一想你家住哪里?家里有哪些人?他们是做什么的?你喜欢自己的家吗?问一问问问家里人,把你问到的情况写下来吧!1.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2.爸爸、妈妈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喜欢他们什么?练一练1.和同桌练说,一个一个问题说清楚。2.在小组练说,注意把话说连贯。3.在班上说一说,看谁说得好!4.评一评,谁说得最好?如果有没说清楚的,还应该怎样补充?  相似文献   

5.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学生中安插"卧底",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件利器,有了"卧底"的小报告,谁在厕所里吸烟,谁在寝室里捣乱,谁夜间翻墙外出上网等等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上学期,我选中了张超锋做"卧底".  相似文献   

7.
1+1=?     
1 1=?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谁也不知道它的答案. 我去请教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不屑一顾,说:"当然是等于2.这个问题太简单,不值得请教."  相似文献   

8.
谁在哭?     
任小霞 《小学生作文》2020,(2):F0002-F0002
1.春天来了,松鼠醒来,听到"啪嗒"的声音。松鼠好奇地问:"谁在哭?"2.阳光透过窗子,兔子醒来,听到"啪嗒"的声音。兔子摇摇耳朵:"谁在哭?"3.小燕子在树上听到了"啪嗒"的声音,飞上飞下地瞧:"谁在哭?"4.小熊从被子里钻出来,听到"啪嗒"的声音。小熊推开门寻找:"谁在哭?"  相似文献   

9.
正甲乙两人打乒乓球,谁连胜头两局谁赢;如果没有人连胜头两局,谁先胜三局谁赢。一共有()种可能。15 210 37 414为了叙述方便,将胜1局记作"1",负1局记作"0"。如果甲前两局连胜,记作"11"(对于乙就是"00");假如第1  相似文献   

10.
问题     
老师:"我给同学们出两个题目,谁只要回答出第一个问题,就不要求他回答第二个问题了.现在我问第一个问题:谁知道自己有多少根头发?"小丽: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训练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1·口语交际"。找材料观察教材插图,看看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跟谁说话,姿势怎样?回顾生活,你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吗?1.谁曾经跟老师说话,连站的姿势都不端正?2.谁说话时总是扭扭捏捏、不大方、不自然?3.你看见谁跟别人说话,总是把脚踩在别人凳子上?4.你跟谁说话时,他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地回答你?5.你觉得谁平时跟人说话姿势优雅、最有礼貌?选材料在以上的事件中,你觉得哪一件事给你触动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一次常识活动时,老师说:"谁回答的问题好,就奖给谁一张漂亮的贺卡."有几个小朋友高兴地获了奖.但下课后老师立即索回了这些奖品.  相似文献   

13.
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目前在翻译研究中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一问题出发,回答了"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从而得出"译者主体性"这一结论,并且简要说明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论述翻译的主体间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实际,从新闻宣传的对象、形式和内容上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为了谁"、"我是谁"和"依靠谁"的角度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就如何借助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初中物理学完电功、电功率的电学知识后,经常会有一些比较灯泡亮暗的题目.老师告诉学生的判断依据就是灯泡的实际功率谁大谁就亮.例如有这么一道题目:灯泡L标有"220 V 25 W",灯泡L标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程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冲刺中考,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问题。我仅由河北省一道中考作文题目《陪伴》谈一谈自己的浅见。这是命题作文,审题很重要。拿到题目,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三个点,即谁陪伴谁、怎样陪伴、陪伴有什么影响,不然写作就会无的放矢。"谁陪伴谁"是选材的问题,而材料贵"新";"陪伴有什么影响"是立意的问题,而立意贵"深";"怎样陪伴"则涉及紧扣中心行文的问题。这三点做不好,就会导致作文失分。  相似文献   

17.
<正>1问题的提出"教学为了谁?教学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教学从哪里出发?"这三个问题是数学教师必须经常思考和回答的,具有不同教学立场的教师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不同的答案表明了不同的态度,这也影响着甚至决定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事实上,教学立场有教师立场和儿童立场之分.教师立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教学,以"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为教学设计取向,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为主,对学生的感  相似文献   

18.
弗雷泽对社会正义的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纷繁复杂的歧视性现象,南茜.弗雷泽研究了正义的"什么"、"谁"和"怎样"三个问题。她用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三个概念从三个维度阐释了正义即参与平等。同时,她认为,全球化使正义主体由领土国家基础上的"谁"转变成多种的、有差异的复数的"谁";决定正义的"谁"的程序,要用批判-民主路径取代规范-科学路径,实现正义的方式,要用改造性矫正方案取代肯定性矫正方案。弗雷泽对社会正义的研究,启发我们,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将关注现实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并全面综合地、改造性地进行社会治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时待科学学习的态度.所以,在实际的科学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好.  相似文献   

20.
1.妈妈:"孔子的老师是谁?"刘星:"钻子,没有钻子哪来的孔子呢?"2.妈妈:"嘿,我真不该生你这个不懂事的。"刘星:"谁要你生了?经过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