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参照本科数学的模式,未能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并且存在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教学手段单一、难以体现高职学生动手能力、配套教材选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配套教材三个方面提出适合高职高专数学课程的改革方案并分析改革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课教材普遍为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或删减版",由于缺少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要求的"重实践、强动手"特色的教材编写,致使高职高专院校被"压缩删减"成了"小本科"。若要高职高专院校出特色,必须依托工作实际编教材。因此以岗位业务为基础的教材编写无疑是实现高职高专院校"重实践、强动手"特色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3.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北师大教材的特色有: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人教社教材的特色有:教材中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较强;教材的可读性强等.在教材编写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探究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初中科学教材一般都设置了开放性的"活动与探究"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等新课程理念,为开展主题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泛的途径。但是为了提高主题探究的实效性,使探究内容更切合学生实际,更适合本校本土的实际,我们还应在主题探究内容的开发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土建类装饰专业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如何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并被社会所认同,对其整个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节点(50%和80%)进行相关系统化的管理非常重要。制定并实施这样的一套管理模式,也就显得尤为迫切。文章重点论述了高职高专土建类装饰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运作、保障和评价等相关内容。结果表明,实施顶岗实习“50/80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执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土建类专业的顶岗实习..  相似文献   

6.
成人高校教材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注重教材选用的科学性 教材的选用是教材管理工作的切入点,是教材管理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一环,教材是教学的工具,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教材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改革,注意教材的科学选用,努力提高教材选用的科学性以及适合教学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现在的成人高校除了成人教育外,大部分转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以,教材的选用应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既要求有很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求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不同,英语教材的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通用英语教材,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的内容与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有一定的差异,而且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水平又是有限的。为了在教学中能更好的完成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开发出贴近学生实际学习和工作能力水平,贴近地区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校本教材。嫁接式"校本教材开发,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门综合课程,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源于自然教材,更优于自然教材,无论从形式、内容到活动诸方面都进行了科学的取舍、重组和完善.从形式上讲,教材色彩艳丽、图文并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眼球;从内容上讲,几乎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环境、信息技术等所有领域的知识;从教学活动上讲,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翻译教材的改革。如今,适合高职高专阶段学生使用的翻译教材种类虽然不少,但是质量却有高有低。能够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适应高职高专学生水平的优秀翻译教材仍然偏少。笔者通过分析高职高专翻译教材的现状,探讨了高职高专翻译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并阐述了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土建类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对展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能力,繁荣市场经济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地方高校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议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选择。依据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现状 ,应着眼于“两手抓” :一手抓乡镇企业的发展 ,努力实现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和集聚 ;一手抓特色镇建设 ,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作为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制度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沉默权的价值在其现实性上是利弊共存的双刃剑。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实践中还没有确立沉默权,但作为沉默权生存的土壤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就沉默权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国情来看,应采取渐进式引进和沉默权中国化的进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外洗钱与反洗钱现状、立法的差异及原因的比较,说明我国应吸收国外反洗钱的经验。当前反洗钱工作的重点不能仅集中在金融机构,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对非金融类易于被洗钱犯罪利用的特定行业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开设中国传统哲学选修课是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能满足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在教学中,可采用抓重点、讲专题的教学模式,既注意生动性,又注意学术性。教学内容必须有现代意义,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于传统哲学要用历史主义态度,教学的方式要宽松,还要注意营造富有传统特色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5.
各地语文教材对于不同文化的选择因不同地区的教材受众而有所不同。通过对人教版、鲁教版、鲁人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几大版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与山东文化因素有关的篇目在五大版本教材中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在内容的呈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鲁教版、鲁人版教材作为山东省的地方教材并未较好地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借鉴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山东语文教材应该自觉汲取本土丰富的生活资源,建立“生活化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省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历史状况怎样 ?现在的现状如何 ?这是研究云南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改革应该考虑的问题。我省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改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现状是不合理的 ,存在问题不少。所以我省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改革 ,既要依据历史发展的经验 ,又要从实际出发 ,既要依据国际标准 ,又要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从而建立起我省与国际教育标准接轨的、有中国特色的 ,合理、先进的云南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非常发达,且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美国私立高校积淀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个性特征和办学特色。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美国私立高校六大基本特征、五大教育教学特色,并结合实际,指出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从美国私立高校发展经验中获取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沉闷现象,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尽力维系课堂上的“和谐”气氛,害怕伤及对方的“面子”;提出了打破这种“和谐”,活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指出要尽力消除师生双方的等级观念,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专业水平,使教师不再害怕学生提问,学生不再害怕回答错误,教学活动真正在活跃、轻松、动态的和谐气氛中进行。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需求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学生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用时需求、体育学习内容需求、体育学习形式需求及体育学习效果检验等方面。结果表明:当前"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第一需求;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向着"开放"和"放开"的理念发展;应该尝试并推广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适宜的评价机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对今后体育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Lark-Horovitz, Lewis, and Luca [1973] described the emergence of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s,’ children who create series of self-initiated or voluntary drawings featuring consistent themes, characters, or settings that seem particularly compelling to them. A decade-long study of the images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create when invited to draw in their own sketchbooks in the context of a weekly art class suggests that the choice of what to draw shapes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how to draw in decisive ways. The interests young children develop and pursue in drawing and in other forms of symbolic play are influenced by gender and by culture, by personality and circumstance. The choices children make inevitably open certain possibilities and foreclose others, shaping early artistic learning in decisive ways. Many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e.g., Katz, 1993] maintain that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should be firmly grounded in first-hand experience. However, children whose drawings are autobiographical in content may be less consistent in choosing topics for drawing and prone to pass the time between significant images by drawing designs and symbols which seem less personally meaningful and engaging. Children who draw upon imaginative themes seem to have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inspiration ready at hand when they begin to draw. According to Egan [1988], the fictional or mythic nature of these representations may serve young children’s quest to make sense of their experiences in ways that explorations of the everyday do n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