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区域化与学形成了一种难以分离的亲缘关系。例如现实主义学传统以流传于中原商殷的《诗经》为宗,浪漫主义学传统则以滥觞于江汉荆楚的《楚辞》为源;诸子散中的《老子》、《庄子》、《列子》表现出南方化的浪漫和空灵,而《论语》、《孟子》、《荀子》则表现出北方化的严谨和求实。根据《史记》记载:楚人祖先在周成王时就被分封在荆汉之域。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最名的志人小,为南朝宋临川王新义庆所撰。南朝梁时,刘孝标又为其作《注》,其影响遂更大。笔对《世说新语》及孝标《注》的写作年代进行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世说新语》成书于宋元嘉九年至元嘉二十一年间(432-444),而《注》则成于梁天监元年至普通二年间(502-521)。  相似文献   

3.
李冬梅 《语文知识》2006,(12):15-15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相似文献   

4.
9、10月《山花》、《作家》的小说好看者居多,读时只觉乱花过眼却鲜有夺目的亮色。有先锋追求的作家学会讲故事固然不坏,如果只满足于讲故事则不免令人有些担忧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并且《三颂》是有区别的,故而仅根据《毛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不足以说明三颂的各自特点。姚际恒先生在《诗经通论》中已经大致说明了这一点,“《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  相似文献   

6.
褚斌杰先生说:“考察一下屈原以前那些所谓《九歌》的内容和性质,弄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现在屈原作品的理解、定性和评价。”这是很正确的。这也正是我们考察夏朝《九歌》的意义所在。李嘉言说:“可知《大荒西经》‘启上三嫔于天’,《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与男女荒淫之事有关。启因荒淫得《九歌》于天上,复藉《九歌》荒淫于地下,则启之《九歌》,必系淫靡之乐,可以断言。”此外,如闻一多、郭沫若、游国恩、姜亮夫、陈子展、汤炳正、马茂元、褚斌杰、金开诚等现、当代楚辞研究大家都秉持着这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阎连科     
阎连科,中圆当代作家。男,1958年出生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乐。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等12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楼天歌》、《朝看东南走》等10余部,  相似文献   

8.
《广韵》、《集韵》小韵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韵》是研究汉语中古音的重要韵书,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广韵》是《切韵》最重要的官修增订本,成书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集韵》是(《广韵》的官修增订本,成书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集韵》距(《广韵》的成书虽只有31年,但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二书所收小韵进行了考察,发现(《集韵》新增小韵676个,同时合并、转移和删除了(《广韵》的一些小韵。这些变动说明(《广韵》的音系是因循守旧的,而(《集韵》具有革新精神,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语音在北宋初年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9.
《楚辞》与《诗经》都是我国梦幻学创作的重要源头。《楚辞》与《诗经》的梦幻描写相比,《诗经》多侧重于个人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楚辞》则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先生于1910年11月21日出生在江苏无锡,3岁开蒙,5岁入学,6岁学《毛诗》,7岁开始阅读《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唐》等小说,10岁开始接触外国文学,15岁开始写古诗,19岁考入清华西方语言文学系。1935年与杨绛女士结婚,同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攻读文学硕士学位。1937年夏天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秋回国,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1953年入文学研究所任二级研究员,1963年升为一级研究员。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8年逝世。著有《钱钟书集》13卷、《钱钟书手稿集)45卷,其代表作《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畅销国内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优秀的经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杕杜》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唐风.杕杜》、《小雅.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孔子诗论》第十八简、第二十简所论之《杕杜》应是总括这三首《杕杜》,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2.
《易经》为宋代理学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北宋理学家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辟佛破老,创为新说。从北宋中期理学初创到南宋的一百多年里,理学家在运用《易经》的过程中,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渐趋深刻,《周易本义》是这一认识变化过程的反映。在这部著作中,朱熹恢复了《易经》的本来面貌,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现了一个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实事求是的可贵精神。无疑,《周易本义》是宋代理学成熟时期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诗经.周颂》反映了周人对祖先歌功颂德和祈神降福的思想。但从《诗经.周颂》的《闵予小子》、《访落》、《小毖》三诗所反映的历史内容看,它还表达了成王“未堪家多难”的感慨。这说明周人的宗祖观念较之殷人更加丰富,不仅把祖先看作有神异特征的鬼神来崇拜敬畏,而且融入更多情感内容。周人的宗祖感情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14.
《新唐书》采用小说材料来修史是学界的共识,但历来褒贬不一.宋人吴缜《新唐书纠谬》就认为,《新唐书》“多采小说,而不精择”.在史家眼中,什么样的“小说”可以作为“史实”用来修史,《新唐书》又是怎样甄别小说材料的,它如何把小说“正史化”?《新唐书》采用李公佐《谢小娥传》来修撰《列女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例,借这个实例我们可以一窥唐宋史家的小说观念和史实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诗本义>旨在辨正毛传、郑笺得失和归纳诗篇本义.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毛、郑所代表的<诗经>阐释传统,对宋代<诗经>学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唐书》、《旧唐书》对李商隐评价歧异之处,主要表现为政治态度和创作成就两方面。对二者评价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可对李商隐在唐末五代和北宋的接受状况有更为客观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学术史上孔子与《尚书》的关系争论超过2000年,至今难有定论。争论的焦点,即在孔子是否删《书》以及是编《书》还是作《书》等方面;在孔子以《书》教授弟子方面,则似乎取得一致意见。于前者,钱穆先生以为孔子不曾删《书》,不曾整理过《书;》于后者,钱穆先生之意见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与前人看法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选取解释的典型性目的、典型性本观念、典型性方法三个角度,对汉代前期、宋代后期、明代晚期的《诗经》解释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认为:在中国化传统中,在儒学思想影响下,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关切、探讨与改善,是各个时代《诗经》解释的原动力和出发点。远离了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关切、探讨和改善,就不可能有新的《诗经》解释的兴起局面。这是《诗经》解释的人启示。  相似文献   

19.
苏辙是北宋名的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诗集传》是其研读《诗经》的重要学术作,此书阐述了他独特的《诗经》学思想和政治学态度,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打破了盛行千余年的《诗序》的束缚,对于《诗序》的作及其尊废提出了突破性的看法,并主张序言诗,这在整个《诗经》学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探讨了苏辙在《诗集传》中对于《毛诗序》的辩驳,以正视苏辙在《诗经》学只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论《诗经》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有一部分作品体现了生命意识,在表现理想方面,有表现理想爱情的;有表现理想生活的;有表现理想生活的,有表现理想政治的,在抒发激情方面,有抒发爱国激情的,有抒发热恋激情的,有抒发反抗激情的,有抒发惋惜之情的,在想象丰富方面,有的就生活展开想象,有的就显象展开想象,有的就禽鸟展开想象,有的就祭祀展开想象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