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环境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端重要且极端脆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放在青海科学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进行谋划。  相似文献   

2.
<正>巍巍乎昆仑之巅,浩浩哉三江之源。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树立生态价值理念,自觉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当生态旅游与美丽乡村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很多人不禁感慨,如今的农村与农业,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发现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征程的与时俱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吹响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启动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迈出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行动步伐,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相比,我省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青海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是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青海还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高高的山、蓝蓝的天,还有雪山、湖泊、牛羊、雄鹰、天鹅……徜徉于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你会发现,这里随处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今天,青海以自然美、生态美、发展美的秀美画卷,为大美青海乃至美丽中国熔铸了坚实的路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缘何成为青海面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生态地位决定保护为先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清冽甘甜的源头净水,润泽了半中国,为全人类提供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服务价值……在青海自然博物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天明着缩小的三江源源头地图,这里地貌一旦退化,下游10多亿人  相似文献   

7.
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2,(6):67-68
【新闻背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的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爽 《大众科技》2013,(7):188-190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被重点提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典巨著中生态观的回顾,介绍了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内容和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精神,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裕国 《金秋科苑》2013,(10):84-8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从重大发展需求、科技创新能力、当地的比较优势和潜力等方面,进行纵览全局的思考。既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又要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既能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正>六十年的风雨兼程,换来高山,蓝天,绿草地,天地间大美的青海,有着一份绿色的向往——美轮美奂的草原、雪山、湖泊,牛羊、雄鹰、天鹅……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你会发现,青海随处张扬着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生态文明、绿色梦想,浸融在青海的血液里,构建高原生态和谐,体现在青海的决策中、实践中。坚定不移的走生态文明之路"青海省委坚定地认为,有必要把坚持生态保护作为青海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4.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上,国家领导人掷地有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当选梅州市第三、第五次党代表,九届、十届省人大代表和中国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21,28(4)
青海所拥有的特殊生态地位以及宝贵的生态资源,赋予了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新时代新思想,青海始终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放在首位,依据"三个最大"的基本目标以及省情定位,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政策,积极思考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集思广益产生诸多举措,拓宽生态发展新格局,与时俱进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其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重视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着重论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5年我国启动了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且试点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民生改善初显成效,社会效益充分彰显。本文基于青海国家公园建设成效,分析归纳了建设国家公园过程中的科技需求,以期为筑牢青海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底,青海首部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地方政府法规《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已完成起草工作,该办法将有望今年年底正式颁布。专家称立法保护三江源将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有效改进目前我国环境治理模式以政府直控型为主,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渠道等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