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osemary Deem 《教育政策杂志》2013,28(6):615-63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views of staff employed in UK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about how those institutions are dealing with the impact of recent UK equality legislation and related European employment directives. Assumptions underlying current approaches to equality in UK HEIs are examined, particularly the notion of meritocracy, which advocates job selection and promotion based on normatively and culturally neutral measures of meri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 using 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of six English, Welsh and Scottish HEIs. The project data suggest that equality policies for staff and students are in tension with each other, that staff policies may clash with other institutional policies, for example on research excellence or enhancing the student experience, and that the rhetoric of equality policies is not always matched by the day‐to‐day experience of staff.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case study UK HEIs, with their continued focus on meritocracy and excellence, have not yet adapted to the new climate of employee equality legislation and perhaps need to consider a different approach than the meritocratic one. 相似文献
2.
《Critical Studies in Education》2013,54(3):261-275
A key assumption of equity policies in Australia, as in many countries, is that pathways from lower-status, vocationally oriented ‘second’ tiers of tertiary education to ‘first’ tier higher education are able to act as an equity mechanism.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from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re over-represented in former and underrepresented in the latter. The assumption that pathways support equity is test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profile and institutional destination of student transfers from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It finds that educational pathways deepen participation in education by existing social groups but do not effectively widen participation for groups that do not have equitable access. This i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ing of qualifications within VET as well a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3.
东盟经济的繁荣发展与社会不公平现象相伴而生。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职业教育具有促进弱势群体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的功能。东盟职业教育系统存在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女性群体接受职业教育机会偏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正规职业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欠妥,职业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这些限制了其促进社会公平功能的发挥。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分别在弱势青年群体技术技能培训项目、女性群体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劳动力继续教育与培训在线项目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刘振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7):139-140,144
运用先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述校内化工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探索"四位一体"多功能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及教育培训特征等,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冯建民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14-19
职业技术培训属于广义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体系,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完善提高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当前的职业技术培训虽表面一片繁荣,发展迅猛,但是发展中却存在着乱收费、质量参差不齐、监管不力等问题.要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职业技术培训的定位;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完善监管体系;培训机构自... 相似文献
6.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方葆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3):39-4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应体现出实用性,职业技能教学要突出训练性,职业技能考核要体现开放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高职的教育特色,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朱成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74-88
新时代我国正处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推进中,亟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关键突破路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应聚焦于“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原点。为此,基于系统性思维分析框架,构建职业院校发展的“ITDIPP”结构模型。该模型涵盖职业院校发展的理念追求系统、目标定位系统、方向动力系统、条件输入系统、组织运行系统与质量输出系统。这六个系统为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公平性测度提供了逻辑框架,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表征提供了价值向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公平性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其测度主要取决于职业院校质量系统与条件系统之间的比率,这一比率将综合反映职业院校是否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有效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表征为职业院校的办学效果、效率、效能、效益和效应,这“五效”表征是职业院校六个系统之间相互协同的耦合结果。同时,“五效”表征也对应着职业院校办学的信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五度”标准,即分别指向职业院校的形象、标准、能力、平台和品牌这五大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西省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走校企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也存在着因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定向不明、求稳求妥的山西文化导致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普教化倾向、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制约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等问题。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有效途径是行业性或区域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作。 相似文献
9.
德国联邦政府通过法律和条例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规范。表述培训的目标、内容和考试要求的规定就是教育条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为联邦政府制定教育条例作相关内容准备。它和具有职业经历,并由雇主和工会推荐的专家共同拟定草案,并对教育条例进行不断更新,使其适应经济和职业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剖析职业教育在社会服务中的现状,分析发达国家社区职业教育经验,对比教育投入的成效,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社区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为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及其管理体系健全,认证体系严密,各管理部门职责分明,而且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有以下启示: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职业教育认证与管理体系非常必要;企业必须更多地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社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科学有效地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构建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职教师资培训工作改革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的确很多,但有一个关键点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教师资培训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探索高职师资培训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育培训特色,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43-46
文章主要分析了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这三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和训练体系的共同原则和不同实践。首先探讨企业在这三个国家参与职业教育和训练中的作用。英澳德三国致力于改进相关工作技能并为青年人提供企业相关训练,注重加强训练中企业的参与。澳、德特别强调学徒制途径的重要性,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次。英、澳两国引入职业资格认定的评估体系,探索职业协会在资格认定中的重要作用。英澳德三国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方法是相似的。最后探讨了欧洲一体化政策对于学生与职业资格在不同国家转移的作用。比较英澳德三国时,发现相似多过区别,职教方法的一致性更明显地体现在职教政策的概念基石上,而不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然而,欧洲教育和训练一致化的动议也意味着职教实践上的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15.
冰岛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目前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与本国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冰岛职业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同时也出现终身化、开放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印度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经验教育和不同形式的职业课程教育。职业教育的管理是多部门的,由中央和邦政府的各部/局对该部门的人力资源发展负责,制订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由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终结性”、财政问题和师资问题是制约印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试述葡萄牙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法律支持及执行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牙为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在教育系统中,职业培训是以学校为本位的教育类型;在劳工市场里,则以初级职业培训和继续培训为主。葡萄牙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执行机构由多个部门构成,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保证了葡萄牙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开发了全国统一的职业培训包,从而使得职业教育和培训更加规范和实效。行业在培训包的开发和执行过程中起到了主体作用,并引入工业中的科学管理思想,规定培训包的开发、执行和测评。本文指出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制度的优点,鼓励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时避免机械科学管理的缺陷,发展以全面质量教育为基础的科学职业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9.
Ian W. Li Stephane Mahuteau Alfred M. Dockery P.N. Junankar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 Management》2017,39(6):625-641
The rate of highe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in Australia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decade for individual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knowledge on the outcomes of disadvantaged individuals who complete higher education by looking at the labour market outcome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from equity groups. The number of Indigenous graduates and graduates with disabilities was found to be very low, suggesting that more needs to be done to improve higher education completion for these two groups. The labour market outcomes for other equity groups are mixed, with those from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backgrounds and regional and remote Australia performing well in the labour market, while graduates from non-English-speaking backgrounds and female graduates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fields experience substantial disadvantage in the labour marke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lection processes prior to the graduates’ entry into the labour market are important. 相似文献
20.
巴西的S-系统是整个拉丁美洲最大的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它由一系列葡萄牙语名称的首字母为S的机构组成。S-系统目前几乎覆盖巴西所有的经济领域,为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劳动者提供各种职业培训。S-系统的职业培训具有独特的资金渠道以及灵活多样的课程和方法,为巴西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劳动者.是巴西成人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