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相似文献   

3.
针对《使至塞上》的颔联在“背景—意义”和“语言—意义—背景”两种阐释模式下分别有抑郁和轻快两种不同的情感指向,指出支持“激愤抑郁”说的“背景—意义”阐释模式忽视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可能存在的多重关系,“激愤抑郁”不是唯一答案,而支持“轻快”说的“语言—意义—背景”阐释模式,从艺术风格到时代背景再到创作心理,都确定了“单车”“征蓬”“归雁”的轻快、乐观的情感指向。  相似文献   

4.
《客至》以其质朴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友情和反思。分析诗中的隐含情感及这些情感所传达的“言外之意”,有助于深入探究杜甫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师:今天这节课,这么多的领导、老师莅临我们的课堂,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我提议,我们班同学站起来,试着转过身,向领导、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师生(齐):感谢你们的莅临,谢谢!师:最近我们班一直在尝试"批注"式学习,之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就我们同学的预习情况做一个测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相似文献   

6.
陈小明 《现代语文》2006,(7):113-113
盛唐孕育了许多才情汪洋的诗人,李白、杜甫就是诗坛上两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其诗风、诗趣、人生际遇早有定论,在此无须赘述。本人通过施教高中语第五册第五单元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客至》两诗,发现它们的意象组合、内容情节虽然极为相似,但表现的意境却有天壤之别,咀嚼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7.
杜甫诗歌《客至》一直是许多高中教材的入选篇目。2005年6月第1版的人教版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鉴赏说明”中说:“这首诗是杜诗中难得的一首风格明快的诗歌。……整首诗从头至尾洋溢着‘喜’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48岁的杜甫历经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起先寄居在一座叫浣花溪寺的破庙里.后来在友人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建造了一座属于他自己的“草堂”。“草堂”让杜甫感到了生活的安谧闲适.这样的闲适也就让诗人觉出一种美丽: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选用了杜甫的诗《客至》,在思考题中又列出《宾至》,细细品读这两首诗,同中有异。虽然这两首诗都写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时,同为迎客、招待之事,但是情味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客至》与《宾至》是两篇写到晚年杜甫的待客之道的诗歌,“客”与“宾”之差委婉揭示杜甫晚年时期的真情实感。两首诗歌感情基调的更迭与意象色彩的突转,揭示杜甫心中渴望归隐静谧的喜悦之矛,刺破了诚惶诚恐待宾的无奈之盾,诗人心境外化为突转的意象色彩,心境内化为苦冥生命终隐的理想归处。探寻“归隐”道德桎梏与“落叶”生命真谛之平衡,亦是联读《客至》与《宾至》之要旨。曾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历经人情“寒冬”,终即踏上“归根”之途,能否坚守“归隐”真谛,破解“归隐”之矛盾,平衡悲喜,杜甫须更广阔的胸襟及高远的视野来实现生命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曾经观赏过一些所谓优质课,孩子们或面无表情地“感情朗诵”,或机械被动地小组合作……每每看到这些,我都会忍不住鼻子一酸。走进孩子的心田,和他们一道玩昧语学习的快乐!我不倦地解读阅读教学的密码。  相似文献   

12.
刘檩 《四川教育》2003,(7):54-55
[教学片段]片断一:创设情境交流资料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它那雄伟的气势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今天让我们来到它的  相似文献   

13.
将王维《使至塞上》的创作背景解读为“被排挤出朝廷”,此说疑点颇多.基于这一说法和教条式照搬“征蓬”“归雁”等意象的象征意认为,此诗表达了作者“激愤和抑郁”之情就不那么可靠了.据考证,王维没有受到张九龄被贬的直接影响.考察《使至塞上》整首诗的语境和同时期相关作品可知,“征蓬”“归雁”乃至整首诗,没有激愤和抑郁之情.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 片段一:说桥的知识 生:说到桥名,别看字少,里面的学问可不少,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单名桥。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枫桥”在苏州,唐代张继写有《枫桥夜泊》一诗(大屏幕显示全诗,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  相似文献   

15.
16.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蔡伟老师撰写的专著《课堂教学创新论》日前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尚文教授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高度评价了此书,认为“《课堂教学创新论》的出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口号喊了有些时日,然而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并体现在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中的却甚为寥寥,于是,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师:我国古代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就辉煌,苏州园林、故宫都是杰出的代表,从它们的整体与局部,无不显示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所以,那故宫的雕金蟠龙、那苏州园林的廊子、花墙、门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古人为了追求室内的审美效果,还创造了一种叫“屏”的器具,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器具,现在虽不多见,但我们从《说“屏”》一文中可以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板书:说“屏”)师:同学们先将《说“屏”》快速默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做出相应的笔4郾屏的制作和放置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师:大家读完了课文,然后将自己在书上做的笔记跟周围的同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2010第11期中刊载了刘云的文章《“统统都是她的最爱”?》,作者认为,使用“最”字限制的东西一般只能是唯一的。不能指很多,所以在例子“什么斗地主、三打一、五子棋、麻将,统统都是她的最爱”中,如果用了“统统”,就不能跟“最”字呼应,应改为“统统都是她的爱好”。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自使用以来,经过几次改版,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受到师生的喜爱。而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有些老师在教学中还重视不够。而《读本》在“质”上可与课本比肩,在“量”上则远远超过课本。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把课本比做富贵娇艳的牡丹,那么《读本》就像山坡上疯长的花草,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用心采撷,精心收藏,她是语文教学不可多得的养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第11期《小学语文教学》刊发了《怎样区分“度”和“渡”》一文,最后一段中说:“‘共度难关’与‘渡过难关’是意思相同而极易写错的两个常用词。‘共度难关’中的‘难关’表示困境中的一段时间,‘渡过难关’意为共同度过一个艰难时期,含有共同承担责任,协力克服困难的意思。”该句中有关“度”的表述与前面的表述相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