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琨 《沧州师专学报》2008,24(4):119-120
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学识、品德、能力诸方面,关注教师性格的研究较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学业成绩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师的形象、教态、语言、学识与能力、品德以及性格等方面阐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学生的影响,揭示了加强教师人格修养、提高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家长这样议论,他们的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不体谅家长;也有很多教师感慨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事实上,能否取得学生认同,取决于家长、教师的才学、品德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4.
经常听家长这样议论,他们的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不体谅家长;也有很多教师感慨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事实上,能否取得学生认同,取决于家长、教师的才学、品德和性格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罗月念 《广西教育》2012,(38):52-5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长、成才非一朝一夕之效,在性格尚未成型的时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的人格魅力由其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素质综合而成,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教师已身素质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学识、品德.能力诸方面,似乎很少有人关注教师的性格,实际上,教师的性格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同样有着不习低估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的性格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冒接的重要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性格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总是在教师身上寻找一些可供自己借鉴、吸收的东西,至于教师经常表现的稳定的性格特征,那更是学生仿效的对象,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评价、模仿以至吸收,最后成为自己性格中的成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种不同性格类型的教师各带三组学生,结…  相似文献   

7.
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他的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他的课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的体现。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和品德修养熔铸成其人格,这是一位老师吸引学生的力量的主要源泉。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教…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  相似文献   

9.
杨艳玲 《广西教育》2004,(7B):94-94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容貌、形体、气质、性格、学识等各种因素形成的一种精神面貌,外在表现为教师的容貌、体态、穿着、谈吐等;内在表现为教师的性格、气质、学识等。好的教师形象对学生的行为发展、身心健康,甚至学生将来的前途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把学生塑造成什么人,自己就首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物体或现象在一个人面前第一次出现时,他感知得最深刻,记忆也最牢固,这就叫第一印象作用,又叫“首视率”。在教育工作中,师生间第一印象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对教师方面,学生在对教师的品德、学识、能力、性格尚未了解之前,头一次见面,就会对教师的衣着整洁、端庄持重、面容和蔼等外部表现构成良好的第一印象;相反,如果教师衣着不整洁,举止不雅,脸色严厉等等,就会在学生那里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这两种不同的第一印象,将会带来不同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  相似文献   

11.
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性格的关键。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很突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会影响孩子,这样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家长的品德、言行、性格都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校园里经常听到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某位老师,喜欢上他的,课,喜欢他所任教的科目;不喜欢某位教师,上他的课象受罪,提不起兴趣等等。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教师的个人魅力决定的。能否赢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是由教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而决定的。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相似文献   

13.
一 调查的目的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对制约能力的发展,掩蔽和改造气质,巩固已形成的品德心理特征,改造或矫正不良品德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性格的塑造期。培养良好性格,是现代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于1993年开始对本区9~11岁城镇小学生的性格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为教师按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家长接孩子性格特征实施个性培养提供依据。二 调查的对象、工具、方法及时间本调查采用整群与分层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法,从我区城镇1…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领导人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即"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为了践行这一要求,本文探讨了一名时代的好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具有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学会欣赏学生的"不同";要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有创新性、幽默感和演说家的风采;工作和生活有条理性;有坚毅的性格;等等。具有了这些品质,教师才能担负起新时期历史给我们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在学识、能力、性情和品德等方面对学生所具有的吸引力。它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来自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体现在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完善自己的人格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付紫英 《儿童音乐》2013,(12):64-66
“好习惯决定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教育家孙云晓的这句话给教师、家长以深刻的启迪。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关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生活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用美妙的音乐作为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方法。下面结合我的音乐教学实践来谈谈音乐课上培养学习习惯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7.
张微 《中国德育》2007,2(3):93-94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规律,充分挖掘品德教材内容,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家长、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将道德的种子播到学生的心田里。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劣,关系到教师能否胜任各种复杂的教学工作。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业务水平和品德修养,从而保证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师本身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教育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劳动的基本手段就是在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品德和个性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同时把教师优良的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劳动手段的这种特殊性也就客观地表明,教…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性格可塑性较大,只要教师弄清学生不良思想的具体情况,了解清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是可以矫正的。我认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可以从以下阶段和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孩子聪明、知识广博,但是关乎一个人未来成功与幸福的性格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却尤为缺乏。不讲礼貌,骄横,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合群,冷漠孤僻,不自信,不孝顺,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等等,是常常困扰家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