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公民的人力权利、财产权利、公共财产安全,是复杂客体;其客观方面是存在滥用职权行为,且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其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主观方面是故意。  相似文献   

2.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或滥用职权,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是腐败现象的重要表现。惩治此类犯罪对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根据法学原理、法学原则、法律条文结合惩治渎职犯罪的先前案件,从下述四个方面论述了渎职犯罪案件的审理规则:一、必须把握渎职犯罪的法律特征;二、渎职犯罪诉讼证据规格构成;三、必须把握适用渎职案件诉讼证据规格的目的;四必须把握适用渎职案件诉讼证据规格的原则;五、审理渎职犯罪案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还针对某些具体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峻 《湖北教育》2010,(3):44-45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九章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其法律含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序,  相似文献   

4.
政府行为是以权威为基础,以公共权力的运用为前提,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按照特定的目标、步骤和方式,由政府主体对客体所作出的理性活动。所谓权力腐败是指掌握权力的官员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以权谋私是其本质。随着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权力就由原始社会的公有嬗变为阶级社会的私有,政府行为和权力腐败成为孪生子、彼此联系在一起。原则上说.对权力公有的社会而言,政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政府行为不应产生以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根据刑法第9章渎职罪各条文规定,渎职罪主体,除个别犯罪外,都是特殊主体,即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是渎职罪的主体,不能构成渎职罪。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扩大了渎职罪主体的范围。这违背了刑法关于渎职罪主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滥用职权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作为政府机关公务人员,是否存在滥用职权,应着重看他在行使职权上的实际表现.为防止滥用职权的产生,应该对职权及职权的行使作出严格的限定.同时,要加强既来自于执政党和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也来自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二十、国家机构及其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机构就是国家机关的总和.它是由统治阶级选拔出一批官员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按特定的职责关系组织起来,并按行政区域设置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体系.国家机构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政治组织;第二、国家机构是由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组成的一套完整严密的组织体系;第三、国家机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运转的.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实现人民权利的工具,是保卫人民利益的武器.这种阶级本质决定它的组织活动原则是:第一、民主集中制原则.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滴水藏海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项目,必须依靠政府投资兴办,比如公园、图书馆等,还有保卫国家的军队,为人民办事的国家机关以及学校、科研单位也要靠国家提供经费。但国家并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家的收入是如何取得的?是来自于税收。  相似文献   

9.
误区一 :认为任何组织的涉及国家事务的活动都是国家职能。简析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判断一种职能是否属于国家职能 ,首先应看行使职能的主体是否是国家机关 ,如果主体是国家机关且涉及了国家事务是国家职能 ,如果主体是政党、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和国际组织 ,即使主体的行为内容涉及了国家事务 ,也不属于国家职能。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取缔邪教组织 ,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 ,是国家职能 ,但中共中央禁止共产党员修炼“法轮功”不属于国家职能。误区二 :认为任何国家机关的活动都是…  相似文献   

10.
滴水藏海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项目,必须依靠政府投资兴办,比如公园、图书馆等,还有保卫国家的军队,为人民办事的国家机关以及学校、科研单位也要靠国家提供经费。但国家并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家的收入是如何取得的?是来自于税收。  相似文献   

11.
一、了解法律救济的含义、作用和途径法律救济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法律救济制度的产生,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发展的结果。在现代法制国家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国家机关也不能例外。一个国家是否民主,是否实行法治,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和政府是否和人民一样有守法的义务,是否在违法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救济便是国家对人民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和标志。法律救济手段的健全完善,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三《思想政治》教材指出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 ,在国家机关体系中 ,行政机关所占比重最大 ,人数最多 ,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 ,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也最大 ,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 ,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本文拟就“依法行政”谈谈自己的理解 ,并与大家商榷。一、行政的含义要认识“依法行政”首先应了解什么是“行政”。“行政”一词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指对某类事物的管理和执行的行为或活动 ,或者是指管理或执行某类事务的组织。从所管理和执行事…  相似文献   

13.
行政监督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其公民,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观察、检查、评价、督促及纠正的活动。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本文研究的着力点是把我国宪法规定的县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目前我国县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现状,最后,对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提出一些见解,增加县级地方政府行政工作的效率,树立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认为,人们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他称其为“天赋权利”;他还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它应掌握在人民手中。他指出政府的权力是用于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当政府滥用职权时,就是与人民为敌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吴易风一、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或者说是指宏观经济层次上的政府干预,也就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行为。现在报刊上有些文章对宏观调控的理解有问题,把宏观调控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滥用职权罪犯罪构成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该罪的主体,主观和客观方面等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该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符合整个刑法体系的,从理论,立法,司法等层面论证了该罪的主观应当包括间接故障和过失,徇私舞弊是滥用职权罪的客观行为要件,而不是单独成立他罪。  相似文献   

17.
渎职罪是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犯罪意图的主观恶性比其他职务犯罪更加严重,目前,"徇私"类渎职犯罪的刑罚种类单一,缺乏对徇私犯罪内容的刑罚制裁手段,刑法对职务犯罪的刑罚态度前后矛盾,应当统一明确为从重处罚的量刑原则,刑法对渎职犯罪的刑罚态度前后混乱,实际采取轻重不一、总体从轻的量刑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试论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刑法典中"渎职罪"一章中的一个典型的罪名,玩忽职守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的勤政性,客观方面包含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一般情况下是过失,特殊情况下存在着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刑法典中"渎职罪"一章中的一个典型的罪名,玩忽职守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的勤政性,客观方面包含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一般情况下是过失,特殊情况下存在着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滥用职权罪犯罪构成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该罪的主体、主观和客观方面等构成要件进行了界定。该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符合整个刑法体系的 ;从理论、立法、司法等层面论证了该罪的主观应当包括间接故意和过失 ;徇私舞弊是滥用职权罪的客观行为要件 ,而不单独成立他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