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一次数学作业,"解决问题"往往就是学生最怕的,每一次数学检测,"解决问题"经常是错误率最高的,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里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因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3.
一、数学课堂放手的必要性分析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停的讲授典型例题,忽略学生的感受,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很多教师"顾虑重重":放手让学生思考觉得思考得不到位;放手让学生解题觉得解题步骤不规范等;放手让学生讨论担心讨论的话题发生偏远等等,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包办式"、"填鸭式"、"注入式"的满堂灌,这种教学往往重视结果的形成而忽视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动手参与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导致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度发展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朱建琴 《河南教育》2010,(7):118-118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做基础.为此,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十分重视数学练习,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数学练习功能的认识上往往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盲目追求练习的量,认为熟能生巧,搞题海战术,这样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又往往使练习的实效不佳;二是过分强求练习的难,认为"难"才出水平,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巩固,这样既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又不利于"双基"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曹振荣 《海南教育》2014,(16):48-49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其中"认真听讲"是这次修订后增加的内容。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它也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却时常发现以下现象:现象一:"老师,我来!我来!"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涨,小手林立。  相似文献   

7.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活动之一.在解题教学中,教师经常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解题方法,试图通过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往往事与愿违,教师的好意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常常听到一些学生的抱怨:"这么多种方法,我都不知道该用哪一种,方法越多反而解题思路越混乱."学生的抱怨值得反思:为什么教师提供多种解法反而造成茫然的感觉?在解题的教学中,是否仅仅是为了"多解"而"多解"?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好师傅手把手不一定可以教出好徒弟.过去的教学,学生掌握的大多是"是什么".虽然绝大部分教师也重视了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是这样",但其目的也往往是让学生确信这一数学事实.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老师课上总是提这样的问题:"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受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和其他数学资料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便削弱了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安 《考试周刊》2011,(39):87-88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有创新可能。在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特别重视提问学生,却往往忽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因此,学生往往善于回答问题,却不善于提出问题。生活是个万花筒,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1.
经常翻看《小学教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些大学教师(特别是数学教授)在关注小学数学教学时,往往以"分数教学"作为直接的切入点。以下就是这方面的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12.
雷永社 《西北职教》2009,(10):35-35
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等现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但教学质量却原地踏步。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能力,没有学会学习。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受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和其他数学资料的时间和空间,久而久之,便削弱了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现象,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事实上,"一题多解"也就是"殊途同归"在数学领域的反应.但在讲授课标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中的几何概型问题时,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时,学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时学生对应用几何概型解题的认知就出现了困难.重点向学生解释了这种"殊途各异"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这种在数学史上称为"贝特朗奇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1乱讲话有一次,带孩子去奶奶家,孩子的小嘴巴一刻不停地说。午饭后,我提醒他:"爷爷奶奶要午休,你别说话了!"他竟然说:"安息吧,永远安息吧!"气得他爸要打他。分析:事实上,孩子的本意应该不是成心气别人或者让别人出丑,而是通过出格的话张扬自己的个性,让别人意识到他已经长大了。但由于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往往拿捏不准用词的重轻,结果出现说话不顾场合、不顾别人感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卞冬梅 《成才之路》2010,(30):42-4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互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互活动往往要通过对话来实现。自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昔日满堂灌、完全以教师为自我的现象已很少见,取而代之的师生对话正成为现代小数课堂上的亮丽风景。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智慧对话才能使高效课堂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粗心是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通病,往往表现在错看题目,搞错单位,误读符号,尤其突出的是不注重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从而使问题解决走入了错误的轨道,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粗心现象不仅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不到提升,更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大受损伤.因此,剖析粗心现象的成因,减少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失误,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可触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让他们生成对数学学习的情  相似文献   

19.
学会拒绝     
冯丽娟 《贵州教育》2011,(15):24-25
教学目标 1.懂得拒绝他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2.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拒绝他人的勇气和技巧。教学准备小品:"沙沙的故事"、"我与同桌之间"。文字阅读资料:"一封来信"。故事:"南风与北风"。设计理念要想获得真诚永久的友谊,得到别人的肯定,接受和拒绝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本节课,学生可以明确拒绝别人,该说"不"时就说"不",是一...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主动地运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