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语文,虽然说教无定法,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如黄亢美老师在《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一书中说,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应该是“三维一体”。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和评价一节语文课,才能不偏不倚,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因此,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看它是否突出语文的工具陆,语文味是否浓郁。《语文课程标准》把“知识和能力”列为个三维度之首,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首先是要突出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特点、教学目的决定了"语文味",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比如,语文课不是品社课、美术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当然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语文课有其自身的个性,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探寻一条把语文课"烹饪"出浓浓"语文味"的智慧路径,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骆会琴 《考试周刊》2009,(29):66-66
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文课。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一堂语文课激情四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见语文课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一、强化实践环节。感悟语言  相似文献   

7.
教语文,虽然说教无定法,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如黄亢美老师在《小学语文新理念教例评析》一书中说,评价一节语文课的标准是"三维一体"。依照"三维一体"的要求来设计和评价一节语文课,才能不偏不倚,不忽左忽右,使语文教学沿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见语文课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祖国语言。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 一、强化实践环节。感悟语言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堂好的语文课的评价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谓由来已久,但是终究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的说法。 有人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大展示;有人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多媒体技术的恰当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语文教学课堂形式多样,不禁让我们陷入这样的沉思:到底何为标准的语文课?什么是优秀的语文课?笔者试着“从工具性,坚守语文的底线;人文性,彰显文字的魅力;情感性,呼唤人性的价值”三个方面来界定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李重 《科学教育》2006,12(5):13-14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公开课评议、优质课评比等教研活动不断升温,但是评课标准却因循守旧,导致在新课程的理念背景下,一部分老师对“什么是一堂好的语文课”认识模糊、混乱。本文试图通过探求一堂好语文课的共性特征,廓清迷雾,推进语文教研活动的有效进行。从课堂教学要素出发,一堂语文课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语文教师、语文知识与技能和教学情境等四个要素。其中学生是核心要素,语文教师、语文知识与技能、教学情境等三个要素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服务。每个要素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变量,每堂语文课都是特定变量交织组合、动态完…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语文教学课堂形式多样,不禁让我们陷入这样的沉思:到底何为标准的语文课?什么是优秀的语文课?笔者试着"从工具性,坚守语文的底线;人文性,彰显文字的魅力;情感性,呼唤人性的价值"三个方面来界定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3.
刘燕 《考试》2006,(10)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应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用课程理念观照语文课学科特点是否突出正确把握语文的学科特点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课要“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语文课程资源的学科化,语文教学方法的学科化。  相似文献   

14.
<正>相信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是"语文味"。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落实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换言之就是:语文课必须有"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读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多年来,语文教学大多行走在它的边缘。而语文  相似文献   

15.
能否给学生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让学生不再觉得“语文乏味”,这是衡量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那么,如何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发掘语文课自身特殊的美味。  相似文献   

16.
许伟杰 《考试周刊》2011,(11):41-41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在此,我就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走向真正意义的好课,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教育报刊共同关注的问题。前不久,《人民教育》、《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上海教育》等刊物组织语文教育专家、教学研究人员、著名特级教师、名校长进行了“好课标准”专题讨论,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好课”话题虽老,为什么永远扯不完——因为好课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语文的好课标准是语文课程性质观和目标观的反映。一堂课是否是好…  相似文献   

18.
王建娣 《学语文》2012,(3):29-30
什么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笔者以为界定一堂好的语文课有以下三个标准:工具性,坚守语文的底线;人文性,彰显文学的魅力;情感性,呼唤人性的价值。具体而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是什么?著名教授杨再隋是这样说的: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语文课程标准》也这样说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上述教授的讲法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讲法都是正确的。但我还要补充一点:语文课还是培养学生感情的课,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感情,就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动力,不但不会把学习语文的困难放在眼里,甚至还可能会把学习语文当成一种嗜好和享受。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语文教材的话题是近年来教材编写界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语文教材连同语文课教学也是教育界受非议的一个领域。仔细审视一下社会对于语文教材与语文课教学的非议,不难发现大家把评判的标准几乎都放到了实效与应用上,认为学习语文照样不会写文章,不会演讲,不会对语言能力有多大提高。有些学者直接判定当前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