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陈静 《小学生》2010,(12):24-25
现在老师们都在使用鼓励教育,多说孩子们的优点,多对他们说:“你真好,你真棒!……”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称赞孩子,老话也说:“疼孩子疼在心里,不要疼在嘴上。”这是怕造成孩子自满和骄傲的心理,当然,如果我们不是衷心称赞孩子,只是胡乱称赞一番,那么就确实有宠坏的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该怎样鼓励他们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很多父母都喜欢说这样一句口头禅,“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啊。”边说还边摇头,仿佛教育孩子是头等苦差。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头疼的事情,那么孩子们一定也会觉得接受你们的教育是一件糟糕的事情。那么,我们不妨学一学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将养育孩子作为幸福的组成部分,做一个幸福的妈妈,然后把幸福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  相似文献   

4.
师无戏言     
那时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早听说老师不好当.现在的孩子个个都鬼精灵.要想做个好老师.让他们真正喜欢.很不容易.于是我一直惶恐.也一直努力.好在我和孩子们处得还不错.他们都把我当朋友.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我不免有些得意.觉得做个好老师也不是什么难事.  相似文献   

5.
借还是不借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总是不忘记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教育,孩子们也都做得不错。可是最近我发现在孩子们中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明明看到某个孩子的学习用品都在,可他还是不断地向别的孩子借,也有一些很大方的孩子,谁借什么都给,难怪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用品用得太快了。于是我就注意观察了一下,一天,看到谢佳欣又在向小朋友借油画棒,我就过去问他“:你的抽屉里不是都有吗?”谁知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我的用完了就没有了!”原来孩子们还有这种“节约意识”呢。课后我就神秘地对孩子们说:“老师现在有一双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  相似文献   

6.
做班主任工作虽说只有不足三年的时间,但这三年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无法用语言逐一叙述的,和孩子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故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传授知识与情感教育同等重要,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赏识每一个学生,借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跟学生说的话就是“上天允许孩子们犯错误!”学生把我也当作朋友,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找我说。我始终坚信教师职业是不求回报的,表面上没什么风险却关系到无数孩子一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这琢磨的结果似乎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几年来,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首先,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最重要…  相似文献   

8.
读者俱乐部     
上期话题回复:上期话题:“你赞同这种新型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吗?您理想中的两代关系又是什么呢?”读者回复选登: 这篇文章给了我不少的启发。我重来没有想过父母和孩子可以这样做这么平等的朋友。虽然,我也整天说要与孩子做朋友,但我觉得那都是思想上的,而还没付出行动。因为我一时很难接受我的孩子直呼我的名字,以及与他们一起疯。但我觉得这种朋友的关系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都可以更加理解对方。湖北石首念浩我曾认识一个朋友,在她的孩子稍稍懂事时,她就要她的孩子不要对他们称呼“您”,有的时候还可以直呼其名。开始我们都很不以为…  相似文献   

9.
“大拇指教育”告诉我们:蹲下身来,赢得孩子们的信赖,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因为我坚信,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原因,让我们多一些聆听,少一些判断,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因为我坚信:蹲下身去会更接近孩子的世界;因为我坚信:心与心的交流,能让我们和孩子走在一起!1、重拾“自信”,走出“盲从”  相似文献   

10.
狐狸老了,连个朋友也没有。“哎,我以前不该骗他们,现在他们都不愿意跟我玩。怎么办?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真孤单呀!一定要想个办法多交几个朋友……”  相似文献   

11.
怎样与孩子们交往?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一直都在琢磨,可琢磨的结果似乎总不能令人满意“。计划没有变化快”,孩子们的变化,似乎总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认识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工作这么几年,回顾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其实只要能“正视孩子”,也许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正视孩子”呢?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一些体会。平视“平视”就是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交往,要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她)。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  相似文献   

12.
情况分析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爱的摇篮里,接受着全家众星捧月般的爱。然而孩子在得到爱的同时,却不知道奉献爱。我们问班上孩子:“妈妈在家都做哪些事情?”幼儿会说:“我妈妈天天买菜、做饭、洗衣服、织毛衣……”我们又问:“如果妈妈不在家这些事谁来做?”幼儿会说:“爸爸做。”照此问下去,几乎众口一词“奶奶做、爷爷做、婆  相似文献   

13.
威胁说不会再爱他“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不再爱你了。”这种威胁通常不能实现。因为孩子很清楚这是谎话。欺骗孩子一次,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孩子会认为你是个爱说谎的人。这样说会好得多:“我很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喜欢。”听之任之“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无所谓。”感觉到你们的漠不关心时,孩子马上会检验:“它”是不是真的。孩子在等待着,你们的指责是否会随之而来。因此,最好用朋友关系取代你们的漠不关心,哪怕是他的行为让你们很不满意。娇惯孩子“我可以自己做这些,我的孩子现在还做不了这些。”如果…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2014,(12):6-7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王子”和“公主”,家长部舍不得让他们干活孩子们是怎么看待做家务的呢?为此,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孩子们都作了有趣的回答。  相似文献   

15.
今天语言活动的内容是讲述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在开始为孩子们讲述故事之前,我提了几个问题:“小朋友,你有朋友吗?”“你的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这几个问题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难,所以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请了  相似文献   

16.
张丽丽 《师道》2003,(1):28-30
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一块烫手的“热豆腐”,谁都知道它该做,但谁也都知道它面临的“风险”。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受过性教育的。至今历历在目的就是老师一张通红的脸和被要求自己阅读的两页生物书。因此,当我要与青春期的孩子谈性时,心中充满了忐忑。他们能接受吗?孩子的父母能接受吗?我在课堂上会遇到什么?谈到什么程度?无数问号搅乱了我的心绪。而在课堂实践中,孩子们的反应,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对比孩子们的需求,我所做的尝试只是一点皮毛。但我由此深深体会到:其实你讲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  相似文献   

17.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宗旨,更是每一位学生的热切渴望。我的工作实践让我感受到,先益友,后良师,效果更为显著。只有和孩子做同一层面上的好朋友,才能客观地看待他们,理解他们;只有和孩子做同喜同乐、同玩耍的好朋友,才能真正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只有和孩子做平等相交的好朋友,他们才愿意听你的话,接受你的帮助,照你的指点去努力。新学期第一大,我对孩子们讲的第一句话总是:"我愿意和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做好朋友。"在日常工作中,我像大朋友似的关爱着每一个孩子,无论他(她)是温顺的,还是任性的。我班…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在拜读山师附小朱立金名师到上海竹园小学所写的教育教学随笔,受益匪浅,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用竹园小学田荣俊校长的一句话说:“25年后,我们的学生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他们会思考:我的老师曾经教给了我什么,给我带来了什么影响,如果我们坚持用‘小孩子需要我们做什么’的观念去实践,那么他们的答案一定让我们欣慰。”基于此,我向我现在所教的一年级的孩子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有点让我出乎意外,我每天挤时间、见缝插针地给他们读书,竟然成为孩子们最喜欢老师为他们做的事情。还有的孩子喜欢现在我们上课采取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校园内外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次自主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不愿意和涛涛小朋友玩,问他们为什么,大家说涛涛不乖,我们不和他做朋友。的确,涛涛游戏时总爱捣乱,吃饭时还把自己不想吃的菜夹到别人碗里。可是涛涛也有优点啊,他跳绳跳得很棒,还认识好多字,会自己看书讲故事。孩子们都不愿意和涛涛做朋友,涛涛不开心了,情绪也消极,这可不好,怎样来改变孩子们对涛涛的看法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让孩子们发现自己身上的进步和优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孩子不是洗澡水 我周围总有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想送孩子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 对此类家长,我只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了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喜欢这里的朋友圈子;第二,愿不愿意接受和独生子女远隔重洋几年见不了一次面的局面?他说也不希望这样;第三,让孩子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后,再让孩子回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开心?他瞬间陷入沉默. 很多家长光想到怎样让孩子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却并没去想这样做的后果.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意见,就让孩子从小脱离这个教育制度,实质上就是嫌洗澡水脏了,把孩子一起泼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