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有两次大转型,一次是殷商之际的汤武革命,完成了由“神”到“圣”的转变;一次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了由“圣”向“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任陇婵 《视听界》2014,(4):30-35
本文以在中国广电改革与发展史上极具样本意义的上海广电的三次改革为例,分析对比上海文广三次改革的背景、动作与难点。从2001年“大文广”、2009年“大总台”到2014年“新文广”,上海文广的改革路径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广电改革发展的轨迹:每一轮改革都是一次“破茧成蝶”,也是一次新的“作茧自缚”,留待下一轮改革“脱蛹破茧”,是一种渐进性、螺旋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市场经济”这个词,第一次被鼓励去追逐财富,而且获得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具体目标。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机遇的变迁,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固有思维。  相似文献   

4.
淡化了的典型报道——以“感动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 《声屏世界》2007,(4):29-30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至2006年,“感动中国”已经评选了四届,一共有41名个人和3个团体获此殊荣。在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台下的观众,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一次又一次为候选人流下了眼泪。然而,“感动中国”何以让中国感动?是否是典型的力量又一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问鼎责任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30-I0031
2009年,在“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信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中国也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种东方化的“中国式责任”理念正激荡成型。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次与世界文明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完美握手。  相似文献   

6.
感受奥运     
2008年5月22日-25日“好运北京2008搜狐中国田径公开赛”在北京“鸟巢”举行。经北京奥组委批准。《生活报》记者亲历“鸟巢”的第一次大赛,记录下刘翔在“鸟巢”的第一次亮相,也提前感受了一下北京奥运气氛。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9,(37):60-61
2009年8月24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访问我国台湾的第一次公开演讲上.对于“物联网”做了着重的阐释,强调“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重点,而物联网也由原来的学术范畴,成为股市热炒的概念,而对于2049年的中国来说.那将是一个“物联时代”。我们不妨对2049年的物联网做一次预热式的探访。  相似文献   

8.
“中国辞书奖”设立 由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辞书学会承办的“中国辞书奖”已于日前设立,第一届“中国辞书奖”将于明年正式评定。据了解,“中国辞书奖”今后将每两年评定一次,只有获得“中国辞书奖”一等奖、二等奖的辞书,方能送评“国家图书奖”。  相似文献   

9.
方正 《兰台内外》2010,(6):12-13
两岸历史教科书都曾部分“残缺” 8月1日,台湾作家龙应台应邀在北京大学发表了她有关“中国梦”的演讲,她说:“1975年,我23岁,到美国去读书,每天泡在图书馆里,除了功课之外,有机会就去读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书。”结果,龙应台“第一次读到国共内战的部分,第一次知道1927年国民党对共产党员的杀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  相似文献   

11.
瑞典仿古船“哥德堡”号中国之行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尤其在中国,有关“哥德堡”号的报道成为2006年七八月份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如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长时间直播“哥德堡”号进入中国、各地纸质媒体也以大量篇幅连续报道“哥德堡”号的航程与活动。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2.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中国书目季刊》今年6月获台“教育部”颁发的“优良期刊奖”。这是该刊第三次获得此奖。前两次分别为1980年和1993年。  相似文献   

14.
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高歌猛进后,中国报业进入了“滞涨期”,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同时,而报业广告投放总量增幅年年走低,2005年更是第一次出现报纸广告的增长率低于GDP的增长率,广告经营的下滑使报业业内人士惊呼“:中国报业的冬天到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铁路10月21日在陇海、兰新、京九等干线上再次实施大提速并调整运行图,至此,中国铁路“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已经形成,全路提速长度达九千二百多公里,旅客列车平均时速提高了25.4%。 这是1997年以来中国铁路第三次实施提速调图,三年三次加速,中国铁路迈向市场的轨迹清晰可见。人们注意到,昔日“坐等上门”的“铁老大”、在市场竞争面前正从被动变为主动,紧紧抓住市场的脉搏,在潮头勇试风雨。  相似文献   

16.
媒中媒     
柳斌杰:打好“扫黄打非”夏季战役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5月22日上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召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2007年第一次视讯会议。柳斌杰代表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就今年前4个月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即将开展的2007年“扫黄打非”夏季战役作了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7.
张健 《出版参考》2017,(10):4-10
2000年10月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2012年1月4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确立了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深度融通交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让世界各国人民全面、客观地了解当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汪晓军 《中国出版》2022,(21):72-72
1935年10月,汪达之先生在淮安新安小学组织“新安旅行团”(以下简称“新旅”),修学旅行,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念。他们从苏北淮安出发,经华东、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再回到苏北盐城,历时17年,行程5万里。中共中央领导人两次给“新旅”和新安小学回信。一次是在“新旅”成立11年的1946年5月,毛泽东复信“新旅”:“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另一次在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五(8)中队回信,肯定“新旅”的光荣历史,勉励少先队员“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隔半个多世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旅”作为党史一叶,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 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由于代表们的民主要求而趋向生动、活跃。被国外舆论称之为“举手机器”的中国式人民代表中,开始有人对主席团已经通过的决议、议案有选择地赞成、反对、弃权,并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高坐于主席台上的中央领导人陈述自己的反对意见,这标志着中国的人民代表正在走向真实、走向成熟。新闻本体的变化,使采访“两会”的中国记者也一反常态,变得愈加活跃和主动。我们曾为此而沾沾  相似文献   

20.
数字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已经建成农家书屋的地区,其平均使用频率为6.7次/年,与城镇公共文化设施中公共图书馆6.5次/年、社区阅览室6.9次/年的平均使用频率不相上下。67.5%的农村受访者对农家书屋表示满意。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书报刊太少”或“环境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