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对象所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克服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大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着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提出和发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去年6月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作为的。”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我们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党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探索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渗透性,渗透性的含义;渗透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创新。本文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着力点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何从时代发展的高度,从中国特色社合主义发展的高度,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取向,确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根本思路,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的角度,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是摆在高校政治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工作范式;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工作,可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引导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全面加强团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努力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千方百计创设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栽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入世”后,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加强思想政策工作,一是加强有关WTO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强化人们的“入世”意识;二是采取疏导与堵截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应对来自文化领域的挑战;三是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四是加强社会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2.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箕子的“子”不是爵位,商王朝没有子爵。“子”是由王族的姓变为尊称的。箕子是中国第一个称为“子”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两课”是教育部规定包括高职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的必修课,“两课”课程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必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外,还必须做到“六多”,即多看,多思,多记,多背,多写,多听。  相似文献   

16.
论"有+VP"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有 VP”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有 VP”句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有”的独特的语法语用功能,并对“有”语法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梁山有大大小小的“山头”,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各利益集团间既相互利用又互相斗争,梁山并非“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梁山的座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各利益集团在梁山的实力,反映了各利益集团在梁山的地位和各自利益需求。梁山座次的最终排定。座次本身确立了各利益集团在梁山的位置归属和职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利益集团的矛盾。梁山的座次,更多的照顾了以宋江为代表的宋氏利益集团的利益,拔擢自己的忠实拥趸和主张以及不反对招安的官军降将的地位,为宋江最终走向招安铺路。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过程中,"异"与"同"矛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异同之间,体现的是翻译的方方面面。对翻译中"异"与"同"矛盾之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分析文化视阈下对"异"的思考。当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各国间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译者应把握时机,正确对待"异"与"同"的矛盾关系,积极发挥创造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关系,并对共产主义实质作了科学的说明。然而,纵观这一章,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一个概念一“人”。“现实的人”是他们展开研究的基础,并贯穿他们研究的全过程,“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则是他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反正“人”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处处凸现,它成了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是整篇文章的“魂”。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中写了七十七个人死亡,每个人都死得很平和."死人"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刻画了"活人"的性格,可以说"死人"不死.<儒林外史>中的死亡现象与吴敬梓的思想和身世有密切的关系.死亡现象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用"死人"写"活人",是一种非常新颖和别致的思想和方法,寄托了作者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