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所从事的职业特点有关,调查和实际情况显示,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自身健康意识更要得到加强。要主动进行不良心理因素的健康调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工作能力才能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问题与太极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中年知识分子身心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健身功能对中年知识分子增强体质、修身养性、防病祛病、延缓衰老、增进健康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论怎样的社会,它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牛虻”,来冲击麻木的思想,启发人们的思路,对僵硬的常规发起挑战。而什么是社会的牛虻?美国的一位联邦法官波斯纳在他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研究》一书中告诉我们,公共知识分子就是社会的牛虻。他的看法是,公共知识分子要像苏格拉底那样对现状发问,公开提出令人窘迫的问题,对抗正统和教条。  相似文献   

4.
张萍 《文教资料》2006,(11):205-206
在媒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目光落在弱势群体身上,调查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关爱残障、艾滋病患者与孤幼,协力令社会的落差变得均衡;他们对国际霸权说不,对股市黑幕说不,以个人的力量撼动一场于社会有益的改革,成为公众良知的灯塔;他们默默无闻,却抱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态度,专注于日常工作中的新意与作为。他们以他们的知识、责任和敢言在媒体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新闻舆论监督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思“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提郭沫若。有人称,作为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成就和失误都达到了他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程度。成就不好说,他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都是“文革”前的产物,“文革”中硕果仅存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对杜甫的诋毁,今天看来显然有政治投机的成分;而他的失误的典型性,则随着时光的推移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师既以专业知识分子的身份活跃于教育专业场域内,又在社会的公共场域中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角色,两种角色并非绝然分开,而是相互交织的。因而,大学教师面临着社会角色定位的困境,无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或社会进步的层面,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必须重新建构与正确定位:"专业"的知识分子是大学教师角色建构的起点,"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碰撞是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专业性"与"公共性"的融合是大学教师角色重塑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7.
端木蕻良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大都是执著于理想追求的思想者,他们虽然已退于社会的边缘,但这些理想之子都有很强的家国意识、人道主义情怀和自我否定的精神,他们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方式作出了对英雄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教师既生活在教育场域内,又生活在教育场域外,既是专业知识分子,又扮演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因而,作为社会代表者,教师具备四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作为教育圈内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学者;作为教育圈内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改革家;作为教育圈外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经纪人;作为教育圈外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是社会批判者。  相似文献   

9.
在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亮相、论政、立言的一片有力阵地。传媒也充分认识到,这些在各自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能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角色期望、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阶段,公共知识分子在舆论监督中充当民众的意见领袖,同时成为媒体引导舆论的知识后盾。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死亡了"这是法国思想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出的感慨。所谓的"知识分子死亡"指的是原来的公共知识分子,逐渐退出公共领域、放弃公共话语,退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专业知识分子。我国当代知识分子也同样出现了从公共领域退回到专业领域的现象。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知识分子,即媒体知识分子。这种新型的知识分子为重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实施以身体锻炼为手段,有意识、系统地进行心理辅导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更好地利用体育手段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教育的尝试方法,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多种方式,以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培养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塑造,是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施“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不仅有增强身体健康的作用,亦有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中师体育课教学亦应重视体育锻炼的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发现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非体育爱好者。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活动不仅对学生的生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和智能的健康发展,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健康”作为体育的终极目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同。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体育课也正向着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终身”锻炼的方向转变,讲究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人格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加强锻炼,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能有效地消除隐患,达到心理卫生与健康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标志,并通过分析体育教学调适大学生心理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统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如何积极调适学生心理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简要分析,谈谈形成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原因,指出改变观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