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家恕 《新闻界》2008,(5):54-55
写作模式的运用有利于记者快速完成写作,从而确保新闻的“新”。但运用模式不能是机械地套用,所运用的模式还必须开放性的有机结构模式。本文探讨了中国古典篇章模式的合理内核及其运用于新闻写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由于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政方针、发展方向以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等原因,往往占据着媒体的重要位置,报纸的头版、广播和电视的头条也大多是时政新闻.时政新闻写得好,就会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使党和政府的利民政策及时下达,造福群众,反之,则会使市民出现理解误差,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如何写好时政新闻,对一名记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周鼎安 《新闻知识》2004,(10):21-23
从一个资料上看到,2003年10月3日至4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了一期“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大学、新疆财经学院等评论界、教育界和实践界的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博士生、硕士生、新闻评论特长生等共计6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共收到与会代表提交的论33篇。  相似文献   

5.
新闻时评已经成为提高报纸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转型发展、民主参与和思考进步的诉求增长,受众不再满足于对事件本身的平面了解。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复制、当二传手的角色,而要充当嘹望者、思想者,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梳理受众意见,引导社会舆论,凝聚人民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传递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实践中,新闻角度运用广泛,这方面的经验总结也已不少。本文所要做的,是就新闻角度由什么构成和它的基本功能,做一点理论探讨。 现在讲新闻角度,较多的说法是“侧面”。有的新闻学辞书也把新闻角度表述为“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侧面”。这种情况姑谓之侧面论。侧面论的一个突出不足,是只讲到了事物的横向联系,而忽略了纵向联系。因为这样,就不能说明仰角度、俯角度等问题。侧面论也不能说明角度的“度”即角度的大与小,因为一个侧面并不必然比另一个侧面大或小。 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是什么?《新闻学大辞典》将新闻角度表…  相似文献   

7.
新闻情感简论韩喜忠一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认识活动中产生,并伴随认识活动而发展。人的认识活动,反映客观事物本身;人的情感活动,反映客观事物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某一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管理型转向企业管理型,新闻管理学日益被人重视。如何搞好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的企业管理?怎样正确处理好新闻业与多种经营的关系,也成为当前新闻界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就新闻管理学内容、意义以及报纸出版发行、广告新闻、多种经营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 管理是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是为了达到共同目的而进行的集体行动。人类按  相似文献   

9.
1、新闻选择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广义上讲,新闻选择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对新闻传播者或“把关人”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把关人”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是由某种意识形态或新闻制度决定的。毛泽东所说的“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就是选择“把关人”的一种原则。二是新闻机构通过“把关人”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更准确地说,是对自然状态中的新闻信息的选择。选择新闻事实(信息)是新闻机构的直接功能和责任。对事实(信息)的选择方式,反映着每一新闻机构的新闻方针、新闻倾向和新闻传播目的。三是受众对新闻产品的选择,这是一种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受众的新闻需要、新闻趣味和他们对待新闻机构的态度。对“把关人”的选择,对新闻事实(信息)的选择,对新闻产品的选择,三者共同构成了新闻选择的整体图景,也反映着新闻传播的整体状况。 2、现今新闻界所说的新闻选择主要是狭义上的新闻选择,即“把关人”对新闻事实(信息)的选择。这是选择的中心环节。这种选择包括两个大的基本环节或阶段,首先是记者进行采写时对原始新闻事实(信息)和  相似文献   

10.
一般而言,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这种监督既包括揭露和批评,又包括评价和建议。从广义上看,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说到底都是记者的一种发现,即客观事实的发现……记者的使命在于不断发现新事实。”(1)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管是对媒体,还是对记者来说,无论技术水平多高,无论交往多么神通广大,都不可能发现其中所有的新闻事实,何况新闻事实有大量是意料之外的事实,是“非常态”的事实。但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新生事物”(新闻事实从性质上说总是新生事物)孕育、萌芽、生长、成熟过程的基本规律,就能使“发现”本身成为一种自觉的、而非盲目的行为。 (一)…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闻信息传情,是指新闻传播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其形式都赋予新闻以自身的感情,从而深化新闻信息的内涵,引发受众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传”“受”互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新闻传播批评。这种对新闻传播现象的认识和评价,通常称之谓监督舆论,或者说是对舆论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新闻思想简论王珏邓小平同志在规划设计新时期宏伟蓝图的时候,十分关注新闻广播电视事业,重视运用新闻舆论工具推进"第二次革命",作出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邓小平新闻思想。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时代性、独创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对马列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与《新闻与写作》相识是在2004年9月,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领导安排我协助抓信息工作,于是就经常找一些有关新闻写作的书来读,由此就和《新闻与写作》结下了这个不解之缘。正好赶上一年一度订报刊的时间,我毫不犹豫就订下一年的刊物。在与《新闻与写作》相处的一年里,培养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什么是错觉?它有什么特性?它在新闻写作中有什么作用?认真研究切实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实现新闻立体化,是有意义的。错觉也是一种知觉。知觉是人的大脑两半球对具有某些统一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凡是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知觉,就叫作错觉。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或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或现象的个别特性。第二,在知觉过程中,以往的经验起着很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8.
新闻俗套语言“集锦”随意翻阅几张报纸,以下类型结构的语句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第一类: “通过……增长了……提高了……促进了……”; “通过……活动,提高了……觉悟,坚定了……信念,发挥了……作用;”“重视了……,狠抓了……,推动了……;”“引导……摆问题,查原因,订措施,堵漏洞;”  相似文献   

19.
不要让“严肃处理”贬值新华社8月22日发的“辽阳市查处一起重大经济案件”一稿(见《人民日报》8月23日一版)导语说:“辽宁省纪委会同有关部门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在沈、大公路改建扩建工程中私分和挥霍国家资金二十二万多元的重大经济案件,并作了严肃处理。”细看全文,才知所谓“严肃处理”,只是作了党纪、政纪处理而已。对于这样一件明显触犯刑律的案件,当事人一个也未予起诉,能说是严肃处  相似文献   

20.
勿轻易言“最”今年九月十日是全国解放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各报台发表了不少文章,宣传尊师重教。在这些文章中,几乎都有这样一个提法:“教师是最受人尊重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但不应该说它是“最受人尊重”的职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光荣的,都是受人尊重的。就象我们常常宣传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如果“教师是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