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隶变”是我国文字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历代治古史者所重视。本刊分两期刊出的10位作者的讨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对“隶变”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可供教学和研究者参考。由于篇幅所限,在发表时将一些古字的例证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2.
小篆,是汉字的一次大统一,结束了此前文字使用的混乱局面。它不仅规范了文字的写法,而且淘汰了大批的异体字。其功实不可没。但小篆仍含古文字的象形意味,字体以曲线为主,匀称圆转,不便书写。于是乃有隶书之兴,改曲线为直线,改匀称为平正,改圆转为方折,而古文字的象表意味则消失殆尽。许慎《说文·叙》云:“古文由此绝矣。”其变化之巨,可见一斑。隶变,实可称字体演变中的一次革命。书写者以己意为之,各逞其能,因此  相似文献   

3.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大课题,关键所在。可是,因为人们比较注意先秦古文字,汉或汉之后的文字关心较少,其间的变化发展缺乏系统整理,所以,与之密切相关的隶变问题研究有限,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还不少。隶变这个说法是唐代文字学家玄度提出的,他在《新加九经字样》中用“隶变”说明古今字形之变,所谓“古今体异,隶变不同”,后来“隶变”成为文字学的一个大概念,不着眼于个别字形的(讠为)变,而是着眼于整个文字的  相似文献   

4.
“隶变”一词出现很早,唐代《九经字样》共用了12次。以后郭忠恕的《佩觿》、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里也都出现了,但真正对隶变作系统的理论探讨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从杨振淑的《隶变考》、李凤鼎的《隶变考叙》至今,研究者有十余家之多。探讨隶变的人虽不少,但在对隶变含义的理解、研究隶变的方法和所使用的材料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我们认为,所谓隶变是战国中期以来秦系通用文字中的篆体经由古隶到八分的演变。如果分析言之,则必须注意四个关键性的因素:隶变始于秦文字,隶变始于战国中期,隶变的下限在今隶,隶变是一个横跨数百年的漫长而复杂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5.
两字或多字偏旁本不相同,此偏旁与彼偏旁义亦不通。因为隶变,使得此偏旁与彼偏旁形体近似。书者不辨,因写此偏旁同彼偏旁,致使两字或多字偏旁不同者变为相同,此之谓偏旁同化。偏旁同化现象在隶变过程中普遍存在,其例不胜枚举。分析其现象,总结其规律,不仅在文字学研究、汉字发展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  相似文献   

6.
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化过程中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变革,它不但使汉字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对汉字的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由篆文向隶书演化过程中,有一种现象特别引入注目,那就是偏旁变形。在篆文里,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跟独立成字时没什么两样。但是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时写法多有明显的不同。如果用定量的方法对全部发生变形的汉字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发生变形的绝大多数是左形  相似文献   

7.
关于隶书的产生及其与小篆的关系,传统的说法认为:秦始皇命李斯等依据原来秦国的文字加以整理……称为小篆……后来程邈又根据当时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便的隶书。笔者不同意上述认识,因为从现已发现的史料来考察,隶书应同小篆一样来源于大篆的简化体,其产生要早于小篆,而且也较小篆简化得更加彻底。那么,同是大篆字体简约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小篆和隶书两个系统呢?要正确解释这个历史现象,就必须把文字的进步放到整  相似文献   

8.
确认隶变的早期特征是研究隶书的关键所在,而要说清这个问题,又必须从书体的涵义说起。王力《汉语史稿》认为:“关于字形,应该分为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字体的变迁,第二是字式的变迁。字体是文字的笔划姿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说,每一个独立的字形,都具有字体和字式两个可以分解共存的侧面,这是十分正确的。其缺陷在于:一、不同的字体,即意味着书写方法、标准及其式样的不同,“笔划姿态”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  相似文献   

9.
从小篆到隶书,历来被视为汉字字体与书法演变过程中两个前后递进的阶段。这一观念长期妨碍了人们对新出土的简牍帛书文字作出公正的评价,北魏的郦道元曾在《水经·觳水注》中记述了临淄古冢桐棺上发现东周隶书一事,可惜后人宥于成见,未予重视;1980年四川省青川县战国土坑墓中的古隶木牍刚出土时,一些考古工作者仅以字的形体判断,误以为是秦朝建立以后的文字,使墓葬年代的确定走了一段弯路。出土的大量文字资料现已彻底纠正了人们的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10.
隶变(二)     
伴随着古隶楷化的过程,同时还有一个古隶进一步草化的过程,由偏旁部首及诸笔画之间的连贯引带书写,造成笔画的进一步整合、减省或隐含;由左右、上下结构诸部件之间的连贯引带书写,造成主要保存单字的外围笔画而整合、减省内部笔画,或突出各部件的主要笔画而隐含其细节笔画,或强化具有较高辨识度的部件、笔画而模糊甚至省略其他部分。而毛笔的改良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使人们能够迅速掌握这种变化,并进一步促进了书体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
隶变(一)     
秦朝统一六国,进行了"书同文"的文字改革,形成了标准的秦小篆,但日用书写同时也在催生新的文字变革,从减小篆引楷书笔画的弧度,发展到直接以直线笔画代替弧线笔画,变左勾右勒为左推右拉、左刮右刷,甚至出现合并笔画、连贯书写,这样就产生了一场文字发展史上的"隶变"。中国的文字体系也就从古体变为近体。  相似文献   

12.
隶体(下)     
<正>如果说,古隶的进一步草化、隶草的形成主要得力于西汉时期社会下层速记的客观需求,那么,古隶的楷化、汉隶的形成则是当时朝野上下主观努力的结果。汉武帝之前,民众亟须休养生息,国家不堪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文化建设,暂且沿用古隶来应付社会各阶层的文书情有可原。汉武帝之后,国力增强、文化复苏,文字书写逐渐讲究起来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是朝堂上的木牍还是边远关隘的简册,都出现了平画横势、字形较为工稳、布置较为匀整的汉隶书迹。但尽管如此,西汉没有哪位帝王曾提出  相似文献   

13.
此时无声胜有声打孩子确实不好,用“打”来教育孩子,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效果。我女儿有一次练钢琴时态度不认真,我批评她时,她赌气说:“我不弹了!”她爸爸一听就火了,“啪啪”就打了她两巴掌,“快弹,弹不好我还揍你!”孩子只好别别扭扭地练琴。我在厨房做饭,听着琴声不对劝,过来一瞧,可把我气坏了。只见孩子跪在琴凳上,仰着头,两只手在琴上叮叮(口当口当)瞎敲呢。  相似文献   

14.
有些家长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小时候挨过父母的打,现在打自己的孩子不算过分。还有些家长十分宠爱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正确都极具耐心、百依百顺。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说也听不懂,打也没有用。我认为以上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孩子是有个性、有尊严、有其发展特点的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儿童,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晓之以理。但是教育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确实非常难。孩子2~3岁时,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尝试一下,难免会出点事。譬如,我儿子曾经对家用电器很感兴趣,经常想去玩电源插头。我对他说:“电是非  相似文献   

15.
从殷周的金甲文到春秋战国时诸侯国的大篆文,不论西方秦国的、东北方齐国的还是南方楚国的,都是以弧形曲线为主的字形,以浑圆和粗细一致的点线结构为特征,既难写又缓慢。在诸侯逐鹿中原、军书紧急频传的战争环境中,文字信息传播的快慢,往往决定胜败存亡,所以非快速草率书写不可。这就促使了  相似文献   

16.
17.
隶体(上)     
<正>与先秦篆体书艺相比,隶体书艺可谓出身"草根"。"隶书"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与篆体正书(尤其是钟鼎铭文)出自当时的高级书手不同,最早的"隶书"书写者都是各诸侯国社会下层的差役皂隶。自春秋时期私学形成发展以来,当时社会较为重要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不再仅仅为贵族子弟所垄断,越来越多的庶民也掌握了这些技能并以此为谋生手段。其中,掌握了"书"的技能,即能够做文字记录、擅长文字书写者,至少可以谋到文书之类的工  相似文献   

18.
即兴讨论,是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较之于课堂朗读,三分钟讲话、演讲比赛等,它能克服单方面、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发展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思维,要求能对答如流、随机应变、识别大局、兼顾某一话题的主旨。换言之,即兴讨论更侧重于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速度的有机结合,同时难度比较大。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需抓好以下二点:  相似文献   

19.
在汉字的发展中,隶书对汉字字体的影响最大,被称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它破坏了汉字原先的结构,去除了原先的象形性,把象形文字变为"不象形的象形文字。"与小篆相比在字形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古文、篆文的象形面貌。隶书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隶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不同的发展,但终有规律可寻。笔画由圆转线条变为平直笔画,表现出彻底的符号化;结构上形体分化、合并、简省、突变,是汉字在形体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20.
~~“变译”之我见@许美华$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