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石”不是“上、下石钟山”四川丰都师范曾平东江有志同志在《(石钟山记)中的“双石”究竟指什么?》(《中学语文教学》93·2期)一文中认为“双石”就是“上、下石钟山”。这一看法是错误的。我们从《衰字记》所载李渤的文章中摘引有关“双石”的部分如下:“予...  相似文献   

2.
《听潮》中“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象朦胧欲睡似的”,句中的“朦胧”一词系“矇眬”的误用。“朦胧”本义为“月光不明”,引申为“不清楚、模糊”意,而文中却用来写波浪欲睡之状不妥,如要表现欲睡之时,两眼半开半看东西模糊的情态,则应用“矇眬”。查《听潮的故事》的原文,则是这样的:“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地吻看岩石,睡眠了似的。”(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鲁彦散文  相似文献   

3.
听一名教师上《荷塘月色》,为了“活摹”出荷塘月色之美,让学生感受文章意境之美,这位教师把文中有关写景部分全部化为画面,一会儿荷花,一会儿杨  相似文献   

4.
【说明】《听潮》描写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文章抓住景物变化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了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板书可把重点放在“大海沉睡图”、“海潮初涨图”、“大海怒潮图”三幅图画面前听潮所闻的音响上,揭示大海之美和作者溺爱大海、歌颂大海壮美和伟大力量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新课标”出发,立足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听潮》等文章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认清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听潮》(初中四册) 一、教学提示: 1、《听潮》的作者鲁彦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听潮》一文记述作者和妻子1929年到浙江普陀山避暑时的一段经历,主要是描述海潮涨落的情景,是一篇游记散文。 2、文章1—4自然段概述作者的行止,他和妻子落脚的海湾楼房及其周围的简况。第5自然段开始,写潮落、潮初涨,潮涨高峰时的三种不同情态。文词简练,笔力集中。不要把人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的散  相似文献   

7.
[单元课文]《白杨礼赞》《听潮》《钓胜于鱼》。(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体裁比较。这三课都是散文,但写作目的不同。前两篇是抒发感情,抒情方式有异:《白》是托物抒情,《听》是借景抒情。《钓》则是说明事理,是篇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2.内容比较。《白》侧重写形,浓墨重彩刻画“白杨树”的形美,形神统一,表面写树,实则赞人。《听》侧重写“声”,尽力辅陈描绘海潮音,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钓》侧重写“事”,叙议结合,事例是议论的基础。3.线索比较。《白》以“白杨树不平凡”为线,写了它…  相似文献   

8.
马汉麟先生《古汉语三种被淘汰的句型》一文公开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关于“唯弈秋之为听”这种句型,马先生既不同意清人吴昌莹“‘为’犹‘是’也”的观点,也不同意近人杨树达“为”字是“句中助词,宾语倒装时用之”的看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认为“为”字“很可能是用来加强后面主要动词语意的,是一种‘强意词’,从词类上说是助动词。”徐仁甫先生在《对<古汉语三种被淘汰的句型>再分析》一文中,既不同意马说,也  相似文献   

9.
我和我的学生都爱读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吴伯萧的《菜园小记》,鲁彦的《听潮》这样一些散文。但是“金无足赤”,这样的好文章中有时也不免有疵点。例如:初中第四册课文《听潮》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汨汨的声音,象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注意以上两个标点符号——笔者)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象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文中“银龙样的”,显然是对“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的比照描绘,前后在语感上联系很紧:而“接着”以下所描写的是另一时段中所发生的声响。因此从语感和层次上看,句号应打在“银龙样的”后面。这样断句,才不会使语句支离,语意混乱。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文学界对我国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就大量发展着”,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其实都是报告文学作品,而“报告文学”的名称,“不过是后来加的”。①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三十年代在抗日救亡中“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②这种意见大都是采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一些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的看法。第三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11.
看了《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0期上发表的《〈将军的私事〉的思想弱点》(以下简称《弱点》),作者认为:“《将军的私事》渲染了一位将军假公济私,公私不分”,“损害了将军的形象”。初看似乎观点新颖,看法独特,但细读之后,对文中看法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3期49页上,刊登的王学东同志对《小桔灯》一文中人物称代的看法,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王学东同志认为——“小姑娘”答话中的“tā”改为泛指的“他”,其理由是文中“我”与“小姑娘”对“胡大夫”的称代不统一,一个用“他”,一个用“她”,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泛指的都该用“他”。笔者认为不然,我认为这正是冰心同志用词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听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其中“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犯了杂糅的毛病。所谓杂糅,就是把表达不同意思的两个结构糅合在一起,使得句子的前后两部分纠缠不清。“猛烈地冲向岸边”意思已经完整,作者却又  相似文献   

14.
看了《小学自然教学》1997年第5期第18页《认识摩擦力》一文,我对文中:“……手掌上抹些滑石粉……”的说法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说我认为文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听潮》:“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课文对“拨刺”没作注释,《语文教学通讯》刊载的《〈听潮〉备课指要》,把“拨刺”解作“象声词。文中指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辞海》与《辞源》均把“拨刺”当作“象声词”。《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华大字典》也是这样解释的。看来,“拨刺”作象声词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把课文中的“拨刺”单纯解释为“浪潮冲击岩石的声音”。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只把“拨刺”当成一种“声音”,学生会问:“声音”怎么能与“岩石的壁  相似文献   

16.
《听潮》是一篇以景抒情的优美的散文。为了教好《听潮》,可采用以下方法带领学生从课文中领略“伟大的乐章”。一、抓住一个“听”字对同一景物,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对于海潮,可通过视觉来写,即“观潮”;可通过触觉来写,即“弄潮”;课文主要是通过听觉来写,故为“听  相似文献   

17.
传世的文章,大都各有特色,所以传世,凭借的正是它的特色.人们赞赏一篇作品“妙”、“奇”,指的也正是它的独特的色彩.教学一篇课文,应当引导学生领会它的不同凡响之处.王鲁彦的《听潮》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作者领略大海的美,独具情趣;描绘美的大海,独运妙笔.海岛倚楼,谛听潮声,文章的神韵全在一个“听”上.  相似文献   

18.
溺爱者,过分宠爱也。然而在《听潮》一文中,作者竟明言正告:“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作为一位睿智的作家为什么醋爱海潮到了如此偏执的程度呢?这是被爱物——海潮的独特形神情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教师之友》1997年第2期刊登了《浅谈“离离”之意》一文中认为,小语教材第三册《草》一诗中的“离离”一词应译为“一行行,一棵棵”。我对此有不同看法。我认为“离离”解释为“形容野草茂盛的样  相似文献   

20.
近日教《听潮》一文,指导学生听朗读录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录音带),发现有一个字读错了。它影响面广,有辨正的必要。请看原句“拨刺着岩石的壁垒”,朗读者把“刺”读成了“cì”,其实这个字应读 là。从字形上看,“刺”和“刺”有细微差别:“刺”的左半部分是个“束”,中间封口,“刺”左半部分是个“朿”,中间不封口。教材上印的是“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