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位单打假动作投篮,压制性突破投篮/上篮要领分解1.在三秒区外围持球,以右脚为轴,对手上来防御,跨左脚用身体依靠对方。2.随后以右脚为轴转身。3.假投,引诱对手重心向前移动防守。4.左脚向右侧跨出一步。5.利用对手脚步错开的瞬间压低重心运一次球,压低重心时必须用背部、臀部倚靠对手,下蹲。  相似文献   

2.
葵花宝典     
跳步:跳步突破实际上是由三步上篮演变而来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突破技术。三步上篮是一种需要空间的技术.当你运球准备突破到禁区时.如果禁区里的球员比较多.空间比较狭小.那么三步上篮就难以发挥威力.这时候如果用跳步突破.便可以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而且攻击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底线突破然后反手上篮,这几乎已经成为了科比的标志性动作。其实喜欢这种得分方式的人在联盟中还有很多,詹姆斯、韦德、麦迪……但是能把这一招使得如同乔丹一样潇洒、舒展的惟有科比一人,原因有两个:其一.便是科比是当今联盟对乔丹的动作研究、模仿最彻底的一个;其二,就是他在突破时并不是靠着双腿摆动的速率来摆脱防守者的,而是他每迈出的一步都尽量把步幅放大,这样便不会给人造成一种忙乱的错觉。而且大步流星的上篮也会使身体自然摆动,当然潇洒至极。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不允许持球队员移动轴心脚,否则被吹走步违例,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三步上篮”。他是要求球员持球时分别迈开2步,在第3步起跳的同时出手上篮或者投篮。“三步上篮”一般被称为“上篮”,是一项基本的投篮技术,它的最后出手可以是高手上篮,甚至是扣篮,一般弹跳力好的球员或大个子球员喜欢用;而小个子球员或者是在对方身材较自己高一截的防守下,多用低手上篮增加隐蔽性。  相似文献   

5.
虚晃突破上篮Pump Fake Pivot Step Lay-up科比不但投篮的招数够多,突破也是其杀人的最重要武器。科比突破的速率并不快,但是步幅很大,往往第一步就能甩开对手,但当对手跟的比较紧时,科比在篮下多变的脚步动作就会助他一臂之力。1.科比持球之后,左手运球至罚球弧顶位置,由于防守者紧跟着自己,科比一直用右胳膊肘顶着对手,一方面防止对手抢断,另一方面还能随时感觉防守者的位置,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三步上篮"动作要领进行讨论,然后对"三步上篮"的教学步骤、上篮位置以及节奏把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文章旨在探讨大学体育女生"三步上篮"教学法,希望能给篮球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三步上篮”是篮球行进间投篮(跑篮)的俗称,它是在快速跑动中接球或运球结束时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常在快攻中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由于篮球规则对球、手、脚的关系有严格的限制,所以“三步上篮”实为“两步上篮”,决不能理解为“跨三步后才上篮”。  相似文献   

8.
在篮球教学中,人们经常引用“三步上篮”这一习惯用语进行教学,而学生由此往往产生一种三步后上篮的误解。究竟“三步上篮”的术语对否?我们分析一下便可晓得。篮球规则规定:“队员在移动中接球或远球结束时,可采用两步停止或将球脱手.”并明确  相似文献   

9.
当韦德在季后赛第一场出现在迈阿密美航球馆时,人们惊奇地发觉,韦德突然剃了个光头。远远望上去,他就像是一个微缩版的迈克尔·乔丹。“这是季后赛,我可不想在季后赛期间为发型担忧”,在被问起自己为何要改变发型时.韦德淡淡地说,却已经很清晰地表明了他决战季后赛的决心。韦德当然没有掩饰秃顶的嫌疑,看起来他更像是削发明志。至少在前两场季后赛之后,韦德还能带着光头来到芝加哥,恰好,乔丹也会到现场去  相似文献   

10.
在三步上篮的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不能够掌握三步上篮的技术,是因为:没有掌握好一大二小三跳起、三步的节奏和起跨第一步时双手持球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三步上篮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必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一、解决一大二小三跳起的问题好多学  相似文献   

11.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三步上篮”。在教学中,多数同学感到“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特别难学,尤其是跨步拿球后再上一步起跳技术,学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女生。本人在读过胡思诺等老师的《三步上篮教学三步曲》后,在实践中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步上篮”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明显,具体方法如下(以行进间单手高手右手投篮  相似文献   

12.
张辉 《新体育》2022,(10):80-82
本文主要以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探讨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现状,其次从介绍运球方法,掌握“三步上篮”的基础要点、研究行进间运球,进行持球跑动训练、保持身体正确姿势,呈现身体和篮球一定角度、行进“三步上篮”,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整理投球思路,掌握好篮圈的位置、形成健康运动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方法,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多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俗称"三步上篮".在教学中,多数同学感到"三步上篮"技术动作特别难学,尤其是跨步拿球后再上一步起跳技术,学起来不易掌握,特别是女生.本人在读过胡思诺等老师的<三步上篮教学三步曲>后,在实践中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将"三步上篮"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分解教学,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技术动作,练习效果明显,具体方法如下(以行进间单手高手右手投篮为例).  相似文献   

14.
另辟蹊径     
《当代体育》2010,(11):19-19
莱利恐怕要失去韦德了,他承诺的冠军阵容到目前看起来仍然像一个笑话,至少遥遥无期。当韦德横贯全场暴扣加内特的时候,更像是在宣泄自己的不满,离横扫只差一步,在客场领先被翻盘,在主场僵持被绝杀,入选NBA第一阵容的韦德是五个人中最先回家钓鱼的人。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国峰老师发表于2006年第3期《体育教学》上的一篇名为《三步上篮教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的文章,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所得,特提出自己的几点异议,现叙述如下,望与李老师共同探讨。1.解决一大二小三起跳的问题李老师在文中写到的几种方法都很具有实用性,但有一点必须要提醒学生,其实现实运用当中的三步上篮只有二步半,所以现在有很多称三步上篮为行间上篮。三步上篮的每一步都要求要跨起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的掌握上篮技术,我认为把一大二小三起跳称之为一大二小三高跳为好。毕竟第三步的动作是跟前…  相似文献   

16.
球迷俱乐部     
歌曲串烧韦德——改自《曹操》(广西玉林区北流市西河中路一里8号甘晓537400)不是韦德,不会突破;若是韦德,怎么能不懂突破?独自闯入篮板下,对手无法挡。韦德不哆嗦,一心要突破。用速度、动作、身体、手腕、得分。2006NBA,技巧挑战冠军。运球、传球,投篮在最后。  相似文献   

17.
《体育博览》2013,(8):125-125
作为李宁韦德之道系列的核心,“韦德之道”理念的最佳代言,刚刚结束NBA总决赛的韦德,以”布道者”的身份完美呈现了李宁“韦德之道”理念的精华:面对在总决赛中从未失手的老牌劲旅马刺队.韦德“无所畏惧”,也绝不动摇.用旺盛的斗志将对手的篮筐一次次洞穿,引领球队走向胜利。体现出只有汗水和训l练才能带来的“厚积薄发“。而“临危不乱”则让他不为对手的强大和不利局面所动.始终保持冷静头脑,凭借与队友的默契配合最终主宰了自己与球队的命运,将总冠军杯捧在了手中。  相似文献   

18.
篮球爱好者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经过几番珠联璧合的默契配合,突破上篮或是在反击快攻中漂亮的三步上篮,不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而且还给观众注入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随着物换星移,这场比赛的比分,谁胜谁负,人们也许早已淡忘,然而这些美妙的三步上篮却往往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老一辈的篮球爱好者,不会忘记牟作云在三十年代大步流星似的三步上篮。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球迷们,常常为杨伯镛和陈秀珊,从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体育》2009,(4):91-91
在对骑士的比赛中,韦德一人拿下41分7个篮板9次助攻和7次抡断,他极速突破让对手猝不及防,无所适从。韦德在第三节比赛行至6分35秒的时候接到查尔莫斯传球,在三分球45度顶弧要球,此时韦德左翼只有身高力量速度都不及自己的韦斯特和内线的大Z,结果韦德突破扣篮得手,并且造成2+1,这是目前NBA最无解的绝招之一。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及实战运用,体会到行进上篮背后持球变向摆脱防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杀伤性武器,而且在临场运用中效果甚佳。这一技术的主要特点,动作变化具有突然性和意外性,是行进上篮的瞬间持球变化动作,使对手防不胜防,可直接得分或造成防守犯规的有力武器。如果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动作,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危险,同时会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