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晚明清初文人李渔没有像很多遗民诗人那样去缅怀故朝,他以平民身份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代表作之一《闲情偶寄》就是李渔一生生活经验的总结,突出表达了其生活情趣——闲情。闲情是紧张生活下的舒缓,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人生自我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4.
拜读了大师李渔的《闲情偶寄》,感受颇深,特别是重点研读了《居室部》和《器玩部》,深深体会、理解了李渔先生关于室内设计的美学思想。我认为李渔先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和谐,环境空间、装饰陈设、人,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李渔所处的时代虽然还没有"接受美学"的诞生,但李渔凭借对戏曲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特理解以及对戏曲创作的切身体会,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用他自己的方式阐释了300年后接受美学中所谓的"隐在读者"、"期待视野"、"审美距离"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韩丽杰 《成才之路》2012,(6):13-I0008
《闲情偶寄》是清代戏曲家、小说家李渔所撰写的作品。全书从戏曲器玩到衣食住行,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生活闲适悠乐精美细腻的浮世绘。这部作品集中论述了华夏民族对居住环境唯美适用的追求,反映出了作者的文学艺术修养和生活情趣。文章以《闲情偶寄·居室部》为线索,对李渔的美学思想加以分析,以期对现代文艺理论创新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李渔的服饰美学观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声容部》中。他在服饰上提出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古典服饰美学。李渔的服饰美学观主要体现在修容、首饰和服装三个方面。从总体上说。李渔服饰美学的原则是:适度、自然、合谐。  相似文献   

8.
人因为有死而产生死亡意识.由于人们对死亡的关怀态度不同,生成的死亡意识就会不一样,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个性也会不一样.《闲情偶寄》启示我们:生活美学是根植于死亡的呵护意识之中的.只有呵护死亡,才能形成审美心境,才能发现人生之美和享受生活之美,以利于生命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陈蓉蓉 《海外英语》2020,(6):211-21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生活美学基于中国中庸思想,提出精神和物质、灵与肉的和谐统一,倡导人们享受日常起居中的乐趣和智慧,抛却功利思想,寻求事物本真的状态.该思想不仅对当时美国大众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对当代读者的生活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活论转向”目前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一种趋势。作为当代美学发展的结果,它既是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又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舒斯特曼的“生活表演”,还是当下中国美学界讨论热烈的“生活美学”,这些形式多样的生活论美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陷入了马克思所批判的意识形态的虚假陷阱里——要么囿于理性思辨层面的生活阐释论,要么沦为脱离社会文化现实的微观个体论。而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点,以改造生活世界为目的,为我们阐明了一条迥异于上述理论的生活论美学路向。因此,只有回到马克思的生活论美学,才能走出当下生活美学研究的问题圈囿。可以说,马克思的生活论美学研究既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层面对当下美学生活论转向的一个学理回应,也是当前中华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1.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一种自然的人性论.他认为人和自然一样,本性自然,故人之道应效法天之道,这种道就是自然而然.而对统治者来说,只要任其自然,清净无为,社会就会和谐发展.老子的这种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透过清代流人在吉林所从事的职业,可以发现他们高度参与了吉林社会生活。流人流放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文化的迁徙和流动,丰富和推进了当时吉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为区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德治”“民本”思想,其源头在尧舜、孔孟之道,对儒学既有继承、扬弃,又有创造、发展,在中华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柳宗元的“德治”与“民本”思想及其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宗元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德治”“民本”思想,其源头是尧舜、孔孟之道.对儒学既有继承、扬弃。又有创造、发展,在中华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许多先秦学(史称先秦诸子)在研究管理问题时,认识到了民众是管理之本,管理要重视和爱护民众,并依从民众的意愿去推行管理,才能顺利实现其管理目标,这就是以民为本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6.
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努力把每一位教师看成好教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全体教师的潜能;帮助每位教师获得成功;为每位教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廖惠敏 《高教论坛》2007,(6):160-162
本文将“能本管理“思想引入到教师管理当中,提出了以能为本教师管理思想的命题,并全面阐述了这一命题的现实依据、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人张应昌编选的《清诗铎》,选入 91 1位作者的 2 0 0 0多首诗歌 ,“以事标类 ,以类统诗 ,以诗存人” ,注重社会问题 ,鲜明反映编者的“民本”思想。在指导思想上 ,持儒家诗论 ,但不固守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 ,选入大量与民生疾苦相关的诗歌 ,广泛反映人民的生活 ,暴露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它集中了许多描写劳动的作品 ,广及工、农、商、林、牧、副、渔。诸多妇女题材的诗 ,逼真地描写了劳动妇女的本色 ,讴歌了高尚的母爱。另外 ,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揭露洋商的狡诈 ,痛恨鸦片对中国人民的侵害 ,以及对迷信现象和社会贫富悬殊的激烈抨击等题材 ,无不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为吏治民风而辑”的编辑目的 ,使《清诗铎》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的社会生活 ,表现出编者的忧国忧民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徐通锵的字体位思想是一种以"字"为基本粒子的汉语言系统观。它摆脱了汉语研究的印欧语眼光,是目前对汉语语法特性最有解释力的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明初至明代中叶,以吴讷、徐师曾、李东阳和明代七子派为代表的复古派掀起了一场祖骚宗汉的辞赋复古思潮。复古派以古赋为艺术标准,确立屈骚、相如赋艺术典范的地位,强调学习古赋创作的文学修养和构思方式。复古派创作秉承屈骚汉赋的怨刺讽谏精神,追求雄奇壮伟的辞赋美学境界,力图恢复古赋雄健的文学风尚。明代祖骚宗汉的辞赋复古思潮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时代萎靡的文风,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