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11)
在边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成了施工方最为重视的工作。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往往会在正式施工建设前,对自然斜坡进行坡角、坡高、坡脚长度、坡内岩体类型及其工程性质、结构面产状、节理(裂隙)面产状等要素的测量或判定。本文利用边坡产状、结构面产状、节理面产状等数据,并结合赤平投影法成图,可直观地、相对准确地判定边坡的稳定性。从而方便边坡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减少建设成本以及保障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边坡稳定性的赤平极射投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问题,通过边坡岩石的产状,破坏形态和结构面的特点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技术对某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赤平投影技术对边坡稳定的分析与工程实践相吻合,对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定量评价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别改变结构面倾角,得到三种类型层状岩质边坡:水平层状边坡,顺层岩质边坡,逆层岩质边坡,分析了相应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阐述了不同类型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探讨了结构面对层状岩质边坡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坡工程是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为了提高非均质边坡工程质量,常常需要对非均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于提高边坡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提出针对非均质边坡的“多级次”评价方法,该方法以强度折减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岩土体进行多次局部强度折减,得到边坡不同深度、不同岩层控制的多级潜在滑动面;然后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各个潜在滑动面的稳定性计算,即可得到边坡不同深度、不同级次的稳定性系数。在确定多级滑动面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强度折减法客观性的优点,避开了极限平衡方法主观性的缺点,折减所得滑动面更能反映边坡在重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优于滑弧法搜索结果。通过规则模型的验证及实际边坡的应用,证明这种方法对于综合评价非均质边坡的稳定状态是有效的,并可为边坡的治理、监测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吕文华 《科技风》2023,(25):96-98
为了明晰膨胀土边坡失稳破坏影响因素的表征参数并对其敏感性做出界定,本文选取单一层级破坏体为研究对象,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建立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影响因素的表征参数。进一步地,依据稳定性系数的变化率完成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后缘张拉裂隙的积水高度、滑动面长度、竖向张开裂隙长度、边坡外沿面与滑动面的夹角、膨胀土的饱和重度、边坡高度、滑动面的黏聚力、滑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及滑动面的内摩擦角是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表征参数,而大气降雨和裂隙的影响更为明显,滑动面内摩擦角影响最小。研究成果可为边坡稳定性预测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反倾岩质边坡是我国大型水利枢纽、高速公路(铁路)工程、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层状岩质边坡。本文提出了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确定了破坏基准面。以嘎夏帕滑坡作为工程实例,利用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讨论了不同破裂角条件下滑坡的破坏特征。实例分析表明:岩层力学参数对岩层稳定性产生影响,破裂角对岩层岩块的应力影响明显;存在结构面使得边坡更倾向于向结构面方向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7.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和极限平衡理论,研究了某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并分析结构面工作环境和强度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合理选择加固方案和后续的安全监测提供指导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两者所确定的安全系数以及滑动面的情况进行比较,解决了极限平衡法不能反映坡体塑性变形趋势以及模拟的滑动面与实际不吻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钻孔全景图像结构面特征点分析,得出钻孔方向每条结构面产状、裂隙隙宽及充填厚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岩体Jv、RQD等指标进行统计,从而为坝基岩体质量空间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
本文首先简略引出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性,其次概述了离散元强度折减方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优越性,最后简单分析了结构面参数(结构面刚度系数、结构面内摩擦角、结构面粘聚力)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罗盘在对高陡边坡危岩体调查中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技术非接触性获取危岩体结构面产状的方法,完成了危岩体稳定性初步评价系统.通过登封三皇寨景区停车场的危岩体实例,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并得到了如下成果:(1)使用激光测距仪,能在部分场景代替罗盘完成危岩体调查,得到包括危岩体尺寸,控制性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李杰  王玉夜  王磊 《内江科技》2010,31(12):23-23,22
滑坡滑面的判定是解决滑坡问题的关键。浅变质岩风化层岩体破碎,工程性质与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存在较大差异,工程勘察与性质评价较为困难。文章以钻孔为主要勘察和评价方法,对茶山滑坡通过数值分析分析,准确判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滑坡的稳定性。通过对茶山坡滑坡临江崩滑堆积体的物质组成、软弱面特征、与基岩接触面的关系以及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数值分析和稳定性计算,阐述了坡体在各种工况下稳定性变化,为进一步对风化岩滑坡进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学联盟中的企业同时处于地理位置和网络位置的双重空间中,具有空间二维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邻近和网络位置视角出发,对地理邻近、中心度、结构洞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的独立影响以及地理邻近与中心度、地理邻近与结构洞的组合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理邻近、中心度、结构洞均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产生显著正影响;地理邻近与中心度对产学联盟合作创新产生显著交互影响且表现为互补关系;地理邻近与结构洞的交互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周晓明  倪绍虎 《科技通报》2019,35(5):167-170,174
库区超高边坡开挖坡面高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开挖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结果显示边坡整体稳定,局部结构面与边坡开挖面组合形成的不稳定体需要加强支护,确定支护方案为坡面浅层系统喷锚支护结合局部深层加强支护的联合支护方案,实践证明边坡开挖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ABAQUS有限元对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某边坡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置换率下的加固区域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置换率下边坡的稳定性随着置换率的增大而提高,超过一定置换率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不再提高,可供类似边坡工程的加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增强软弱土层上填方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新型边坡处治技术,即在软基与填土之间设置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的同时,填方边坡采用返包式加筋的组合加筋技术。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软基上无筋边坡、返包式加筋边坡、设置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和组合加筋这4种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边坡有无加筋和软基上是否设置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加筋边坡的坡顶不均匀沉降、坡顶竖向最大沉降和边坡侧向位移均小于无筋边坡和返包式加筋边坡,且设置加筋垫层还能有效降低坡脚处的隆起量。  相似文献   

17.
<正>在分析公路路基高陡边坡稳定性的过程中,由于对不同影响因素作用效果缺乏综合计算,导致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为此,提出基于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公路路基高陡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研究。分别从内在角度和外在角度对公路路基高陡边坡开挖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将构成公路路基高陡边坡的岩体概化为其离散块体结构和接触关系组合模型,并分别计算了在法向和切向上,稳定性影响因素作用下离散块体的位移增量。在测试结果中,设计方法对于公路路基高陡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分析结果与实际值高度-3一致,水平和垂直速度误差均在0.001*10-3m/s以内。  相似文献   

18.
在磨盘山水库施工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开挖在溢洪道0+20~0+80段形成高约7m的反坡临空面,上部山体可能不稳定。为此对边坡进行调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为边坡加固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岩石质量指标(RQD)是国内外岩体质量分级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岩体工程中应用广泛。目前,地质工作者主要通过勘察阶段的钻孔取芯编录获得RQD。由于垂直于地表的钻孔以10 cm的阈值标准不能完全反映岩体结构的完整程度,RQD的工程应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根据结构面实测数据,采用二维裂隙网络模拟方法进行RQD计算。通过测线模拟钻孔的方式在采样区内布置不同角度的测线,研究不同方向、不同阈值下的RQD变化规律。进一步通过改变测线的长度,明确测线长度与RQD取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生成的岩体结构模型,不同阈值下的RQD计算结果得出该模型的最佳阈值为2.4 m;沿30°方向布置测线是获取RQD的最佳角度;在此基础上,测线长度在30 m时得到的RQD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确定岩体RQD测量的最佳阈值、最优布设方位以及最佳测线长度等参数可以充分反映了岩体结构的各向异性和尺寸效应,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结果的可信度,为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山区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岩质顺向边坡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探讨岩质顺向边坡中岩层产状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山区市政道路岩质顺向边坡的勘察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