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考考查能力的试题除综合题外、近几年各省市又加大了阅读理解题的考察。这种题型的特点是通过阅读反映某一知识点的材料,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观察、归纳、探索和综合等推理过程得出结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下面以河北省2004年中考题为例进行分析,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例(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我们知道:由于圆  相似文献   

2.
题目已知:矩形ABCD中,AB=2,E为BC边上一点,沿直线DE将矩形折叠,使C点落在AB边上的C'点处,过C'作C'H⊥DC,C'H分别交DE、DC于点G、H,连结CG、CC',CC'交GE于点F.  相似文献   

3.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一质量为M=2kg、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4.
路文柱 《物理教师》2010,31(3):62-63
在复习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时,笔者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1,一质量为M=2k、高度为h=0.45m、倾角为θ=30°的斜面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顶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木块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木块和斜面的速度各是多大?  相似文献   

5.
6.
一道好的综合试题,除要考查基础知识外,更要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实践证明,本考题可信度高,区分度强,考生失分率高,考后师生深受启迪.现将题目与解列下,供大家鉴赏.  相似文献   

7.
题目 已知:矩形ABCD中,AB=2,E为BC边上一点,沿直线DE将矩形折叠,使C点落在AB边上的C′点处.过C′作C′H上DC,C′H分别交DE、DC于点G、H,连结CG、OC′。OC′交GE于点F.  相似文献   

8.
200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相似文献   

9.
200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的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不计,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用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小环P匀速向右平动,在平动过程中,关于小环P所受的水平力F,OA对小环P的支持力NP及滑动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相似文献   

10.
例(2007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从以下两个供选课题中.选择一个你熟悉或参与研究过的课题,按要求完成填空和短文。供选课题A、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危害B、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你选择(?)(填A或B) (1)(2分)A、CO_2的产生途径(回答两种途径) B、SO_2的产生途径(回答两种途径)解析CO_2的产生途径:汽车排放的尾气、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微生物的分解等。SO_2的产生途径:含硫煤或石油的燃烧、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气(以上结论各回答两点即可给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武汉市中考试卷的第40题(代数综合题),是一道考查抛物线与直线有关知识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这道试题,笔者感到命题者构思之巧妙,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笔者认为,这一类关于抛物线与直线的综合题,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品质,在这几年的中考中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现结合学生的解题信息反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28题是一道出乎绝大多数人预料之外的实验题,它一改传统的命题模式,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评价;实验设计。此次考查的是电解原理的应用,并贯穿了萃取的实验内容,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甚至考试风格都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28题是一道出乎绝大多数人预料之外的实验题,它一改传统的命题模式,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评价;实验设计.此次考查的是电解原理的应用,并贯穿了萃取的实验内容,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甚至考试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惊奇之余,理性思考,认为该题不失为一道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好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南方某省会城市的高考模拟试题中,有一道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好题.原题如下:一直线状物体AB经平面镜MN成像,可看见物体AB完整像的区域为图中的DMNE图1区域;可看见其部分像的区域为图中的CMD和ENF区域(如图1所示).试用作图法确定物体AB的位置,并写出简要的作图步骤.本题失分率较高,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此类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只习惯于由已知物体求像,然后通过物体射向平面镜的边界光线再确定观察像的范围.即习惯于由物→像→观察范围的正向思维.而本题恰恰相反,已知观察到像的区域,反过来让你确定物体…  相似文献   

16.
17.
2004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1题: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y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有如下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20 0 4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 1题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一般情况下 ,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讲课开始时 ,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 ,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状态 ,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经过实验分析可知 ,学生的注意力y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有如下关系式 :y =-t2 2 4t 10 0 (0 相似文献   

19.
20.
应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最基本的情形有三种:1.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求作反射光线;2.已知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求作入射光线;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求作反射面.某地的一道中考模拟题,就是一个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作图题: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AO射到平面镜M上,过B点处放一平面镜N,使由平面镜N反射回来的光线,再由平面镜M沿OA方向反射出去,请画出平面镜N的位置.分析 题目要求画出平面镜N的位置,属前面所述的第三种情形,这就要找到关于平面镜N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由题目条件知,平面镜N上的入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