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2011版《标准》")较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2001版《标准》")有明显的进步。分析理解这些进步,对于把握2011版《标准》和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2011版《标准》最大的进步在于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定位。它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理念"中也指出"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方亮辉  刘充 《小学语文》2013,(11):40-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称“语用”)的意义及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部分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学段目标的表述、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等方面多有突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作为语文课程的顶层设计,统领课程目标与内容;首次单列课程内容版块并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呈现,增强课标的实践指导性。可以预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印发和落地将给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带来不少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综合性、实践性,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切实落实课标提出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古诗词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理解,可以以探讨古诗词为立足点,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6.
杨孙涛 《新疆教育》2012,(23):104-10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新课标内容和目标都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在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编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新栏目,充分表现了编者在倡导亲子阅读,强化家校共育的编排理念,践行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不难发现,新版的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与2011版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版的"课程标准"保留了原实验稿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义,同时增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描述,从而使语文的课程性质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阐明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与基本特点。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文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与之前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把语文定义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表述有了很大不同。"新课标"将开展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简称"语用")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表述,本身就表明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动态的语文实践中获得的。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是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围绕“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这一核心来开展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开展多种教学实践的基础学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一致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正如读者是个性化地理解作品的,广大教师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几乎完全相同,而且都提出了由课程性质衍生出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学业质量等教学理念。因此,各学段坚持“课程性质”这个语文教学之本,就能保证初高中语文教学内在本质的一致性,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一、全新的命题2011年版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这在过去的大纲或者课程标准里都没有见过。我们查阅了1929年以来的一些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提到"实践性"的,寥寥无几。1991年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草案)》中曾说过"语文是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1992年国家教委23号文件附件《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纲要(试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探讨性的观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施中需体和贯穿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实践性这三性。我提出个观点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何实现初中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形式整合的方式,旨在实现初中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并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教学目标的概述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学教学目标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进行表述,一共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1]。中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关于文学教学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性质的界定,虽然比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进了一大步,但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语文课程所下的定义还不够严密,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价值的概括还不够准确,对语文课程特点的揭示还不够科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意义及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部分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但是,语文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体现,又如何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理念下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与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