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卓越教师和教师领导者为目标,构建起了以基于满足多样化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学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实践反思和角色建构的教育实习课程为主体的优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彰显出学会学习、基于研究、反思探究、多元文化、理念引领等特征,凸显出对高质量教学的追求,体现了学习中心取向、专业发展取向、多元文化取向三个鲜明的课程建设取向。  相似文献   

2.
密歇根州立大学整合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学科教学知识为基点,强调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注重专业实习,体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有机整合,同时强调高水平的学科知识标准和教育专业标准,倡导建立全纳型学习共同体,体现了专业取向与社会公正取向教师教育思想的融合。密歇根州立大学整合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可以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教育实习作为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课程,对未来教师明确职业定向、形成教育信念、生成实践智慧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实证调研,当前师范生教育实习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建构以效率为取向;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大学与小学以互惠为关系;国家支持性政策处于缺位状态。针对上述原因,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的对策为:课程建构从"效率取向"走向"意义取向";大学与小学从互惠走向合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国家教育实习政策。  相似文献   

4.
精湛高超的教学技能是卓越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特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灵活掌握与专业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存在密切关联。文章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背景,针对师范生实习与培训的课程评价进行研究,旨在优化师范生实训课程设置,提高师范生个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小学全科教师是为了补充农村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而采取的教师培养模式.文章以培养目标定位为逻辑起点:服务农村、综合培养、引领卓越;以专业素养养成为价值追求: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专业发展为基础、以终身学习为宗旨;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特色体现:通识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学科能力——学科教育课程、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课程、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旨在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路径,为农村地区尤其是乡村小学培养更多合格的师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发布了题为《通过临床实践转变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国家优秀教师培养策略》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临床实践型教师的培养。密歇根州立大学作为这一领域表现卓著的领军者,在课程与教学专业教育硕士的招收对象、入学要求、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其培养方案,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卓越教师,帮助职前教师在实习中联结理论与实践,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小学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形成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大学授课教师、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方指导模式。该模式以社会文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三方教师教育者既有明确的分工指导职责,又在指导职前教师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共担责任,并且三方指导模式中的两方教师教育者以合作的方式提供指导。职前教师和教师教育者都能从三方指导模式中相互学习和受益。然而,三方指导模式存在没有明确规定三方教师教育者的直接合作指导方式,可能影响职前教师整合多重身份,使得多方指导可能造成职前教师的负担过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我国几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方案与一些发达国家本科水平小学师资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及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教师的要求 ,从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关系、综合课程的加强、活动类课程的设置与完善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和教育见习的制度保障等四方面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结构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出发,从专业的定义与发展特征着手,阐述了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小学教师专业成熟的必要条件;并从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制度的发展出发,指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发展的必要要求;最后,从小学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特征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独立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启蒙阶段,具有帮助学生认知世界、养成品性等卓越优势,旨在培养具备综合性、全面性、高素养的学生,与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的根本任务相吻合。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体系、统筹与实施课程为主体的教学能力为核心特质,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首发阵地。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一系列现实桎梏。为此,可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等角度出发,探索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培养进路,以打破教育教学藩篱,为相应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助力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决定着课程计划的制定,影响着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课程开发要素的确定,明确培养目标是高师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从高师教育的性质、学校办学层次、专业开办院系特点、教育对象需求出发,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趋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反思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素质问题,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为初等学校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优秀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应具备未来英语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海南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顺应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海南省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文理相通,学有专长,特色鲜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小学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a flexible curricular approach known as the “Option.” The Option enables students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majors with a coherent set of courses and other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in a related, ofte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ptions can act as curricular bridges between mainstream academic fields and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y can also give students experience with emerging subject areas (e.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ptions serve as laboratories for experimenting with new subject areas before incorporating them fully into the curriculum as majors and minors. Hence, Options promote creativity and risk-taking by providing a proving ground for potential new academic programs.Roger G. Baldwin received his doctorate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 is currently Professor of Higher, Adult, and Lifelong Education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reform, faculty caree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Melissa J. Baumann received her doctorate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m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he is currentl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specifically ceramic scaffold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育学院有三个硕士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即课程与教学专业硕士生方案、教育文科硕士方案和读写教学文科硕士方案。这三个培养方案都招收有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培养方向具有多样选择性,课程体系的设置门数为10-11门,学分数为30-33学分,学习方式有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两种。培养方案的这些特点对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由于受经济因素、观念因素、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发展滞后。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3)改变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切实保证职后专业教育的实效;(4)引导教师做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过去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然而,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高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我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这场变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过去的培养目标调整为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将过去由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构成的课程调整为由公共课程、学科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实践课程、学科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六大板块构成。  相似文献   

17.
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具有突出的专业性、综合性、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特点。改革并构建小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模式有利于基础教育新师资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未来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教学,有利于师范生个体的专业技能、能力和专业情意的互相转化。小学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主要有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特长活动课、专业体验课、专业研究性学习课四种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具有较长的时间,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美国自身的特点,美国为州立联邦制,所以各州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小学教育专业。通过对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简介,并结合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