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与北方蒙古草原的乐器马头琴,承载着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革新,在二十世纪中期形成了现代马头琴的形制.随着马头琴制造工艺的提升,诞生可多声部马头琴.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历经我国马头琴演奏家与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的探索与创新,创作出具有标准室内乐结构的作品,演奏家在创作的同时也进一步研究出区别于...  相似文献   

2.
3.
室内乐是指适合于在室内演奏音乐,和交响乐、歌剧局音乐相对而言,多半是在生活中娱乐性的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们将室内乐的各种体裁形式逐步完善并进行了发展。今天,人们一般所说的室内乐通常为器乐重奏曲、声乐重唱曲的形式。海顿与莫扎特室内乐创作特点的比较由于海顿与莫扎特均出生于奥地利,二人都是古典主义的代表,所以他们的创作特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他们的室内乐作品对后来的室内乐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小学传承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美术课程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可以地方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开发作为切入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探索将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策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多样化的美术课程体系,致力于丰富学校美育实践活动,提升学校美育工作实效,发挥美育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位一体"即为:理论、表演、创作、管理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一体.在菏泽大平调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对于传承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四位一体"角度深入,全方位的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体系.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从菏泽大平调传承现状出发,对丰富相关传承人才类型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具体的文化传承环节中,不同传承人才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地方应该加强菏泽大平调"四位一体"传承人才体系的打造工作,深化菏泽大平调理论性人才、表演性人才、创作性人才、管理性人才的塑造,为菏泽大平调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基础和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安徽教育》2010,(7):8-8
<正>本刊讯6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一行到歙县,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行知学校调研非遗传承工作。歙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歙砚之乡"、"徽墨之都"、"文房四宝之城"、"文物之海"的美誉,这里拥有歙砚、  相似文献   

9.
李锐对权力的书写是他触摸世界,谛视人类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方式,使其小说创作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层次性:既有权力视角下的女性命运,有政治权力冲突中人生的变异,又有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权力对人生的巨大束缚。李锐由此构建起了权力网络中的人生世相,悉心关照着人类的诸多不自由。李锐小说创作通过权力因子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有力洞穿,折射出对人类生存状态不断追索和叩问的有力姿态。  相似文献   

10.
以民俗文化视域下中国画的创作思路为导向,从中国画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切入,着重分析了中国画的创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画在创作中存在实践和理论之间的错位发展、多元民族与单一表达方式的矛盾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与传统文化的缺失等问题,通过突出地域特色、体现时代脉搏和力求中国画的多元化创作,给出了民俗文化视域下中国画的创作新思路,理清中国画创作思路的同时,实现了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文本首先阐述了我国钢琴曲创作的历程,其次从创作手法、音乐旋律、节奏音型、和声编排、曲式结构、演奏风格、艺术审美、主体价值取向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钢琴曲创作的民族化特征,最后探讨了关于我国钢琴曲创作民族化的发展与思考。希望能为我国音乐创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融入民族化内容,提高音乐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慕课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分析各类慕课在信息传达和表现手法方面的症结,然后依照专业影视作品的创作规范,从慕课的概念内涵、媒介特质、表现手法、资源样态和互动形式五个方面探讨慕课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影像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主题作品创作成为课程改革创新的可行路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程系统设计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实现课程理论和影像作品的融合,激活课程活力。文章基于教学实践阐述了高校思政课主题作品创作的思想指引和规律遵循,找到了思政课和学生专业的关联性,探索出主题作品创作的系统设计框架与实现路径,揭示了主题作品创作及建构作品数据库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音乐与科技的融合与发展成为一种明显趋势,其中电子音乐是极具活力的艺术形态.本文聚焦于混合型电子音乐(Mixed Electronic Music),即声学乐器/声乐与电子音乐相融合、具有现场舞台表演特征的一类电子音乐.作者主要以作品《鲸语》为例,论述了在为单簧管创作的混合型电子音乐中,电子音乐技术对于单簧...  相似文献   

16.
以紫砂文化中的紫砂壶为契机,从中提炼舞蹈元素,建构一个以紫砂壶为载体的舞蹈,以此表达创作者对江南文化的深刻感悟和独特体会。利用舞蹈,表现塑形、装饰、煅烧和敬茶四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制壶阶段。  相似文献   

17.
狄更斯将其成长与生活中形成的难以割舍的情感与经验参与到文学创作中,再经过自己审美心理的再体验与再创造,结合自己独特的心理机制,产生了大量通过再现儿童成长、爱情婚姻、社会体制等来表现"行善与爱"的主题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潜伏在作品之下的情感使得狄更斯的小说在主题上具有深刻的一致性,让他的小说达到了哲学命意的超越与审美追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以高职院校学生的非遗创业实现非遗的良性传承,是促进非遗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学生非遗创业为研究核心,谈讨高职院校学生非遗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归纳基于非遗传承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策略,旨在帮助实现非遗传承和大学生就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当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将教学视角对诗歌的外在分析转变为对诗歌内在的体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诗词创作视域出发,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以下建议:挖掘意象、溯其本源;方言诵读,感其韵律;以写促悟,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0.
当人工智能成功介入人类传统文学艺术领域,且能“创作”出满足版权法要求的作品时,其带给版权制度的冲击不可谓不强。从版权客体角度看,由人工智能“创作”产生的作品具有可版权性,值得版权法保护,而从版权主体角度看,如何为该作品确立一个正当的版权归属者才是版权制度所面临的真正挑战。人工智能可以成为版权制度上的创作者仅仅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人工智能能否成为版权主体却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价值判断。于当下,人工智能尚且不具备成为版权主体的资格与条件,而在人工智能具备主体性之前,就只能依版权法的规定为其创作作品确立一个正当的版权归属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