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向城市流动的农村人口呈日益增长的趋势,流动人口的进入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进步,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使城市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就是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该问题既关乎我国的教育公平又关乎社会的和谐建设。受我国户籍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进行讨论,说明目前存在的教育不公问题的表现形式,并从平等教育的角度,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本文认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遭遇社会对流动人口的非平等性认知,只有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教育。引言我国对流动人口尚无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严峻。政府要先行动,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意义的广泛宣传,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备。学校要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但其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却困难重重.从人口管理政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和民办学校政策三个角度出发,介绍和分析深圳市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功做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它涉及经济、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基于对深圳市成功经验的分析,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就学问题提出三点政策建议:改革当前的财税体制,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改革中招和高招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市经济、城市人口、城市文化和城市管理四个方面探讨美国城市教育的兴起,以期对我国的城市教育、城乡流动人口教育以及城市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研究内容和取向的不同,从特定地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总体状况、流动人口子女城市融入和身份认同情况、打工子弟学校的讨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权益和教育公平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各种可行性政策等六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后研究应该着重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学业成绩、心理状况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和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反映出的众多问题实则是我国较为保守的、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和不断提升的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它牵涉面广,已远远超出了义务教育的范畴,也远远超出了纯粹的教育范畴,它与户籍管理、财政制度、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公民权利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相联系。未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构建必须立足于这些复杂的、深层次的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张宁娟 《教育学报》2005,1(3):73-76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升级”为一个社会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包括流动子女教育和留守子女教育两个方面,其问题的焦点分别集中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必须依赖学校教育外部力量支持和学校教育内部各环节改革。作为一类社会性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在最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外部力量的支持,但与任何教育问题一样,其深度解决的关键依然在于学校教育内部各环节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王亚南认为,农民工就业促进中政府部门的职能存在着缺少长效的综合的统筹协调机制,以及越位与缺位问题。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职能,建立各项协调机制;切实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培育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专业服务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邱莉认为,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却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其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缺失;参与社会保险的比率普遍偏低、就业服务与职业培训普遍缺失、劳动权益缺乏保障、基本享受不到城市的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社会救助状况令人担忧,作者从社会结构的二元性、制度缺陷、政府管理和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蔡建民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建立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际需要。实现城镇居民、农村农民以及流动人口三者之间的社保体系框架有机结合,是探索解决流动人口社保问题的最基本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不可遗忘的角落——农村“隔代监护”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其子女教育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但对于农村青年流动人口子女“隔代监护”的问题,目前关注的程度相对较低。笔者暑假期间做了“清江乡清江中心小学一年级甲、乙两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调查”以及有关访谈,对“隔代监护”的问题作了概要的分析与论述,以期引起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华灵燕 《教学研究》2007,(3):207-21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发后生“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流动人口的激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凸现.本文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试图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分析深圳现行的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剖析政府面临的困境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然后,根据问题的分析,提出政府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以系统观念规划教育发展;转变管理方式;改革教育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是指一系列涉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文本内容的本质等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改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并最终促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城市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指出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与否,是关系到国家局势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大事。  相似文献   

15.
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整体评价、社会角色与心理认同评价、犯罪评价等方面;造成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任其发展将会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增加城乡人民融合难度、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发展;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各个方面应齐抓共管,认真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城市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指出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与否,是关系到国家局势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大事.  相似文献   

17.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从蓝领(农民工群体)到白领(北漂一族),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应实施分类分层,首先确立强制性工伤保险,其次是医疗保险,第三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然后是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全国性的一元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多,导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随着流动人口子女的队伍逐渐壮大,其受教育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均等、教育质量低下及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准备不足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应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教育立法的更新步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就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珠三角地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从教育、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快珠三角地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20.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守护者,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公共责任的充分承担,将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