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最根本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由此带来的对教与学评价的根本指向,便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做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笔者根据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课外阅读评价方面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结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外阅读评价中的一些方法以及收到的一些成效,谈一谈对有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慢教育,策略讲求持久性、连续性、维新性。根据课外阅读的种种特点,主要关注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阅读心理的研究及学生终身素养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的一种活动。课外阅读评价要把人的发展放在  相似文献   

4.
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的一种活动.课外阅读评价要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要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条件.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就形成了阅读中的个性差异.如果按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既扼杀了个性,也是不公平的.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课外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5.
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的一种活动.课外阅读评价要把人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要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条件.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就形成了阅读中的个性差异.如果按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既扼杀了个性,也是不公平的.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课外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6.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及特征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由此,“关注学生发展”成了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理念。这一理念包含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理解.对学生生命发展过程的关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及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评价予以了高度重视,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评价,把发展性学生评价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笔者试图对《纲要》进行深层反思,并详尽地从学生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重心、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等方面来探讨学生评价的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对课堂教学的各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评价要关注效果: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最根本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由此带来教学评价的根本指向便是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出色的课堂评价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欲望;是一种助燃剂、能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目前课堂中的评价状况做一反思。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查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做出判断并寻求改进方法的一种活动。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止是读读而已,而是通过扩  相似文献   

11.
严桂仁 《现代教育科学》2007,(2):118-118,120
新课程最根本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发展,由此带来教学评价的根本指向便是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出色的课堂评价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欲望;是一种助燃剂、能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目前课堂中的评价状况做一反思.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新课程强调: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数学教学的评价,应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发展性教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选拔、精细量化选拔、到达度评价、目标分类评价、为决策改进服务和判断评价、主评被评合作 ,结果认同评价、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价值判断、促进被评价对象发展等几个发展阶段 ,充分表明教育评价的思想与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前教育评价中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实施过程、评价主体、评价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 ,尤其注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 ,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发展性的学校评价。发展是评价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评价者从教学的价值观或价值信念出发,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效果的一种价值判断。所以,我们现在讨论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问题,其实就是以某种价值思想为基点,对课堂的教与学的有效性的讨论。作为基准点的价值思想,在今天就是指新课程理念,即基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而以教师专业的发展作为回应,使课堂的有效教学具有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包括五个方面:学生评价理念的变革,日常学生评价实践的改革与研究,高利害学生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挑战,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改进与研究。为了真正澄清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日常学生评价改革应遵循四个原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特别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相整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高利害学生评价改革的原则,一是尽量减少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伤害、压力,二是不让高利害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扭曲学校应然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评价应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新课程理念下学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的过程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好坏关系到学生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本文根据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就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评价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学科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评价与数学考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的发展,改变数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评价改革的核心。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更多地体现数学课程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性质进行价值判断,它包括对学生主体的价值判断、对教师主体的价值判断、对新课程主体资源的价值判断和对教学设计过程的价值判断,它是实施教学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并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教学设计不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并通过适时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设计和设计变更,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最终产生设计方案。学生、教师、课程(专家思想的输出)三个主体如果不能实现教学平等时话、不能走进彼此的“核心思想”,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甚至永远只是传统考试与备课的一种新概念。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评价体系,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下面就如何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初中历史新型评价体系,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