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2月3日,全球首次“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400余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21世纪“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这次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将奠定世界各国“数字地球”发展的基础。1、何谓“数字地球”?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使人类对地球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技术手段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人们设想把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  相似文献   

2.
“惠更斯号”登陆土卫六.刷新了人类探测器在其它星球着陆的最远距离纪录.并且第一次实现在其它行星的卫星上着陆,是太空探测史的一座里程碑。穿过土卫六厚厚的大气层.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之外看到了类同于地球的“河流”和“山川”.看到了一个似乎生机勃勃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地球会变得像一个村庄,人类终将重归部落化的大同世界。随着新的媒介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麦氏的许多预言成为现实,而大同世界却遥遥无期。把麦氏的预言与现实对照,我们会发现走向“大同”只是麦氏作为技术决定论者的空想。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11月以来,一些新闻媒介相继转载了一条新闻,称美国一个天体和星球物理学家有个设想,拟炸毁月球,进而改变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自转角,也改变全球的气候,实现“四季如春”,“造福人类”的目的。 无论幻想或梦想,对于科学来讲是允许的。因为不少科学的进步,最先的构想却都是近乎荒诞的。人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当初也是一种幻想,然而,经过不断努力,现在坐飞机,乘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不都变为现实了吗? 但新闻媒体要宣传这些幻想、梦想、空想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能不假思索地把假想当现实去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已步入世纪之交,90年代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世界格局的演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显著地位,成为这一时代的特征。处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的我国,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这历史性的关键时期,选择好长期发展道路,将决定未来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今天,人类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必须作出认真的抉择,或者自毁家园——人类赖以生存的已是“满目疮痍”的地球;或者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资源、环境协调起来,建立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关  相似文献   

6.
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给人类留下一个难以破解的永久之谜。今天,网络这匹“黑马”横空出世,一往无前,把一个同样沉重的话题带给我们:广播会不会因网络而灭亡,成为网络时代的“恐龙”? 这不能算是杞人忧天。统计表明,拥有5000万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2022,(2):7-7
绿色是地球的本色,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正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谁先迈出实质性步伐时,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了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同时宣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为人类的环保目标雪中送“碳”,引来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全国四千多家档案馆,恒温恒湿的要求不能改变,看得见的芳草地,看得见的档案,  相似文献   

8.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当年吟咏毛泽东主席气势磅礴的词章,拜服之余,未免觉得有些浪漫。余等凡人追随地球自转当可“日行八万里”,但总也找不到拔地巡天去“遥看一千河”的感觉。没想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弹指之间,卫星穿梭往来,英特网铺天盖地,人类的现代文明竟然将硕大的地球压缩成一个“村”,甚至象农民形象地比喻是压缩到卫星接收夭线那一口“锅”里。小小“地球村”的村民们足不出户,环球风云尽收眼底,让“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再是高不可及。然而,在“地球村”里,还有些遥远的地方听不到广播,看不…  相似文献   

9.
人类最早的新闻传播媒介是嘴。后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才有了报纸亦即“新闻纸”。但是,在人类的传播史上,一种新的媒体产生并不能令原来的媒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在谈论新的技术革命。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们把发展高技术看成是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能保持领先地位的法宝。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东欧的“科技发展纲要”、日本的“人类科学计划”等等都把发展高技术提到国家政治战略高度进行投资和组织实施。前几年,我们也广泛地讨论过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对策。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高技术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还应认识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占八亿人口的农村中,至今尚未实现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破坏二者的力量来自同一个方向,这就是人类的贪欲,是贪欲导引下的现代科技与价值观念。复兴“国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在门上贴个大“福”字,以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的人还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音“福到了”之意,以表示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人们在欢庆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把一些体育项目的术语也引进了其他行业。比如,“短平快”就被广泛引用。还有些体育术语,在引用时加以发挥,有了新的内含,如“擦边球”,在引进出版行业时,叫“擦边书”。  相似文献   

14.
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百万年里,能将物件抛掷到大气层外的地球轨道上去,还是最近这几十年内的事。1957年,当时的“老大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让同在这个星球的几十亿人翘首相望、惊叹不已。其实,中国人对飞出地球、遨游宇宙的热情,早在几千年前便已激发起来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正是这种追求突破的探索精神和渴望自由的浪漫情怀的自然流露。到了当代,几亿人经过流血奋斗挣脱了内外反动势力的桎梏,建立了新中国,受到长期压抑的思想忽然间解放,创造的冲动与求变的欲望如喷发的火山般惊天动地、不可遏止…  相似文献   

15.
王际兵 《出版参考》2007,(8X):47-48
马克思的“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个论断已经被人类历史的发展所证明,科学的这种巨大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最近的三百多年,科学技术促使人类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人类文明烙上了科学技术的铭记。与这个世界自开端而起的几十亿年相比,这段时间微乎其微;与人类在地球上生活迄今的几十万年相比,它也微不足道;与人类六千年的文明史相比,它同样相当短促。然而,这段历史注定是独特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人类正在走向历史的新纪元,也正走向一个史无前例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将产生“脑业社会”,在“脑业社会”里,设计观念必将会产生新的飞跃。“脑业社会”是指以知识产业为核心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以各种尖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及专业知识为主调,构建新...  相似文献   

17.
一场还没开始的酒类打假集中行动,近日在当地媒体上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打假行动打击的重点区域、起始时间、实施阶段以及执法队伍人数等等,写得清清楚楚。看了这样的报道,笔者不禁纳闷起来。打假行动犹如“战争”,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行动”还没开始,有关部门就把“作战”目标、时间、步骤公之于众,搞得地球人都知道,这与“通风报信”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体育报道的“地域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落”,新闻的地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仅就体育报道而言,随着体育职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运动员交流更加频繁,体育报道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 NBA 和地球另一端的英超联赛,特别是休斯敦火箭队、埃弗顿队和曼城队,因为有中国球员“小巨人”姚明、李铁、孙继海效力。但是,在一些大型体育报道中,我们有的记者却不自觉地陷入“地域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底,英国科学家宣布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即小羊“多利”。结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争论。说白了,即引起了一阵恐慌。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人们比较理智了,更多是在讨论国际社会应制定有关的国际法,来规范这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之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国际传媒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倒值得我们深思。多年以来,西方一直存在着一股反对现代科技的思潮,似乎科技的发展必将毁灭地球、必将毁灭人类,因此,发出了救救地球、救救人类的呼吁。国内也有些人觉得这一思想很深刻,很能博取人们的掌声,于是便在…  相似文献   

20.
“谈话”.是人类最普遍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当“谈话”以节目的样式重现在电视屏幕上,在公共注视空间来呈现个人生存状态,无论从内涵或外延上都显示了“谈话”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