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译单位是巴尔胡达罗夫提出的一个久负盛名但争执不已的话题,争论的结果非但无助其解决,反而使之更加扑朔迷离,有关其界定及实际操作也更让人难以豚磨,甚至于有人开始怀疑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中作者拟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尝试澄清相关误解,提出并论述篇章单位的概念及其特征,并由之得出结论,最小的动态的篇章单位是最佳的颇具操作性的翻译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2.
根据韩礼德-哈桑的模式,从结构衔接与非结构衔接的视角出发,初步探讨衔接分析对篇章主题的体现和对行文的通顺与连贯所起的作用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3.
篇章语言学(或言篇章分析、语篇分析)不仅可以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主要供体,而且也应成为翻译教学的一个主要供体,加强对师生的篇章意识的培养,在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加强篇章对比分析,对于我国的译学构建和切实提高我国的翻译教学水平,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冰 《考试周刊》2008,(18):130-131
语篇分析可以加强对师生的篇章意识的培养,并且在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加强篇章对比分析,为提高翻译水平和国家培养翻译人才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主位-述位的反复衔接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翻译过程是个单项行的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化过程。从英汉篇章层面上的结构对比分析,影响翻译中主述位衔接方式的是主语显著与主题显著、前端重量原则与末端重量原则、形合与意合等差异。因此,篇章翻译中应仔细分析原文的主位推进及其句子结构、衔接方式和构句部件在语言线性序列上的组合排列的特征,并在遵循译入语的特征和习惯的基础上,合理调整译文的主位推进,从而使译文忠实地再现原文且衔接自然,表达连贯,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篇章语言学已经成为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一个主要供体。连贯是篇章翻译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旨在阐释连贯的定义及其实现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在篇章层次上所进行的翻译研究与教学。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来传达同样的信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当我们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时 ,为了保持其原有风格 ,往往将它们的形象直译 ,但原文中有的形象由于其民族性较强 ,或隐喻含义很浓 ,在译文中难以找到对应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最好将形象作适当转换 ,以利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论等值翻译     
从形式语义、意义、语境等角度分析等值翻译的可能性 ,一种语言的语义结构必然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它的对等物 ,语言之间存在语义共相 ,语义差异具有可消除性 ,因此 ,等值过程永远只能是最大程度的近似  相似文献   

10.
曹李宏 《考试周刊》2013,(17):14-15
旅游用语的翻译实质就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了解原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本文指出翻译中应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与目的语读者,在正确传达原文文本信息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感染力,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话题主位结构与英语主语主位结构在线性顺序上既可能是相互对应 ,也可能存在着差异。为了强调句子中某个主要信息、表达出某种特定的主题意义、取得不同的交际效果 ,在汉英互译时 ,要注意这两种结构语序一致或语序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语义差异 ,根据原文的文体风格、翻译目的、翻译对象作出更适当的选择 ,力求做到既忠实于原文 ,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2.
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论语》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中国人生活中的哲学道理,是中国形象的典型呈现。《论语》被多次翻译成西方语言,成为在翻译中展现中国形象的突出代表。由于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中国形象的描绘时也会产生偏差。《论语》中的关键词与隐喻英译就很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审美特质迥异,因此在寄寓人们审美特质的文学作品中用以表现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写作手法也各不相同,这无形中给文学翻译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但翻译家们匠心独运,以各种变通的方式,在音韵、文字、意象美等方面进行了再创造,弥补了翻译时遗失的美。  相似文献   

14.
选本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选本批评在理论层面上有三种形态,即选本的序跋、选本的评点和选者的选文;选本批评具有两个理论特性,即直接阐述与间接领悟相结合,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相结合;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学观念的外化和载体,文学发展的总结和见证,文学流播的媒介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探究文学作品名的命名形式和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探讨文学作品名翻译的标准,即译者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译名既要给译文读者传达原名所含信息,又要尽可能地再现原文作者的立题意图及其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文章对文学作品名翻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困难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提出文学作品名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典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凝炼,它们在对外宣传材料中的翻译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渗透力。本文通过对文化接近理论的分析,探讨了文典英译时在语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可利用的文化接近,同时给出了相关例证,旨在通过文化接近帮助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使得外宣材料的文典翻译更加自然有效。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关联性来处理话语、认知事物。文学作品是作者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相关语境假设进行思辨、推理,寻求最佳关联,从而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在文本中相遇,相互交流,“共同创作”,完成作品意义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从语用学为视角,以具体实例探讨了文学作品翻译时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阐述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这一现象;强调了文化语境在文学翻译中解决文化差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中国文学翻译史上意识形态与翻译策略的关系发现,一方面勒菲弗尔关于意识形态与翻译关系的理论对诸多的翻译现象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译者作为具体翻译过程的操作者,其个体意识形态对翻译策略的选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对开明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论述了托尼·莫里森的生活文化背景和创作经历,对托妮·莫里森作品中处在不同社会文化夹缝中的人们命运遭际的极富魅力的小说世界作一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