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巴金的小说《家》,最令人感动的是巴金对于那些旧制度牺牲者们的带着忧伤基调的悲悯情怀。小说中对于婢女呜凤的描写最能够体现这种悲悯情怀。这样的悲悯情怀的形成是与巴金的童年经历、身边的人与事有密切的联系的。而在当时,他也深受“五四”运动中扑面而来的新思想新事物的洗礼,民主、自由的思想更让他对封建势力深恶痛绝、对那些饱受封建势力摧残的弱势群体更加同情与怜悯,那种由于正义感而产生的勇气,促使他为这些饱受摧残的人们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巴金通过对呜凤这个角色的描写,把自己对她的悲悯情感表现出来,并因此感染读者,使《家》这部小说的创作目的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区别于传统现实主义,主要表现为:他将艺术审察与表现的重心即描写的对象偏注在人物心理的探索上,善于从人物心理的角度再现他们的生活遭遇;在叙述方式上主要体现为第一人称的心理自述;在作品的结构艺术方面呈现出极富心理内蕴的“莲藕式”活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巴金自诉,其“作品只能说是一个年轻人的热情的自白和控诉”,强烈的主观热情和政治批判态度,使他不太注重民俗风貌的描写,以致于李健吾认为,“不长于描写”的巴金,只能“用叙事抵补描写的缺陷”,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研究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选择巴金也不太合适”.但是追求“创作与生活的一致”,力求“真实”地表现出自己亲历社会人生,巴金的创作必然会表现自己所处的区域人生状貌和生存形态,体现出特定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的模塑影响,他的作品必然地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巴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艺术风格,并且通过不同的创作途径,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内,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巴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品的最大特点表现在苦难意识、抗争热情和女性情结三个方面。 巴金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能表现人的苦难命运的小说艺术家。在所有的小说家里,他是最有人类苦难意识的作家之一。一旦走进巴金的小说世界,一些“受难者”的形象便接踵而至:杜大新、李冷、瑞珏、梅、“砂丁”们,构成一组生活中软弱或牺牲者群象。巴金对那些制造苦难的仇恨与对那些无辜的受难者的爱与同情全汇集于笔端。他所描写的软弱者的范围是很宽的,既有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丫头、仆人,也有生活在上层社会豪门大户中的小姐、少爷,既有接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新一代,也有执迷于封建礼教、伦常、至死不悟的守旧青年。巴金的早期作品《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揭露了军阀的残暴和不  相似文献   

5.
茅盾是一个擅长于心理描写的语言大师,我们可从他作品中纷繁复杂的心理描写中窥见到一幕幕人生灵魂深处感情与道德剧烈搏斗的活剧。茅盾小说中心理描写的特色,从早期到成熟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他的心理描写不仅手法多样,而且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青禾的漳州系列小说在独特历史境遇和存在中捕捉与描写了生命存在的动态过程,展示了人世沧桑,并从容地进行漳州文化批判。人事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沉思,是青禾的灵感源。他的小说题材并不限当下现实,“反右”、“知青”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心世态和社会心理,都在题材范围内。青禾的小说创作渗透了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文化批判声彩溶烈。  相似文献   

7.
青禾的漳州系列小说在独特历史境遇和存在中捕捉与描写了生命存在的动态过程,展示了入世沧桑,并从容地进行漳州化批判。人事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沉思,是青禾的灵感源。他的小说题材并不限当下现实,“反右”、“知青”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心世态和社会心理,都在题材范围内。青禾的小说创作渗透了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化批判声彩溶烈。  相似文献   

8.
<正> 对于巴金的整个创作,特别是《家》等描写旧家庭生活的作品,国内学术界往往更强调它们的现实主义特征,而海外一些学者,感受得更多的却似乎是它们的浪漫主义蕴含。明兴礼自不待说,他在其论巴金的著作里断然认定巴金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是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心的每一次跳动,便是一首美丽的诗:他的唯一目的便是用他所传播的情感的力量来摄取人心,他好比一座火山,忽然爆烈,从那里冒出强烈的火  相似文献   

9.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妇女文学,《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使者。《再生缘》的心理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心理描写的“异态”,与其他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诸多差异,具有“意识流”意味,但是它和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又有所不同。这种独特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沈石溪早期动物小说讲究故事性和趣味性,主题囿于动物忠贞报国的旧模式。在他阅读了国外社会生物学作之后,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小说描写视角发生了转换,重在表现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还对小说语体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这篇小说,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塑造的“一时一变”“变幻莫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从语言描写到心理剖析,剥去“变色龙”的“外皮”,把握作品的批判锋芒。因此,应以语言描写为侧重,从“变色龙”语言的变化,态度的变异,心理的变态,直到导致其“变”的根本原因,层层设疑,由表及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并在精读中,自己解决疑问,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哈代的小说在心理描写,尤其在女性的心理描写方面是出色的.哈代能够“深刻地洞察人性的秘密深处.他的主人公们是具有复杂的内部生活的人,哈代极端了解他们的精神活动,并把这种内部生活展开在我们面前.”哈代对苔丝的心理描写就是极其出色的.他深刻地洞察并揭示了苔丝“复杂的内部生活”,真实而令人信服地描写了苔丝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巴金小说“发掘人心”工作的步步深入,其强调小人物特定的生存情境和内心的真实以及他们在生存境遇中的抉择与命运,也日趋凸现出来,以此建构了巴金作品的存在主义框架,这是在特定时期文学在人生意义上的某种契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巴金小说“发掘人心”工作的步步深入,其强调小人物特定的生存情境和内心的真实以及他们在生存境遇中的抉择与命运,也日趋凸现出来,以此建构了巴金作品的存在主义框架,这是在特定时期学在人生意义上的某种契合  相似文献   

15.
揭露和批判封建家庭的罪恶是巴金家庭题材小说创作的总主题。然而早年的家庭生活经历和后来的人生经验使巴金对“家”产生了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渗透在巴金的创作中,使他的小说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和深刻的矛盾:即对于传统宗法制度显在的批判和潜在的眷念,从中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两重性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一 文学的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很早就已开始,《荷马史诗》和古希腊罗马悲剧作为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了心理描写。在欧里庇得斯的名剧《美狄亚》中,美狄亚杀子前的独白,就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妻子爱子怜子又不得不杀子的复杂的二重化心理。但这些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真正深入到人物心理世界的是托尔斯泰。在他之前的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  相似文献   

17.
当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巴金在谈到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时,总是一再强调:“我不是文学家”。是在一九三二年九月写的《我的自剖》中,巴金就说过:“我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不想做一个艺术家”。在同年十月写的《<电椅>代序》中,他又说:“我不是一个文学家,也不想把小说当作名山盛业。”一直到一九八○年四月在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上的讲话《文学生活五十年》中,他仍然说:“我不是文学家”。这决不是巴金的自谦和他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反映了他的卓越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追求既回响着“五四”开辟的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旋律,又  相似文献   

18.
《寒夜》承载了特定时代下的巴金的情感,及他对生存在其中的人们的悲剧命运的深度思考,对巴金小说《寒夜》“灰色空间”的解读有助于对巴金创作“艺术断裂”问题的理解。小说创作时的时代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巴金精神世界的苦闷是“灰色心态”产生的基础。《寒夜》里大量的文字和人物的心情显示了灰色的“存在”,巴金在《寒夜》里流露对知识、自由、胜利、制度、真爱等的质疑和否定,“灰色空间”的“存在”都隐含着强烈的“虚无”指向。  相似文献   

19.
同那些擅长于心理描写的杰出的文学家一样,鲁迅先生也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心理描写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通过心理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来塑造阿Q这一不朽的艺术典型及其他人物心态,是《阿Q正传》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这些心理描写至今仍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价值。一、突出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从最后三章看,时局是构成《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作者突出了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Q平时有一种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而当举人老爷的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人心摇动,时局发  相似文献   

20.
1 填空题1)张天翼在三十年代的代表作是__。2)《在祠堂里》是__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是__。3)野猫子、小黑牛、魏大爷是、在中描写的主要人物。4)吴组缃表现农村“人心大变”最重要的三篇小说是__、__和《樊家铺》。5)鲁迅的小说集__由八篇历史小说组成,其中,《补天》原名__。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