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梁靓 《教师》2022,(2):42-44
文章以"无线电英语陆空通话"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在ESP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以期为数量众多的理工科专业ESP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效促使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知识点多的显著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有效提...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人才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点.为了满足新经济与未来新兴产业需求,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很多高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将课程思政引入到专业课程中,进行全过程育人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以石家庄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为例,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生活处事哲理等方面来强调主流价值引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思政元素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案例的设计四个部分进行积极探索既符合新工科思想,又融入课程思政的物理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意识、专业意识、创新意识和人文意识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在工科核心课中让课程思政高效落地的路径和模式,要以教师言传身教为首要抓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面向新工科的“学生中心”教与学协作关系;挖掘和融入具有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的思政元素,以支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的核心能力培养为引线,提炼具备可操作性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建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新工科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7.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及造价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重大,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新工科建设理念指导下,依据“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知识点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深层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深化设计思政育人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实施多元化、多方位教学评价,总结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重组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实施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新工科愿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各种现实难题。本文以台州广播大学为例,围绕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从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协同改革的对策,为构建新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了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模式较单一、考核模式较单一、部分实验设备较陈旧等。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构建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弹性多元化考核标准、构建教师综合培训通道与考核指标、构建校企共建实验基地并设置动态实验项目等。同时,进行了课程思政穿插设计,强调课程思政元素添加的“润物细无声”,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在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内容的穿插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实现价值观塑造,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分析了“工程制图”课程特点和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价值,既能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也能提升思政元素渗透力。从均衡教育比例,找准思政元素融入点、明确教育目标,提升思政教育灵活性、贯彻教学要求,培育学习者工匠精神三方面入手,期望借助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大思政教育格局,建设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3.
魏丹  白锐  王楠  孙岩 《科教导刊》2022,(19):132-134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针对“环境安全工程”课程,挖掘其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寻其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考核方式。通过“环境安全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使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得益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等工程人才。本文依据文秋芳提出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从内容链、管理链、评价链、教师链四个维度构建了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学术精神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实现立德树人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16.
专业课程思政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环节。基于新工科发展需要,文章根据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专业认证要求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切入点及融入策略,并以“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为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从课堂讲授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验证,以期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满足“大思政”教育的根本要求,从而实现专业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赋予课程思政新特质,思政元素正逐步融入专业建设,传统模式问题显露,亟须解决。以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问题为着眼点,以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数据支撑,希望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以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思政式实施路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思政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思政道德的要求也越高。理工科课程教育肩负着这种“道德”培养的重任。结合笔者在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理念下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课程思政展开教学,为研究生、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交通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不仅是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应紧密结合专业建设,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中,并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文章以“道路交通安全”课程为例,深入探索新时代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考核模式等方面,详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破解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等问题,从强化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工程伦理等教育出发,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思政元素融入不足的问题。文章以应用型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科技报国、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四类思政主题元素,形成基于学习任务驱动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