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创作观念深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胡塞尔否认在事物的现象下面存在本质,罗伯-格里耶认为在小说中不要制造一个意义世界。他反对传统小说的深度创作模式,并在自己的新小说中坚持着无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罗伯-格里耶的“缺项”理论与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项”这一概念是理解罗伯-格里耶小说创作的核心,也是新小说最重要的特性。罗伯一格里耶认为文学作品一旦完整无缺,变成某种实体,便会失去运动空间,成为静止不动的一潭死水,因此,在他看来,所谓“完整”的作品从来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与此相反,有“缺项”的文本才有可能使作品产生某种生命的运动和旺盛的活力。罗伯-格里耶对小说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最先明确要求文学用不确定的结构、不确定的叙述。即运用“缺项”的艺术表现手法重新构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缺项”这一概念是理解罗伯一格里耶小说创作的核心,也是新小说最重要的特性。罗伯一格里耶认为文学作品一旦完整无缺,变成某种实体,便会失去运动空间,成为静止不动的一潭死水,因此,在他看来,所谓“完整”的作品从来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与此相反,有“缺项”的文本才有可能使作品产生某种生命的运动和旺盛的活力。罗伯一格里耶对小说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最先明确要求文学用不确定的结构、不确定的叙述,即运用“缺项”的艺术表现手法重新构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奠基人,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在小说领域完成了近十年的反叛性创作后,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具实验性的电影小说。电影小说因其极度物化、客观的叙事手法,以及大量台词对白与电影拍摄术语的融入,使得学界对其文学属性提出了质疑。本文将结合罗伯-格里耶前、中、后期创作的四部电影小说,分析其电影小说创作理论的演变过程,探究作者是如何将“新浪潮”电影与“新小说”文本有机融合,创作出兼具“电影性”与“文学性”的电影小说。  相似文献   

5.
法国新小说是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流派,以形式实验著称。本文从新小说派的中坚罗伯-格里耶的短篇小说《舞台》入手,通过分析人物的物化特征及小说的客观主义倾向,说明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与当代反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契合,进而指出新小说缺乏生命意识和漠视审美体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相信多数阅读过罗伯·格里耶小说的读者,对其小说都难免生出晦涩难懂,不忍诸读之感。可是为什么格里耶却是因了这些令读者难以阅读和接受的小说,而成为举世公认的小说大师,并且因了这些小说而为世界小说林造出了另一个奇观——“新小说”呢?  相似文献   

7.
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创作以一种电影化的思维和视角时文学的叙述进行解构.这种对小说叙述策略的尝试性改变也反映了作家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思考.文章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揭示其小说为读者带去全新阅读体验的原因,并集中对小说中文学性镜头的表现手段的极端视觉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文坛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至今在世.他的代表作<窥视者>()是对19世纪中期以来一直在小说界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的挑战.罗泊-格里耶高度重视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和语言,他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是大胆和积极的,是现代小说艺术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航 《成人教育》2013,33(1):122-123
文章对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创作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对其早期的实验小说创作理论包括物象描写、"摄影机眼"的运用进行分析,对罗伯-格里耶在电影小说领域的创作进行阐述,从而对其小说创作理论进行一个整体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零度写作"是罗兰·巴尔特在其著作《写作的零度》一书中提出的著名文艺观点。"零度写作"是指一种直陈式的白色写作,或者说是一种非语式写作、新闻式写作。法国新小说代表者之一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突破了当时普遍的写作模式,他和巴尔特同属于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的实践者,一个是以文艺理论的方式深入,一个是从写作实践出发。基于此,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来分析《窥视者》中的"零度写作"方式,以期使读者对这一写作方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新小说之所以新,是有着与传统完全颠覆的理论。罗伯-格里耶认为,新小说是不完整的小说,具有时间安排上的瞬间性、事理反映上的本真性、体系结构上的破碎性,因而与传统小说在时间的安排上具有连续性、在事理反映上存在矛盾性、体系结构上具备了严密性完全对立性。他所倡导的"空缺"论意义重大,概括了新小说派的主要特征,丰富了小说创作理论,因而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法国当代文学与电影大师罗伯·格里耶2月19日在法国西部卡昂大学医院去世,享年85岁。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的罗伯·格里耶,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从1960年代起,罗伯·格里耶创作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对法国新小说派领袖阿兰·罗伯 -格里耶的影响是广泛的。他把现象学的精神灌注于创作之中 ,又以现象学为武器捍卫自己的创作成果。站在现象学的立场上 ,他主张铲除深度神话 ,并提出铲除深度神话的具体措施 ,即用“虚无意识”注视世界 ,采用平面化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格里耶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艺术作品如同这个世界一样是一个活的形式”。它主要包含两层重要的涵义:第一,艺术作品的本体不是内容,它现实地存在于形式之中;第二,形式是活的生命的存在。这一命题从一个侧面逼近了艺术的创新本质。  相似文献   

15.
法国当代文学与电影大师罗伯·格里耶2月19日在法国西部卡昂大学医院去世,享年85岁。1922年生干法国布勒斯特的罗伯·格里耶,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  相似文献   

16.
新小说派是战后法国文坛出现并影响世界文学历史进程的流派,它的革命性创新集中体现在反小说,对小说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进行标新立异的探索、罗伯·格里耶即是新小说派的杰出代表,本文以《窥视者》为例,浅沦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派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新小说变革中仍包含了丰富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是对欧洲学中传统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具有了现代理性主义的特点-精神和模糊相互作用,并在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玛莲娜》的窥视癖机制,认为该片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影片迎合利用了观众的窥视癖心理。  相似文献   

19.
1949年的某一天,法国一个毕业于农艺学院、正在一家人工授精研究中心工作的27岁的年轻人,随意拿起办公室里一张荷兰公牛系谱示意图,走笔在背面写起一篇小说,题目叫做《弑君者》。就这样,他在不经意间促成着一次小说艺术的革命,他的名字叫做阿兰·罗伯-格里耶。  相似文献   

20.
<匹克威克外传>作为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体现了狄更斯的主要的写作艺术特色.该文从介绍流浪汉小说的概念及特点入手,分析了<匹克威克外传>与流浪汉小说的联系,着重透视了<匹克威克外传>在叙述结构,人物形象和叙述视角等三个方面对流浪汉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