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制度环境是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战略、增强高校教育治理能力、培育师生科技伦理素养的应有之义。高校科技伦理制度建设的制度环境包括强制性制度、模仿性制度和文化规范性制度等三个层面。在制度环境视域下,我国高校科技伦理制度建设正面临科技伦理制度体系滞后、科技伦理教育机制混乱、科技伦理制度认同式微等发展困境。“健全科技伦理教育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强制性作用”“拓宽科技伦理制度建设视野,彰显制度的模仿性特质”“强化科技伦理制度的文化认同,提升制度环境的文化规范性价值”,是高校科技伦理制度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从治理层级的提升,治理工作本身的完善发展,应对新兴研发模式的挑战和推动中国特色治理经验国际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的要求。从治理模式上看,它包含了从单纯注重负面后果的被动治理,向覆盖了从源头到应用全过程的主动治理的创新转变,这是由科技伦理的本质和要达到的治理效果决定的。从治理领域上看,它包含了从科研伦理向技术伦理的创新拓展,即从单纯注重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拓展为对新兴技术产品应用的伦理问题的关注,这是由后者伦理问题高发的现状决定的。从治理抓手上看,管控伦理倾销和关注人类增强技术是具体开展科技伦理治理应着力聚焦的问题,前者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要求,后者体现的是对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的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3.
翻译伦理研究是译界热点,但科技翻译伦理的探讨却没有成为关注的重点。科技翻译伦理的建构有助于解决科技翻译本体存在“德”“能力”和“监督”三缺失的问题。此研究试图以“善”的视角探讨从“自律”和“他律”两维度、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两层面建构科技翻译伦理框架。  相似文献   

4.
科技出版是一项社会事业,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出版肩负着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公众素养的历史使命。加强科技编辑的伦理责任应是科技出版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从现任已成为当代社会中的规范概念,科学的“价值中性”与科技出版工作的社会性,关注出版物的社会后果地科技编辑的伦理责任,以及科技编辑的伦理责任与自身综合素质的关系几个方面讨论了科技编辑的伦理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科技伦理教育要以培育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观、增强科技伦理意识、提升辨析科技伦理新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要体现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导向作用。有效推进科技伦理教育,必须完善科技伦理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完整的科技伦理教学体系、注重校园科技伦理宣传,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立足本国国情、胸怀人类福祉,能够预判科技风险、担当伦理责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理论、制度和主体这三个不同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在理论建设方面,要求实现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并立足于多学科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变革社会制度,加强科技立法,引进科技伦理的“软着陆”机制;在主体建设方面,要求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建设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开展多极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实现美丽中国,需要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意识来统领。理工科院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生态文明为视角,从科技伦理教育入手,对理工科院校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科技伦理教育的现状及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着重探讨了科技伦理的时代性、科技伦理问题凸显的根据、科技伦理建构的主要方面以及加强科技伦理规范和科学家道德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走出“科技伦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它无视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在实践职能上的异质性,把本该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于科技工作个体主体的头上;它抹杀了伦理学的阶级性质,忽视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它是批判科技决定论形式下的变相的科技决定论,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间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科技的社会伦理取向只能导致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这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恰恰是非人道的、不伦理的,这就是“科技伦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伦理”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的初衷本是为了使科技沿着健康的轨道良性发展,但最终容易导致科学技术的停滞甚至被取消;其价值取向本是为了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共同的未来”,但结果却容易因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而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科技伦理”的价值诉求与其执行后果是正相反的。这就是“科技伦理”悖论。  相似文献   

11.
ChatGPT以通用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姿态横空问世后,赢得业界青睐及全球热议。随之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考量与忧虑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ChatGPT“更像人类一样说话”让具有深度学习力的强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在科技史上成为一座里程碑。文本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视角出发,在实证研究视域中考察ChatGPT的思考力与回答力,并对其语言能力、语言风格、论证效力及思想深度作出特征性分析与描述,旨在对其进行伦理考量。文本旨在客观考证ChatGPT是否具有道德伦理偏差偏见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与学术伦理问题,厘清其中的技术机制与伦理成因,从全面性、可靠性、严谨性、深刻性、原创性等五个方面对ChatGPT的学术伦理要素进行分析,并从内部规训与外部规约两大维度对道德判断、数据泄漏、考试作弊与学术抄袭、作者署名权之争等问题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日益凸显的科技伦理问题,作为未来科技工作主力的当代大学生,其科技伦理观念的正确与否也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成效参差不齐、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借鉴国外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学反馈的时效性等三个方面加强当代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培育科学文化精神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伴随着多种伦理风险,高校需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从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伦理教育、建立预警机制、参与全球合作等方面切实提升师生伦理素养,防范科技伦理风险,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开展合乎伦理道德的研究,进一步推动科技向善,实现高水平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弗兰肯斯坦》中呈现出的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人文、社会层面的反思,可以成为科技伦理研究的思想素材。它涵盖了科技伦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域:如生命伦理、元伦理等方面。因此,对该小说进行伦理解读,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观。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道德问题已为世人瞩目,深入开展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研究,明确科技行为选择的伦理本质,既是科技实践深入发展过程中向科学家们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规范科学家科技行为选择的道德评价基础。目前,在“科技价值中性论”、“科技作用分别论”等科技伦理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认真研究科技行为选择的责任伦理,对科学家们所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给予明确的责任定位,是现代社会科技伦理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关于近年来的科技伦理之争,学界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主张将科学与技术分界,是技术而非科学才应受到伦理的规范。这种观点把实践理解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从而将科学性质的认识活动排除于实践的有机图景之外,它无视科学与技术的有机联系,必然导致“客观自然主义”或“自然功利主义”;(2)认为科学和技术都应该关注伦理问题。这种观点混淆了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之间的区别,把只能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在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身上,实质是变相的“科技决定论”或“科技万能论”;(3)科学技术都不应关注伦理问题。这种观点把科学和技术当作与实践无关的纯粹的认识活动,忽视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实质是割裂了“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社会”(主体际关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讨论了科技发展对伦理的双重影响及如何构建新型的科技理论观,伦理对科技发展的反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用科技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有必要从文化、制度、教育等各个层面,运用多种途径培育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19.
各设区市教育局、科技局、科协: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省的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必须站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和高度,对研究生的科技伦理教育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并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