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胡林翼的经世改良思想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林翼是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实践家和经世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改良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陶澍等人的思想,而且在同时代人中也难有匹敌者;同时,他的改良思想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的一切改良活动及实践都旨在维护和挽救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与何秋涛经世思想异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则徐与何秋涛同为经世思想的代表人物,其经世思想在未雨绸缪的边防观,以民族团结谋边防巩固,以商制夷的经济思想等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但由于他们个人阅历、知识结构和历史机遇的不同,使其又存在着思想的切入点不同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罗钦顺认为佛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在社会上和思想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佛氏与“吾儒“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性”理解不同。佛教唯识宗将“八识”中的“阿赖耶识“视为超然自足、永恒不变的本体,而且以本体为真,以现象为妄,其错误在于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又混淆了真与妄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与思想史层面对罗钦顺的思想进行了定位。罗氏从气本论出发,借助经验层面的知识和主体自觉来达到性与天道的澄明,凸现出某些知性特征;罗氏之学以朱子学为质干,是朱子学的新发展,亦即发展了的新朱学。他的历史局限既有其个人因素,也有共同文化的根源,对明清之际的学术影响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姚莹是嘉道年间具有经世思想的著名官员、学者。姚莹的经世思想及其实践体现在文章著述方面,坚守文道合一,关注现实问题;体现在家族的认识上,主张家族、国家命运相同,家运昌盛以国运为基础,主张从正史中建构祖先世系;重视外国信息的收集,重视国家治理与防务。  相似文献   

6.
道光时期的“湘系经世派”的经世思想是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既有湖南地区的特色 ,在全国亦有代表性。他们鄙弃宣谈 ,强调通经致用 ,重视解决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的实际问题 ,兴利除弊 ,倡行改革 ,力求把经学理论引向为国计民生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7.
道光时期的“湘系经世派”的经世思想是对中国优秀化传统和湖湘化的继承与发展,既有湖南地区的特色,在全国亦有代表性。他们鄙弃室谈,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解决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的实际问题,兴利除弊,倡行改革,力求把经学理论引向为国计民生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罗钦顺是明代中期气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理气论上,他主张气为本体,理气不能分离,理乃气之理。在理气论思想的影响下,他的人性论表现为明显的气质人性论,反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性乃人之生理,离气质则无天命之性,性必有欲,欲出于天而非恶。罗钦顺的气质人性论思想,是明清人性论由天命、气质二分的人性论向气质一元人性论转变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特定的文化,在不同时期可起到不同的历史作用。今、古文之争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今文经学多以经世标榜。而湘军人物倡导的经世理学与曾常起历史进步作用的今文经学迥异,了解他们与近代史开端时的重要人物龚、魏诸人在文化取向上的异同,于今人学习近现代史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世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清嘉道年间,沉寂近百年之久的经世思想再度复兴,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促就了当时思想文化界风气的明显转变,为中国社会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开创先河。本文主要从经世观念之演变、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三方面论述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栋继承了王艮的出处思想,主张出而经世。他与王艮一样,强调讲学的重大意义,并把讲学视为圣贤经世家法,作为为士者的一种责任,作为唤醒广大群众觉悟的一种手段。王栋突破了王艮的出处思想,他认为是出是处主要看社会需要,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安危。王栋还从出而经世的角度看,强调安身、修身,为更好地出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以期为安人、安国、安天下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晚清道咸以来,经世思潮涌起,不同治学路向、各个社会阶层的学者都卷入其中。汪士铎作为禀承汉学的下层知识分子,在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刺激之下,也走上了经世致用的道路。他激烈抨击社会弊病,同时提出消弭内乱,改革社会的主张。其中,他对孔孟儒学的尖锐批判和晚婚晚育、节制生育、减农广商等人口思想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罗长椅作为传统士子,走出书斋,书生典戎,建功边陲,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图安逸的经世精神。不事虚文、热衷西学,敢于担当、勇于任事,关心民瘼、安民和众,整军经武、维护国权,构成了罗长荷经世精神的内在意蕴;时代变局的刺激,湖湘文化的陶铸,是这种精神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进入近代,中国古已有之的经世思想,随着1840年后中国政局的变化,具有了与传统经世思想不同的新内容和新特征。作为这种转型思想的体现者,魏源对晚清经世思想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魏源一生著述丰富,他的著作活动对当时有志于经世的士人影响巨大,尤其是他编写的《海国图志》不但丰富了晚清经世思想的内容,而且启迪了新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杜牧熟读史书,多年为官,积极探求治国安邦之道,形成了以史为鉴的鉴戒意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资政思维、提倡华夷之辩的民族忧患意识。杜牧经世之言相继被《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采纳,杜牧的经世思想为我们了解中晚唐时期历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来,《史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经世作用,非笔墨可以形容。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史记》是民族文化的总结和传承;总结历史经验,提供政治借鉴;确立开放的道德体系,实施道德垂训;记述磨难英雄,颂扬崇高人格,催人奋进;促进民族统一,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同源共祖思想。《史记》经世作用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史记》是真正的“实录”。“经世”是史学的基本功能,但没有“求真”,史学的“经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之一,凝聚成我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最为宝贵的精神品格。桐城派文人皆具有极其强烈的经世思想,以桐城三祖、姚门弟子以及曾国藩及其弟子们为例,他们虽处于有清一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经世思想之社会思潮表现出怎样的显隐起伏,他们都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力图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随着列强入侵国势衰微,桐城派经世思想又与爱国精神相融合,抒发变革图强的时代最强音。桐城派之经世思想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8.
魏源的山水诗中不仅艺术特征鲜明,其内涵同样突出,诗人一生践行的经世致用思想渗入其诗歌创作之中,率先提出反帝御辱主张启蒙新民,探索革新晚清政府水利、漕运、用兵等政策谋求富国强兵。因此,经世思想不仅已成为其山水诗的重要内容思想,也影响山水诗创作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耶律楚材的经世思想向少专文论述,有的文章虽偶有提及,亦多是泛泛点说,既不全面,更欠深入,而研究这一问题正涉及怎样全面认识、评价耶律楚材其人。本文就耶律氏的言行,从使命观、行道观和仕隐观三个方面剖析其经世思想,并就其“士”的品格作出评论。文章还关系到:怎样认识、评价传统文化薰陶下的优秀士人的品格,乃至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演变和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罗长裿作为传统士子,走出书斋,书生典戎,建功边陲,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图安逸的经世精神.不事虚文、热衰西学,敢于担当、勇于任事,关心民瘼、安民和众,整军经武、维护国权,构成了罗长裿经世精神的内在意蕴;时代变局的刺激,湖湘文化的陶铸,是这种精神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