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为例,开展校企合作,以实践基地为发展平台,依托基地良好的实践条件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依托实践基地建设培养研究生有利于提升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汽车类重点专业之一,向社会输出具备"懂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综合型人才.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需要懂技术且可以创新创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我校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模式不满足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需要从课程理论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高校学生所学专业的应用能力,使高校毕业生更好的满足企业招聘需求,从而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独立院校由于自身办学的特殊性,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深入分析转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保障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山东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国家卓越计划的标准,提出了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的新思路,据此制定满足应用型人才能力要求的实践模式,并从优化方案、充分利用学科平台优势、加强师资队伍以及深度校企合作等方面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其他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药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与优化,对药学专业的人才要求趋向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要尖端的人才,还要更多掌握基础理论、动手实践能力强,有能力参与企业一线生产与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实践应用型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实践型人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差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分类培养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随后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药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期为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方臻  成风  王楷 《科教文汇》2020,(13):107-10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供求趋向多元化。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危机和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调研,剖析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求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方向,为学前教育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1)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和考核方面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体系。随着新的教学理念提出及多种教学方法的推出,各个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都进行了符合校情及专业特点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更精更专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对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当今教育部开展的"新工科"大背景下,如何让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现"新工科"的要求,如何将更优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去,是研究生教育中的大课题。本文根据工科专业课程特点,结合"新工科"的要求,探究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融合了BOPPPS模型及案例教学法的复合教学法对研究生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传统外贸增速放缓、跨境电商逆势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抓住跨境电商发展的契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岗位结构、职业素质要求、业务能力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最后归纳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等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的现状下,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通过对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立高校和生产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的纽带,既能解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场地紧缺的矛盾,又能满足企业对专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协同创新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机制,达到培养具有复合型能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时代必然。但从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看,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专业技能不扎实等问题。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为我国应用型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戴晓云  田晓 《大众科技》2012,(2):192-193
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的弊端,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探讨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现下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注重于实践性,培养学生成为理论实践结合型的复合人才、应用型人才,规避"只能搞学术,不能搞实践"的"假学生"问题,所以我们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注重相关专业的实践考察,打造实践型的课堂,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IT职位供不应求,但是计算机专业却是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究其原因,是当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无实践工作经验又不具备专业技能。科研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将科研导师制引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创新课题活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将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成会学习、能做事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数字经济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产业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这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活跃创新思维、扎实专业知识以及突出实践能力的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成为新时代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同时,由于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教学不足、专业间学科壁垒难以打破、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不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发展创新,高校应充分发挥团队制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有机整合多元化培养主体的协同优势,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能有效抓住应用型转型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培养出满足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同类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中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全局看,存在着教学基本建设薄弱,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的问题。民办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日益受到关注,其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更是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现状的简要分析,指出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民办应用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为逐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目标,社会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标准日益提高。通过分析山东交通学院历届毕业生及相关就业单位的调研信息,着手调整目前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完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创新理论实践教学手段、更新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具体路径。实践结果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人才培养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专业的发展获得了行业、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在教学方法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分别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交叉融合教学资源,组织特色鲜明的主题创新活动,提升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并且配备和优化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等方面,提出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以达到激发本科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培养出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欧群雍  赵轲 《大众科技》2010,(9):141-141,143
应用型本科最主要的特点和出发点就是实践应用,它培养的人才以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人才为主。计算机行业实践性强、涉及范围广、知识更新快、能力要求高,要求"以培养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明确其目标定位,优化其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合适的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