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几乎每个学生都听老师讲过,据说是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少年时代巧算1+2+3+…+100的故事.中学教材中证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应用的还是同一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如此朴素简单易懂,解决问题效率甚高.本文拟举例进一步说明这种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对思维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很高,所以数学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偶辞格是我国古老的修辞方式,它经过漫长的发展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辞格之一.本文主要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对偶辞格的发展流变进行整体历史考察,以求对对偶辞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对偶式”常指共轭式、有理化因式、对称式等等。如能在解题中巧用,常起到拨云见日、水到渠成的作用。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偶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诗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2)本诗哪一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答题步骤:总写,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诗句是如何对偶的,即是哪些词语的对应;最后,分析使用比喻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对偶     
刘勰,六朝齐梁时文学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其中《丽辞》讲对偶,提出:“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指不用典故的,事对指用典故的,用典故的要学问,所以认为难,不用典故,不用学问,所以认为易。反对指两句意义相反,正对指两句意义一致。正对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都讲鱼鸟的活动。又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两句用意不同,所以胜过两句一意了。不过还有一种正对,即两句讲两件事,用意不是相反的,两句的意义也  相似文献   

7.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说到对对子,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对偶”、“对仗”和…  相似文献   

8.
漫话对偶     
对偶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由字数相等,结构相似,表达的意义相近、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句子组成。从表达意义上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 1.正对,即两个句子表达的意义相近的对偶句。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反对,即两个句子表达的意义相反的对偶句。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流水对。两个句子表达的意义相连,两句之间有一定的条  相似文献   

9.
对偶成语     
  相似文献   

10.
对偶俗语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反映其生活经验与某种愿望的简练而形象的定型性语句,其中有一些是用对偶修辞手法构成的,可称为对偶俗语。下面介绍几例。 (一)三言式①雷声大,雨点小。(比喻言行不一致。) ②穿新鞋,走老路。(比喻只变形式, 未变实质。)  相似文献   

11.
对偶小解     
对偶就是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这里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词、词性和结构是完全相同的。上一句,“朔气”对“寒光”,名词对名词;“传”对“照”,动词对动词“;金柝”对“铁衣”,名词对名词。下一句中,也是“将军”对“壮士”“;百战死”对“十年归”。两句不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也相同。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之分。严式的对偶还要求平仄协调。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第一联…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偶     
对偶是汉语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艺术,本文不打算全面地论述对偶,仅就什么是对偶以及对偶的民族特点等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偶的定义 世界上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事物,它们在形式上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例如人体的耳、目、四肢,等等。语言中也有许多成双成对,平衡对称的语句: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些人民群众习用的谚语,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高山,不显平地”;甚至日常谈话里说的“少说话,多干活”,“早起,晚睡”,都是这样的语句。修辞上管这种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一对语句或章节,叫做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是说对偶两联结构形式上的关系;“内容相关”,是说两联内容上的联系,相关的内容要求相应的对称形式,对偶就是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  相似文献   

14.
浅谈对偶     
对偶就是“对对子”,对联就是对偶句.对偶是两个句子相对,所谓“相对”是指哪些方面呢?有严式和宽式的分别,严式要求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拗,没有重复的字。一、严式: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这首诗的第三、四,五、六句都是对偶句。拿五六句来说,两句字数相等,都是七个字,结构也相同.都是“状—谓—宾”式,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很严整。平仄相拗,前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后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很工整,两句没有重复字.这足严格的对偶.律诗要求第三、四句,五、六句是这样严式的对偶.绝句不用对仗,若用可以在第一二句,极少数在  相似文献   

15.
对偶,是一种古典之美。偶者,双数也。成双之二者,相对称地发生种种关系和联系,乃对偶之谓也。  相似文献   

16.
对偶与对联     
<正> 对联来源于对偶,对偶发展为对联,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复杂的演变过程。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骤然产生的,都有一个胚胎孕育阶段,经过量变而引起质变。对联的产生也是如此。它的胚胎孕育阶段,即量变阶段,就是汉语的对偶修辞格的  相似文献   

17.
对偶、对比、排比,是三种不同的修辞方法,它们既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对偶,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并列在一起,用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对、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从内容上看,对偶可分为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也称“流水对”)。比如: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第①两句意思相近、相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属正对。第②两句意思相对、相反,互相映衬,相反相成,属  相似文献   

18.
对偶与排比     
对偶与排比,都要求结构相似,都要求意义密切联系,但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只图对偶     
李廷彦献百韵诗于一达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达官恻然伤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廷彦遽起自解云:实无此事,但图  相似文献   

20.
巧用对偶词     
①back and forth来来回回,往复The swing moved back and forth.秋千来回摆动。2.black and white白纸黑字This is your handwriting in black andwhite.You can't deny it.这是你的笔迹,白纸黑字,不容抵赖。③day and night日日夜夜He worked day and night.他日夜工作。4.(every)now and then有时,时时We visit our aunt now and then.我们有时去看望姑妈。⑤(go through)fire and water赴汤蹈火He said he would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for her他说愿意为她赴汤蹈火。6.here and there到处.四处I saw flowers here and there.我看见到处都是花。⑦neither here and there题外话的。与主题无关的He talked for two hours,but his remarks were neither here and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