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的通货膨胀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通货膨胀理论所谈的“温和型的通货膨胀”,它的产生是由货,币因素和制度因素综合决定的,它从理论上和实践都无助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应着重从制度因素考虑,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货币政策上,要用利率杠杆来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这样才能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必须抑制通货膨胀刘涤源“温和通货膨胀有益论”和“赤字财政无害论”是借鉴西方经济学过程中的一个理论误区。这些理论曾风行一时,现在也有所表现。西方国家最初运用温和通货膨胀政策是用以对付失业和经济不景气,后来赤字财政曾变为经常的手段,结果美国等许多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近来的物价飞涨让许多人惊呼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它的影响如何,我们又应采取何种宏观调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便成了当今经济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解决当前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中国转型经济时期通货膨胀存在的特定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领导了建国初期的反通货膨胀斗争,从而使旧中国持续了12年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本文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建国初期他的反通货膨胀对策,主要是:(一)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打击投机势力.(二)运用政策工具,进行综合调控,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三)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缺口,(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敏 《考试周刊》2011,(49):230-231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其中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从2010年至2011年一年多来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通货膨胀问题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验.通货膨胀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经济现象,它的存在是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危机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为后经济危机时代通货膨胀问题的恶化埋下了隐患.本文以经济学通货膨胀理论为研究出发点,运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研究工具,通过科学的选取通货膨胀衡量指数及相关影响因素指标,并数量化其关系,从而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以便为解决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通货膨胀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仅体现了居民生活的消费水平,还为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分析与决策、以及国家对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控与恢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他还是衡量市场经济中商品的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对于是否调控以及如何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事实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对通货膨胀的效应分析来探讨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所面临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两大难题。通货膨胀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难题,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面临着的严峻挑战。 研究通货膨胀,了解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西方通货膨胀理论及其启示罗菊芳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顽症,为害甚烈。通货膨胀对于社会的安定、人民的生活、整个经济运行、国家改革与发展,无疑都是非常有害的。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都认为,注意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应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以来,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明显出现过热现象.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终于在2011年末出现经济软着陆的趋势,通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经济软着陆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受到严格控制,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却日趋严重。特别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物价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重视对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有其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之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只要疏于宏观调控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了三次大的通货膨胀,一次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确切地说是从一九八四年下半年开始,到一九八八年达到膨胀的高峰;一次是在九十年代前期即从一九九二年初开始,一九九三年六月份达到高峰;第三次是一九九四年出现的通货膨胀.近几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东道国经济稳定程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选择了"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OFDI区位选择是经济风险规避型的,在衡量经济稳定的各项指标分析中,经济增长水平与中国OFDI正相关,通货膨胀与就业率对中国OFDI有负向影响,国际收支平衡或适当顺差有助于吸引中国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就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东部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另一种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结论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具有地域性特点,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们一直饱受通货膨胀之苦。通货膨胀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会导致贫富悬殊,减少储蓄和投资。文章对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中国转型经济时期通货膨胀存在的特定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货币理论是在古典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较大创新.相比古典货币数量论将货币流通量作为引起通货膨胀的唯一因素,马克思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由此,区分货币币值变动属于实际贬值还是相对贬值,对研究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是极其重要的.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货币供给的内生理论更切合中国的实际,因此,基于内生性的货币供给逻辑和通货膨胀的成因,我国当前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是:以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为目标,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并使之与需求量相适应;在发挥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手段基础上,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丽雪 《文教资料》2006,(34):183-185
本文研究的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低、中、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以及全世界国家几十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低、中、高收入水平国家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多大相关性,只有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存在微弱的负相关性。这个结论基本符合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一般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首先论述了通货膨胀刺激就业和产出扩张的前提与条件。而这些前提与条件在我国不存在,因而通货膨胀政策在我国不可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选择通货膨胀政策造成对经济增长的危害证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变化;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基本原因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主要是片面追求高速度引起对资金强烈需求和货币投放过多所致,通货膨胀不是促进而是破坏了经济稳定增长必需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和失业率上升,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投放了大量流动性货币.这使得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通过构造VAR模型,检验美国货币供应量、中国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美汇率等四个变量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有刺激作用.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中中美双边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程度最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则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