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类活用的知识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据统计,在现行初中教材文言文课后有四个练习是有关词类活用的,而高中一二册的文言文课后则集中了九个词类活用的练习,高中第二册还有一篇专门介绍词类活用知识的文章。最近国家教委在调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时,从总体上降低了对文言文的要求,高中删减了二十篇文言文和一些文言知识,但对词类活用的教学要求没有改变。词类活用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这种重要地位显然是与它的特点和作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教学郭洪印文言文作为语文这门基础课中的一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虽不大.但难度较大。就文言文的教学来说也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一谈文言文中常见的,而现代汉语中则少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的教学。词类活用的重要内容是“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3.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认识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成语的意义,避免成语的误解或误用。  相似文献   

4.
康鹏 《现代语文》2006,(10):97-97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词类活用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汉字浩瀚多彩,古代汉语中的词类转换情况多而且复杂,一字多义现象更是极为普遍,以致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某个不十分明确的字词到底属于词类活用还是其他用法,确实难以判定.不能把"兼类"和"活用"准确的区分,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按"活用"现象来处理,这既不符合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又不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5.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本的语法功能,临时充当其他词语及功能的现象。"词类活用"作为一种重要语法在文言文中应用比较常见,有名词动用和形容词动用几种用法,然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则不能作状语。因此要想灵活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就要辨清"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二者的区别,本文首先区分了词类活用及词的兼类,然后通过对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词类活用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判断词类活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董敏  董丽 《语文天地》2009,(2):25-26
学生在学文言文时。常常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语法生畏。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总结了如下经验.即运用句子成分组成的基本模式推导出词类活用的类型与特殊句式的用法。请看句子成分组成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而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则是词类活用现象里的重要类型,并且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加上它是初高中文言文题型中的常考点,因此对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阅读文言文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还会丢失不必要的分数。鉴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结合中学文言文教考内容,并对"使动与意动"的区别区别做一个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姚祎 《考试周刊》2013,(88):41-41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和学习中十分重要。文章提出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文言文词类活用进行推断,可以根据语法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标志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等方法确定文言词类的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材的改革,中学语文课文中,文言文的比重加大了.文言文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许多学生对文言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束手无策.只好采取死记硬背例句的办法来学习这些知识点,结果收效甚微,测试时多数是设计加估计去完成。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有许多不同.辩识这些不同,掌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是阅读文言文必需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曾尝试用学生较熟悉的现代汉语的语法来指导学生理解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发现比学生死记硬背例句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基本上能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准确把握这些大量存在于文言篇章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对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关系重大。我总结了自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教授,采用“以今证古”法,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例如: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新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类活用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正确地判断词类活用,恰当地翻译,有助于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把握作者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姚志丹 《辅导员》2010,(4):47-47,60
实词是文言文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方便实词的学习,可以分为按照中学阶段的特点分为三大类: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向来是高中语文中的难点。老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学生往往会感觉到生涩复杂,甚至有些学生还无法掌握词类活用的含义是什么。因此,需要从词类活用的含义进行辨析,分析当今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所包含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一、词类活用的含义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小就知道每个词语都有其自己的定位分类,当确定该词的词性以后,该词在所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考生备考的难点,词类的活用又是这个难点中的重点。文言文有时因为词语不够丰富,有时也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一些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要活用。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18.
在文言文教学中,词类活用是普遍现象,本文从高中文言文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分析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9.
词类活用和修辞手法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二者本属不同的知识范畴,但在古诗文创作中二者又往往合二为一,词类活用的高频使用为修辞艺术提供了便利,通过词类活用达到了修辞的目的,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效果。文言文中大量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为修辞表达提供了丰厚的前提,而修辞手法凭借词类活用也充分体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分析教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为学生学好古诗文提供一个新颖而有趣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正>文言文在时间上和现在相隔百年以上,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已基本不再使用文言文进行日常交流,学生对文言文有陌生感、距离感也在情理之中。并且,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只是文言文字词句的教学,对文言实词、虚词含义的归纳,以及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的详尽分析。这样便让学生渐渐地疏远了文言文。然而,文言文真的已经退出现代生活了吗?答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