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仁甫,1965年生,江苏省盐城市人,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盐城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网站三槐居版主。先后四次应邀到高校为大学生作专场报告,2002年应邀在江苏省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专题报告。2003年12月,因其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创新方面成绩显著,被中语会评为全国第三届中学语文“教改新星”。  相似文献   

3.
由特级教师李仁甫提出并倡导的“生成课堂”教学思想在中语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高校相关学者和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热议.本文试图从三个层面对李仁甫老师的“生成课堂”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展示语文课堂独有的“生成之魅”.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就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在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听和说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听比说还重要。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一种尊重,是心与心的默默靠拢,是情与情的悄悄交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趋势,更加彰显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但是,由于当前小学课堂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因此,怎么样来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业已成为当前教育界较为注重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这是笔者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思索中,叶澜教授的一段话给笔者指明了方向.他在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不难看出,每个方面都着眼于一个"实"字.可见,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一种本真、一种平实、一种实效.  相似文献   

7.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让语文教学更美丽。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分关注生成性教学问题,语文教学可从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境、活动、总结四个方面去促进教学的生成性,以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内、课外阅读量直接影响阅读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狠下工夫、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课内、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就如同把鸟关在笼子里。"由此可见,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陶行知还曾强调:"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语文教学的外延应与生活相等。然而,现时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语文实践的情境与乐趣。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和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现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丰富语言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新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手段,运用计算机交互功能,将图、文、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教学的信息资源丰富性和教学的形象、直观、生动性,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适当、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能大大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张建 《快乐阅读》2011,(18):149-150
背景介绍得精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闪光点。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部分课文为例,展现背景介绍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语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标点符号也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用好标点,能够读准句子,读顺语句,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14.
曹武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128-130,133
学生要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就必须通过主体性目标和主体性教学过程来实现.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语文主体性教学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涵的意味深长、情感的浓厚绵长,与作者心灵相通,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建教育》2007,(4):13-15
  相似文献   

17.
沈欢金 《考试周刊》2012,(93):41-42
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的,教师要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特色,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关爱学生,加强沟通,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用爱构筑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要树立自身形象,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要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有了美好的感情,才能使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陶。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教育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调整不断发展变化的师生关系。使之呈现出一种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尤为重要的是,主体教育思想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求学校和教师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深入探究的活动氛围。在以“人文性”为基本特征、“多元性”为价值取向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主体教育思想,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