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6,(4)
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发展迅速,对于配电网建设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实现配电自动化是目前解决电力发展需求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实现电力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都相对成熟,但是各个地区的配电网的特殊性,常导致各地区的电力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模式和技术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进行阐述,同时对依据配电自动化要求研发出的配套系统和设备进行合理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电能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升,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资源,这就对电力的生产和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能生产、供给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就需要做好电力配电相关设备的技术维护。电力配电设备在电力生产和供给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电力配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并高效解决,才能保证电力配电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本文主要分析电力配电设备维护内容及其基本作用、电力配电设备的维护技术、目前电力配电设备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应采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22)
配电运行中需要注重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因为这类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与整体的电力网络运行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及时有效的对配电运行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是确保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本文主要对配电运行设备的检修及维护展开了相关探讨,希望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检修及维护技巧,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为了满足配电网供电用户的需求,配电线路及设备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对此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量也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电力状态检修的工作效率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将会成为配电网运行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确保工作人员在检修配电线路时的安全,规避配电线路的故障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设备的有效维护,一方面需要结合配电网的额定参数判断是否存在超载等问题,以便通过检测参数判断有无故障隐患;另一方面,检修人员需认真核对每个设备的使用寿命与环境状况,做好设备维护方案后,构建自动化管控平台,以便及时了解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本文基于配电运行中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展开分析,在明确维护要点与技术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配电网系统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长久的提升,尤其是在使用电能方面,近些年来的使用频率正在逐渐提高,以至于现阶段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资源之一。为了保证电能的供给过程一切顺利,就必须加强对电力配电相关设备的监管力度。电力配电相关设备主要起到生产电能以及供应电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处理故障及问题,只有才能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将对电力配电设备的技术维护措施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均无法与电力脱离开来。而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供电线路的安全与可靠成为了现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配电设备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设备,由于配电设备分布范围极为广泛,线路极其复杂,所以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工作极为困难。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设备运行展开讨论,并提出进行安全维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1)
传统的配电线路检修和维护采用定期检修和维护的方式,但随着配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检修和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网的运行需要。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和维护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运用能够大幅提升配电线路检修和维护的效率,有效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促进供电水平的提升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配电线路的状态检修进行分析,对目前检修和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完善配电线路检修和维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日益上升的电力需求,需要加强配电变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区域负荷在配电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直接影响到配电变电站的使用效果。配电变电站的规划在配电网总体的发展和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其规划方案的实际情况将会影响到配电网整体的网络结构、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配电网运行维护的经济性。将区域负荷当做核心,进而开展配电变电站的规划建模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从以区域负荷分区为核心规划建模配电变电站的流程入手,对以区域负荷为核心的配电变电站规划建模情况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梁伟良 《科技风》2014,(19):63-63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配电网线路故障检测中也开始应用高科技设备。将自动定位技术应用于配电网故障,有助于实现配网的简易化管理。配电网故障自动识别技术,凭借其投资小、见效快、安装维护方便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倘若能够将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以及农村的配电线路中,就能够推动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缩短故障引起的停电时间,增强配电网的供电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的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1.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基础环节,有效的保障了电力系统实施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实现了配电网设备的监控,并且具有遥测和遥控等其他功能。本文对配电终端设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配电的自动化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的分析,分析了配电自动化对于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配电网络的分布范围很广,整体发展较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电需求与现有配电网络的矛盾十分突出。因而,对城乡配电网络的改造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根据发达国家电力发展经验和我国一部分先进地区的试用来看,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改造我国城乡配电网的有力工具。本文结合当前配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GIS的特点,详细介绍了配电网管理中GIS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资源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电力资源作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在近些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保障配电系统的配电质量成为了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对配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进行探讨,浅析保障配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7)
电力的使用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压配电系统设备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了生产的安全和进度,因此必须重视高压配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构建日常运行维护机制,可以为配电设备更加出色的展现其功效提供保障,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更快更稳定的发展。本文从高压电配电系统的基础设施、日常维护要求入手,针对性提出了更详尽的运行及维护优化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4)
配电网是直接与电力用户连接的线路,需要较高的可靠性。近些年不断发展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综合分析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探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并研究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可靠性评估分析,旨在为配电网可靠性改进提出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能源的需求电量不断地增加,此时电力体制的改革已成为了最为关键时刻,然而增量配电改革政策是当下电力企业逐向现代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电网安全、稳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从增量配电网发展现状及国家增量配电改革政策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增量配电网业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于整个电力运行系统而言,配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当在配电设备检修与维护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提高设备的维护技巧与检修手段,让配电设备可以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配电设备的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系统则可以在一个更加高效、可靠以及安全的环境下运行。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配电设备检修与维护的实际意义入手,对检修与维护中常见的问题与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对今后的配电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乡建设也逐渐趋于现代化,城市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力企业配电设备的运营管理是电力系统本身的重要部分,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配电设备正常运行与安全管理可以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规模。作者在文中针对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与设备安全管理为出发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电力安全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供电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而配电线路检修以及配电运行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而来线路检修以及配电运行中设备的维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