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7,(7):59-60
在德国的时候,让我最感慨的就是德国人的时间观念。他们遵守时间的精准程度,就像他们是钟表上的指针一样。  相似文献   

2.
林桦 《良师》2010,(3):46-46
有一次,一个德国人在法国朋友家吃饭,他特别喜欢一种法国奶酪,便要了一块。当主人第二次端出奶酪托盘,众人纷纷第二次要奶酪时,德国人在那里欲言又止,问他是否还要再添一块,他想了一想,摇了摇头,认真地说:“我说过只要一块,就是一块。”  相似文献   

3.
夏爱华 《良师》2011,(7):32-33
人在德国,处处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4.
杨佩昌 《教师博览》2013,(12):24-25
<正>德国人有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印象中,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是,德国统一后东西德之间是否还存在差别?对此,我往往会这样回答:两德之问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了,但如果仔细观察,总还能发现一些痕迹。去年年初,我与一位企业家朋友自驾游德国,从柏林前往法兰克福的路途中,他问道:东西德分界线在什么地方?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  相似文献   

5.
德国人喜欢自己动手.无论是议员,大学教授,还是大公司的老板。  相似文献   

6.
车耳 《学习之友》2014,(5):18-20
严谨,说的是严密而谨慎,它经常指人们的作风和习惯。在工作、学习和待人接物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严谨都是一种优点。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地区,找些作风严谨的人士并不难,难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全是这样风格的人。德国就是这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海宁 《中学生电脑》2008,(11):39-39
煮鸡蛋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放在德国人那里.却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他们有煮鸡蛋用的蛋钟和煮蛋器。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从煮鸡蛋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细致和严谨,对我们来说有着不小的震撼。  相似文献   

8.
德国公司裁员的方式,总是让我搞不懂。裁员无论对于员工和公司,都是件心痛的事,非到万不得已,公司一般不用这无奈之举。所以大公司的裁员举动,都会引来媒体的一番报道。  相似文献   

9.
徐笑红 《中学教育》2005,(10):63-63
德国公司裁员的方式很简单。消息传出来,员工不用盘算,也不用走关系,每个人几乎都清楚,谁将在这样一场动荡中告别同事。所以,大家心胸坦荡,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因为德国裁员的方式,大多是这样的:先是培训期的员工,然后是单身员工,接下来是结了婚没孩子的员工,再接下来是结了婚有一个孩子的员工,最后是结了婚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的员工。  相似文献   

10.
吴思 《教师博览》2013,(1):49-50
<正>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有一片纪念碑群,占地超过两个半足球场。2700多个水泥碑,长宽如单人床,密密麻麻排列着,没有任何文字符号。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碑群,好像进入一个街区。地势高低起伏,碑体高低错落,低的不及膝盖,高的足有四米。2011年11月,在德国绿党伯尔基金会的安排下,我随几位中国学者访问德国,主题是"德国社会如何面对和反思历史",再访此地,有机会请教专家。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井然有序的法兰克福机场,安检的德国人问完几个简单的问题之后,麻利地在我的护照上盖了个戳,并微笑着说:“欢迎来到德国。”就这样.我踏上了德国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2.
德国人对孩子不那么严格,但也不像放羊一样不管,而是存根底线,那就是“达标”。合格了,你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也可以下次荐完美一些。德国人更注重的是“进步”,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完美”,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  相似文献   

13.
时间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同文化都有各自特殊的时间观。本文从西方文化背景和德国文化背景出发,对德国人的时间观进行文化解析,并探讨这些特殊时间观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更好认识德国人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4.
彭永强 《课外阅读》2009,(18):36-36
我在德国法兰克福待过一年。以前,我只是从书本上得知,德意志是个认真、执著的民族。在德国的一年里,我真正见识了德国人的这些特质,比从书本上了解到的生动得多,也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15.
我问这些德国学生:“你们高中的历史课是怎么上的?”德国的教育权下放到各州自治,因此不同的州会有些差异。但是在七嘴八舌的争相发言里,我发现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教科书并不重要,二是开放式。  相似文献   

16.
一叶 《留学生》2014,(18):55-55
正所幸德国人崇尚大自然,即便是富裕人家,也从小受到节约是美德的教育两年前,我曾带着几个国内来宾到德国莱茵河畔一家世袭经营的餐厅去。那里有一堵黑乎乎的墙,上面刻着几条差不多齐耳的线和年份。我们好奇不解。赶紧向跑堂打听,才知这里是几十年前莱茵河洪水泛滥时的旧址。灾难过后,这家店主人借那堵墙当纪念物,将涨水的最高度清清楚楚地标示出来,用以警示所有来客。那次,我们还了解到,莱茵河流经的欧洲几个国家共同协商组成一个治水委员会,大凡涉及水道排污、河岸防洪、沿途规划等  相似文献   

17.
德国人节水     
今年春天,我们一行人去德国参加汉诺威供水设备展,打算选择合作伙伴参与市里的水网改造工程。拿回一摞产品目录,请当地华人翻译。经过反复比较,我们认为德国人设计更精准,设备更耐用,技术也遥遥领先。最后,我们选定劳森公司作为合作方,达成了由他们派出两名专家,帮我们规划管网改造  相似文献   

18.
19.
<正>老杨是单位里的老实人,他的生活很有规律:6时起床,7时吃早餐,8时上班,12时下班……老杨从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别人请他吃饭,他不去;领导让他办事,他也不离开座位;回家后,什么时间要干什么事,每天都固定不变,雷打不动。无论是谁,都改变不了他的习惯。别人问他干吗不变变,他总是习惯性地笑笑,说:习惯了。老杨习惯于见到上司笑,见到下属凶,见到熟人热情,见到生人严肃。老杨就这么生活在习惯里,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想同经理谈生意。 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经理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