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作家艺术家们创作作品,其根本目的是要发挥其作品的社会作用,其前提是其作品要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即创作离不开鉴赏;反过来,作家艺术家们也可通过自己的艺术品来“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我们认为,创作与鉴赏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品气度之类创作主体的资质与创作情境、艺术造就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可以找到现成的解释。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到了“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见解,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孟夫子已经意识到了作品与创作者之间血脉难断的通连。其后,更有所谓“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之说。  相似文献   

3.
清人刘熙载说过,“诗品出于人品”。中国的古典诗论五音繁会,作者如云,其中多数人还有大量诗歌作品传世。这些作品与其诗学观恰如诗品与人品的关系,虽未必铢两悉称,却也有着耐人寻味的关联。从有关诗作中寻觅作者相关理论的影像,从而对这一理论命题加以具体、形象化的阐释,这无疑是一件蹊径独辟的工作。王英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一书(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部别出心  相似文献   

4.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晚唐张墚提出的经典绘画理论,这一理论自提出以后,指导绘画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般认为,张垛“师造化”主要是指师法自然。而进一步从它的外延看,“师造化”不仅仅是师法自然,还应该包括师古人之“造化”和人品修能。三者之间相得益彰,“师”的目的是“得心源”,这样才能创作出高品位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阐释学中,文本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传统文论喜欢探讨的题目往往是创作者,关心创作心理活动、欣赏趣味、如何表述、语言技巧等等,认为作者是作品的主宰。现代阐释学文论对作者的主宰地位很不满,认为这是作者霸权的表现,作品形成后就有其独立性,对所谓作者原意的追溯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只能达到一种虚假的作者原意。读者反应理论更进一步,认为作者原意的说法根本不足取,作品不是在作者创作完作品后形成的必须要有读者接受作品,否则作品不能成其为作品,由此,高扬读者对作品的决定性作用,走另一个极端,把读者当作作品的主宰,甚至把误解当作文本阐释的根本因素。其错误在于混淆了艺术中天才与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的重要支派——心学派是以“存心、养心、求放心”为其核心思想的。在此基础上,该派提出了独特的“天籁自鸣”说,其主要观点是:天籁自鸣之境界的前提是作者须依据本心,心无邪思;天籁自鸣之境界产生的基础是物我一体;天籁自鸣之境界的根本特色是与雕琢造作相对应的天成自然。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类主体之外新的“作品”来源,根据其创作过程是否完全独立于人类,可将人工智能创作物划分为第一类人工智能创作物与第二类人工智能创作物。从作品构成要件与客观主义的角度分析,人工智能创作物应当被认定为作品,且应设立人工智能作品作为新的作品类别。若拒绝人工智能创作物进入版权保护体系,会导致“僭称作品”和“公地危机”,不利于版权市场的稳定与繁荣,而版权法体系对其接纳留有空间。从权属问题而言,现有制度与社会伦理都难以接受人工智能成为权利主体,应运用“视为作者”制度拟制人工智能使用者成为“法律作者”与“著作权人”,并建立作品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核心亮点:见解独特,理性思辨。得分60分。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  相似文献   

9.
所谓人品,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作为教师,应当怎样加强自身的人品修养呢?   一、 正确认识自己是自觉进行人品修养的重要前提   邹韬奋说过:“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溅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溅心不可有。”教师的人品修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我修养的自觉性。然而,怎样才会有自觉性呢 ?我们认为 ,前提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因为在教师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 ,正确认识自己是起点。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坦诚地说,在教师队伍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受市…  相似文献   

10.
书品非人品     
在几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中,书法评论受到儒学的影响而提出“书品即人品”。北宋的蔡京是受到“书品即人品”评论影响冲击最大的一位书法家。但是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现象对其文化人格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心理活动在书法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发现,书品与人品是不能划等号的,也即是说书品非人品。  相似文献   

11.
徐莉 《天津教育》2014,(6):13-15
一、我的教学理念:学写字,学做人 书法强调“人品”“书品”,要求学书者必须要有一颗健康、善良、朴实的心。 学书先学做人。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认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书字不过一技耳,而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作家、艺术家的个性与创作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历史上看,过去存在过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文艺创作就是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的,即表现作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感受的”的,根本否认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另一种认为,文艺是“纯生活”的反映。作家的任务,就是“复制”生活,“如实”地反映客观环境、个别事物和自然状态。完全否认作者个性在创作中的作用。比如,存在主义的最大理论家海德格尔就说过:“艺术家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无  相似文献   

13.
“文贵独创”虽是一句老话,但细细想来甚有道理。人们将写文艺作品称为创作,写其他文章就不叫做创作,只是泛称为写作,而独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制作叫做创作,可见“创”字对艺术来说有其特定的意义。“创”是古写“剙”字的假借,《说文解字》释为“造法剙业”,是首创、独创的意思。文艺作品称为创作,就意味作者写作必须有独创性,作品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意境,要有作者自己的构思方式和自己的语言艺术,通过作品能使读者看到作者的艺术个性。有的作品看上去似曾相识,读下去味同嚼蜡,这类作品最大缺点  相似文献   

14.
文学想象以创造文学形象表达作者主观思想和主观感情为根本目的,丰富的想象力是创作主体塑造典型形象和虚构典型情节的必备素质,想象为作品创造美的意象和美的意境,积极想象是诱发创作灵感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培育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气说浅析     
传统的文气说认为作者的人格和作品风格高度同构。这种界定认为文气是作者的人生人格在作品的美学呈现,人品即文品。关于文气的具体内涵存在作者人格形成的先验性和经验性的争论。传统文气说混淆了作家人生人格和创作人格的界限。章学诚的文气说发现了创作人格的层面,从而弥补了传统文气说的重大理论缺陷。他所谓"临文主敬",不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而是具体的创作时人格状态的控制和调整。这说明他认识到创作人格的存在,而且还主张要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创作时的在场性。其缺陷在于未进一步揭示创作人格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双重层面。  相似文献   

16.
屈原在自述生平的抒情长诗《离骚》中,既纵横论政,又激扬“诗心”。品屈骚作品,体人品德行,足见其以“诗心”从政的特质。“政心”与“诗心”的水乳交融,是屈原“美政”理想破灭的根源之一,却亦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诗人永远的关名,并使《离骚》大音长在。  相似文献   

17.
<正>核心亮点:思想深刻议论透彻言为心声◎浙江一考生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回顾漫漫历史长河,从《荷马史诗》到《红楼梦》,从《史记》到《忏悔录》,没有一部作品不是作者忍受了巨大的艰难困苦,只身潜入生命的深处后潜心创作的。时间无法蒸发掉其血肉的气息,因而经典不  相似文献   

18.
从“文”、“道”关系的沿革入手,着重探讨了“道”对唐宋古文创作诸大家的影响。指出其“礼”、“心”、“天”的理论内核作为本文梳理唐宋名家作品的持论依据,对韩、柳、苏、欧的理论倡导逐一落实,并对有关作品作了简析。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告诉我们 :“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不仅仅在于作者的创作 ,还在于读者的阅读。”这说明阅读是创作的延续 ,读者要与作者产生共鸣来共同完成创作。产生共鸣首先是读者要研究作者与作品 ,探讨出作品的真情实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作者的创作动机或自我意识已在作品中实现 ,作者丰富的感情内涵 ,无论是激动、感动而肺腑的 ,还是学来、借来而积淀的 ,都涵盖在作品的语言之中 ,读者研究作品即可。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艺术就是对情感的处理 ,在我称之为符号 ,科林…  相似文献   

20.
这里的“主体意识”是指作者对自身作为主体在主宰客体(作品)时的胆略、才识、作用的反映和认识,它是“主体素质”的活力基础,是创作过程与读者反馈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主体意识”的意义在于,意识中有“我”,作品中才能表现好非“我”,作者主体意识的丧失,必然带来作品主心骨的丧失——审美追求的丧失。因此,我们呼唤作者的自主、内省、超越和尽职,以此来冶炼“主体意识”,促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